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G试验检测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PICU病房治疗,高度怀疑为IPFI的患儿60例。均行BALF、血清G试验检测,比较两者的阳性率,根据结果对阳性患儿行抢先氟康唑抗真菌治疗,疗效不佳者根据BALF培养结果或临床经验改予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治疗,并分别于抗真菌治疗7 d、14 d后复查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BALF G试验阳性率(88.3%,53/60)明显高于血清G试验阳性率(30%,18/60)(χ2=29.64,P0.01)。抗真菌治疗有效组患儿治疗7 d、14 d后的BALF及血清G试验结果(ng/L)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降低趋势(BALF:698.33±213.86,490.03±157.79,207.07±66.19,血清:338.50±109.15,222.86±59.72,103.89±27.47),结果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04.69、61.18,均P0.01)。结论BALF G试验在PICU病房高度怀疑为IPFI患儿中的检出率很高,可用于IPFI的早期诊断,且动态监测其变化可用于抗真菌治疗临床疗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移动ICU远距离院际转运在危重症患儿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移动ICU模式远距离院际转运收治的467例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67例危重症患儿转运自南宁周边县市共27家医疗单位,其中男295例,女172例;年龄29d~11岁(中位数10个月);体重2.5~40.0kg(中位数8.3kg);转运距离68~436km(中位数157km);转运时间1.5~13.0h(中位数5.3h);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平均为(83±10)分;转运前急救107例(22.9%,107/467),其中气管插管63例(58.9%),抗休克治疗26例(24.3%);转运途中所有467例患儿均给予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及静脉补液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对症支持治疗,其中镇静/镇痛341例(73.0%),机械通气185例(39.6%),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15例(3.2%);467例患儿均成功到达我院,通过绿色通道收住重症医学科,监测生命体征与转运前比较明显好转[心率:(143±19)次/min比(165±24)次/min;平均动脉压:(76±5)mmHg比(71±4)mmHg,1mmHg=0.133kPa;经皮氧饱和度:(95±2)%比(92±2)%;pH:7.37±0.04比7.34±0.03;乳酸:(2.5±0.2)mmol/L比(2.8±0.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移动ICU模式远距离院际转运有利于积极有效救治危重症患儿,提高转运过程的安全系数,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惊厥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或功能异常的紧急症状.现对242例婴幼儿惊厥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8~1999年在我科因惊厥住院的242例病人.男154例,女88例.<6m51例,6m~3y153例,73y38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优化院前危重症患儿专科急救转运系统对院际转运安全性、成功率及患儿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未开展优化院前危重症患儿专科急救转运系统前及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开展优化院前危重症患儿专科急救转运系统后出诊转运危重患儿分别作为Ⅰ组(n=1015)、Ⅱ组(n=1431),进行对照分析。对Ⅰ、Ⅱ两组病例的出车准备时间、转运到达后危重症评分、转运成功率及转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转运前危重症评分Ⅰ组为(81.73±18.11)分,Ⅱ组为(78.45±20.96)分,Ⅱ组明显低于Ⅰ组(t=4.154,P<0.001),病情较重。Ⅱ组较Ⅰ组转运途中需要使用呼吸机支持及血管活性药物的病例明显增多(50.5%vs.30.2%;60.8% vs.5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Ⅱ组出车准备时间分别为(19.34±6.45)min、(16.19±5.89) min,Ⅱ组接到求助电话到实际出车时间较Ⅰ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成功转运到达后危重症评分Ⅰ组(83.01±16.73)分,Ⅱ组(83.97±17.50)分,Ⅱ组患儿危重症评分改善情况比Ⅰ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Ⅰ组、Ⅱ组转运成功率分别为94.8%和97.6%,治愈好转率分别为91.0%和94.5%,Ⅱ组较Ⅰ组转运成功率、治愈及好转率高(P<0.01)。结论优化危重症患儿院前急救系统的应用,可提高患儿的转运效率、安全性、成功率及治疗效果,降低患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唐育鹏  黄敏 《中外医疗》2013,32(20):41-43
目的对重症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的血气分析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各50例。其中重症肺炎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0~3.5岁,平均年龄为(1.2±0.6)岁。毛细支气管炎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为0.2~3.3岁,平均年龄为(1.1±0.5)岁。取2组病例的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进行相关数据的比较和分析。结果重症肺炎患儿pH值未见偏高者,而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则有12%者pH值偏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仅8%者PaCO2指标偏低,而重症肺炎患儿中有50%者偏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患儿中90%者PaO2指标偏高,这与毛细支气管炎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气分析在临床诊断重症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医生能够通过相关指标对患儿的酸碱平衡紊乱及低氧血症状况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小儿重症肺炎予机械通气前后的血气特点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50例,并采用机械通气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结果在经过机械通气治疗后,患儿在各项指标上与上机之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重症肺炎采用机械通气的方法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对儿童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未达到6 h初期复苏目标和/或液体过负荷 > 10%的脓毒性休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CBP治疗时间分为早期组(n=30)和常规组(n=28)。比较两组患儿的CBP开始时间、28 d病死率,两组治愈患儿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早期组CBP开始时间早于常规组(P < 0.05)。早期组治愈25例,常规组治愈22例,两组患儿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早期组治愈患儿的乳酸、尿量和液体过负荷纠正时间快于常规组治愈患儿(P < 0.05)。两组治愈患儿的初始T淋巴细胞亚群均明显降低,第7天复查均有升高,且早期组高于常规组(P < 0.05)。早期组治愈患儿的CBP治疗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P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治愈患儿(P < 0.05)。结论 对未达到6 h初期复苏目标和/或液体过负荷 > 10%的脓毒性休克患儿早期行CBP治疗,能够快速控制病情,缩短病程,加快免疫重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重型与危重型手足口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及血糖的特点。方法对100例重型与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血糖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型与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及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范围,与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且升高幅度与患儿病情程度显著相关,患儿病情越严重升高幅度越大。结论 C反应蛋白、白细胞及血糖水平均是判断手足口病病情危重程度的敏感指标,但单一指标判断时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临床在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诊断时应尽量参考三项指标的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进而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分析严重脓毒症患儿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患有严重脓毒症的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设为研究组,对其接受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T3、T4、FT3、FT4、TSH)进行检测。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接受健康体检的患儿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其甲状腺激素的水平进行测定。观察对比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检测结果及对照组患儿的检测结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前FT3、FT4、T3、T4及TSH的平均水平分别为(3.49±0.31) pmol/L、(15.99±1.42)pmol/L、(1.38±0.17)nmol/L、(84.35±5.88)nmol/L、(2.59±0.84)μIU/mL,均明显低于正常平均值,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在研究组100例患儿中,成功存活的患儿有83例,死亡的患儿有17例,成功存活患儿FT3、FT4、T3、T4及TSH的平均水平均明显高于死亡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儿FT3、FT4、T3、T4及TSH的平均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儿FT3、FT4、T3、T4及TSH的平均水平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重脓毒症患儿在接受治疗前的甲状腺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治疗后恢复正常,因此,临床上可根据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来评价脓毒症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预测治疗的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