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6岁,身高162cm,体重51kg,ASAⅡ级,因"咳嗽,气促1月余"入院。既往无高血压及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史,术前诊断"右肺中央型肺癌",拟在插管全麻下行右上肺叶切除术。术前心肺听诊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入室前30min肌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老年人髋关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人髋关节手术40例,随机分为EA组(硬膜外麻醉)20例,GA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20例。结果:EA组与GA组诱导期、维持期比较血压下降明显(P〈0.01)。全部病例术中注入骨水泥即刻与注入前比较血压下降明显(P〈20.01),HR及SpO2亦有变化。结论:在老年人髋关节手术的麻醉选择上,GA与EA相比效果好、循环平稳。填塞骨水泥前、后是麻醉管理的一个关键点,需密切监测Bp、HR及SpO2变化,并做好抢救准备。  相似文献   
3.
唐进辉 《右江医学》2009,37(4):407-408
目的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例ASA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A组为单纯全麻组,B组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芬太尼、依托咪酯、维库溴铵、琥珀胆碱等药。B组于诱导前选择T9~10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1.5%利多卡因3~4ml,测定麻醉平面后给追加量,麻醉平面控制在T4~T12之间。诱导插管后术中以微泵输注丙泊酚,按需间断静注芬太尼、维库溴铵辅以吸入0.5%~1%异氟醚维持麻醉。监测麻醉前、切皮、术中1h、手术结束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记录两组病人麻醉维持用药量和苏醒时间。结果B组切皮、手术1h及手术结束时的MAP明显低于A组(P<0.05),HR明显慢于A组(P<0.01),麻醉药用量及苏醒时间B组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小,全麻药用量减少,术后苏醒快,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唐进辉 《广西医学》2009,31(10):1502-150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和救治措施。方法对79倒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麻醉方式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大部分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维持相对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中死亡1例(1.3%)。术后经治疗治愈好转43例(54.4%),轻、中残8例(10.1%),重残5例(6.3%),植物生存3例(3.8%),死于术后并发症19例(24.1%)。结论开通“绿色通道”,争分夺秒做好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及药物;术中妥善脑保护。维持有效的脑灌注压;加强术后监护和防治并发症,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改善其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麻醉后寒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战(shivering)是骨骼肌收缩增加热能以抵抗机体温度过低的保护性应激反应,表现为战栗、肌强直或躁动不安.麻醉后寒战(postanesthetic shivering,PAS)是临床麻醉的常见并发症.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PAS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唐进辉 《右江医学》2009,37(3):293-294
目的比较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CSEA组(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30例,EA组(单纯硬膜外麻醉)30例。结果与EA组比较,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快,麻醉上界平面达T7时间明显缩短,局麻药用量少,而且镇痛好,肌松佳,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麻黄碱用量及输液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为全子宫切除手术提供了一种起效迅速、神经阻滞完善、合并症较少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改良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C7横突入路肌间沟臂丛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上肢手术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改良组经C7横突水平入路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行传统肌间沟阻滞,两组使用的局麻药量和浓度相同,比较两组阻滞效果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改良组阻滞效果优者为97.5%,对照组阻滞效果优者为37.5%,改良组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C7横突入路的肌间沟臂丛阻滞,定位简单,阻滞完善,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行关节脱位复位的可行性。方法:选择ASAI~Ⅱ级闭合性关节脱位患者48例,常规监测BP、HR、RR、sPO2,面罩吸氧,在给予芬太尼1μg/kg、丙泊酚1.5mg/kg静脉麻醉下行手法复位,观察术中BP、HR、RR、sPO2的变化,麻醉效果及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记录复位及苏醒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复位成功,复位时间10s~3min,诱导用药后BP、HR、sPO2均有所下降,有1例患者HR<60次/min,静注阿托品0.5mg后恢复;另1例患者sPO2降至85%,经托下颌、面罩加压供氧后sPO2升至99%。苏醒时间2~7.5min,醒后偶有头昏、恶心发生。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应用于关节脱位复位术,麻醉效果确切,苏醒迅速完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麻醉在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及对其并发症处理.方法:对120例患者应用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麻醉后进行胃镜检查,并观察治疗检查中并发症.结果:静脉注射丙泊酚和芬太尼后全组出现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不同程度下降,但绝大部分在正常范围,不需处理,仅2例(1.7%)发生低血压,经静脉注射麻黄碱后血压回升;3例(2.5%)出现心动过缓,经静脉注射阿托品后心率恢复;1例(0.8%)发生严重呛咳、痰鸣伴血氧饱和度下降(SpO2<90%),经抬高下颌,加大氧流量,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具有安全、起效快、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