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家庭姿势管理在痉挛型脑瘫儿童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施以核心稳定性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家庭姿势管理干预。5个月后,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水平、粗大运动功能水平。结果 观察组痉挛型脑瘫儿童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和粗大运动功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家庭姿势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日常活动能力,并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进行粗大运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烧伤后末节指腹与手掌瘢痕粘连畸形的整复处理要点。方法对37例52指烧伤后末节指腹与手掌瘢痕粘连形成的严重畸形采取切疤、松解挛缩、植全厚皮手术,并在术后变相应用软组织扩张技术的原理,在弹性加压包扎的基础上采用渐进式撑顶方法以延长短缩的肌腱、神经、血管等软组织,逐渐使极度屈曲的患指伸直。结果随访半年~3年,34例47指外形和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合并侧偏屈畸形3例5指,虽然腹屈畸形被矫正,但侧偏屈畸形改善不明显。结论采取切疤、松解挛缩、植全厚皮手术,并在术后变相应用软组织扩张技术的原理,在弹性加压包扎的基础上采用渐进式撑顶方法能较好地矫正烧伤后末节指腹与手掌瘢痕粘连形成的严重腹屈畸形,但对侧偏屈畸形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和高分辨质谱建立同时检测莫西沙星中5种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ACE Excel 1.7 C18-PFP(100 mm×2.1 mm,1.7 μm)色谱柱,0.1%甲酸水-甲醇为流动相,0.3 mL·min-1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采用四极杆高分辨静电场轨道阱质谱在电喷雾正离子条件下运用平行反应监测模式对5种亚硝胺类化合物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5种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的定量限均≤0.5 ng·mL-1。NPYP、NEMA和NDEA的标准曲线在1.0~100 ng·mL-1(NPIP和NDBA为0.1~100 ng·mL-1)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8)。该方法在盐酸莫西沙星药物中的回收率为93.1%~114.1%,RSD为0.7%~4.6%。结论 本方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盐酸莫西沙星中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的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4.
对25例臀部压疮应用皮瓣修复后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和网状弹性加压包扎的患者术前进行体位训练,术后对皮瓣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和网状弹性加压包扎护理,确保皮瓣血运、保持有效的负压引流和合适的弹性外压力,加强基础护理等。细致到位的护理,对于提高手术疗效及成功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具有重要意义,且可减轻护理工作量和强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更好地处理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中的小隐静脉以减轻皮瓣静脉血"倒灌"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对40侧福尔马林液浸泡的成人尸体足踝区的小隐静脉干及其属支进行解剖。以踝关节线(经外踝尖的水平线)为基准观测小隐静脉的起始类型,以及足踝部外侧引流静脉汇入小隐静脉干的最高点至踝关节线的垂直距离。结果按足踝部小隐静脉各属支起源、行走路径及汇聚情况将小隐静脉的起始类型分为4类:单主支起始型出现率为47.5%(19侧)、双主支起始型27.5%(11侧)、3主支起始型10.0%(4侧)和4主支起始型15.0%(6侧);按足踝部外侧属支汇入小隐静脉干的最高点至踝关节线的垂直距离可分为3类,低位起始型占10.0%(4侧)、中位起始型35.0%(14侧)和高位起始型55.0%(22侧)。结论在足踝部小隐静脉属支汇聚成干的形式在各标本间均不相同,有些差异较大。故对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欲提高阻止静脉血"倒灌"的效果,不仅要结扎小隐静脉干,还必须结扎小隐静脉干结扎线以上且可回流至蒂部的小隐静脉的属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