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彩超对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颅外动脉硬化是脑血管病特别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约 68%缺血性脑血管病伴有不同程度颈动脉硬化 ,其中斑块的性质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作者使用超声方法对颈动粥样硬化块形成组和对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进行双侧颈动脉检查 ,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199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0月 2 13例在我院住院或门诊的患者 ,依据斑块回声和形态将其分为规则和均质型斑块组 (A组 ) 14 4例 ,年龄在 45~ 72岁 ,男性 93例 ,女性 5 1例 ,平均年龄 5 7 5岁。不规则和非均质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DM)胃排空与血糖间的关系. 方法将63例2型DM患者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成2组:血糖控制正常组(DM1组)30例,空腹血糖(FBG)≤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男29例,女1例,平均年龄80.1±4.2岁(75~88岁),病程13.4±8.5年(6~30年);血糖异常组(DM2组)33例,空腹血糖(FBG)≥7.8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男31例,女2例,平均年龄80.5±4.2岁,病程18.6±9.3年(5~35年);均空腹给予99mTc标记的试餐,测定固相胃排空时间,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男28例,女2例,年龄81.3±4.3岁)比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接受放射性碘治疗后的病人出现唾液腺功能障碍已被描述 ,但是同时合并出现泪腺功能障碍即Sicca综合征至今尚未报道。因此 ,采用前瞻性定群研究方法 ,通过三年随访 ,针对接受高剂量放射性碘治疗后病人进行Sicca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从1990年1月至1995年12月 ,所有接受了放射性碘治疗剂量达925MBq~18.5GBq(25~500mCi)的79例病人均安排面试。采用标准化问卷以确定眼及口腔干燥 ,同时均给予各类检查 ,对唾液腺及泪腺功能障碍进行客观评价。结果 :放射性碘治疗后 ,第一年随访,32…  相似文献   
4.
~(99m)Tc-MIBI心肌显象是继~(201)铊之后核心脏病学的一项新进展。其主要优点为半衰期短,对病人的幅射量小。本文将我院近年来35例经潘生丁-~(99m)Tc-MIBI心肌平面显象和SPECT(以下简称为心肌显象)的资料和其冠脉造影结果,对照分析于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乳腺实性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超声特征的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对病理证实的90例93个乳腺实性肿块(良性组及恶性组)的超声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乳腺良恶性肿块声像图特点,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有助于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主要相关超声特征,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良性组55例57个乳腺实性肿块及恶性组35例36个乳腺实性肿块声像图特征及检出率为:(1)形态规则47个(82.5%)及9个(25.O%);(2)边界清晰50个(87.7%)及4个(11.1%);(3)内部回声均匀52个(91.2%)及3个(8.3%);(4)可见微钙化1个(1.8%)及8个(22.2%);(5)有侧方回声失落26个(45.6%)及3个(8.3%);(6)腋窝淋巴结肿大1个(1.8%)及19个(52.8%);(7)肿块纵横比≥1者3个(5.3%)及28个(77.8%);(8)血流RI≥0.7者1个(1/25,4.0%)及31个(31/34,91.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最后进入Logistic模型的5个特征分别为边界、内部回声、肿块纵横比、血流Adler分级和血流RI。ROC曲线下面积为0.988,标准误为0.005,95%可信区间(0.978,0.998)。结论以超声特征的乳腺实性肿块良恶性鉴别的Logistic回归模型有助于对乳腺实性肿块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张锐  宋苏云  王丰  陈刚  唐熙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933-1936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置换术前后超声心动图改变,研究窦性心律及房颤心律对置换术的影响.[方法]47例行风湿性心脏二尖瓣狭窄置换术患者,根据心律分为窦性心律(术前28人,术后30人)及房颤心律(术前19人,术后17人)两组,并选取19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二尖瓣置换术前一周及术后四周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①术前及术后窦性心律组LAd、LVEDD、LVEDS较对照组增大(P〈0.01及P〈0.05),LVEF及LVFS减低(P〈0.01),MVmax及MPG增高(P〈0.01).②术前及术后房颤心律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率增快(P〈0.01),LAd、LVEDD、LVEDS增大(P〈0.01),LVEF及LVFS减低(P〈0.01),MVmax及MPG增高(P〈0.01).③窦性心率及房颤心律组术后LAd较术前缩小(P〈0.05),MVmax、MPG、PHT及EOA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P〈0.01).④房颤心律组术后LVEF、LVFS等收缩功能指标有所提高(P〈0.05).[结论]二尖瓣置换术对改善瓣膜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明确效果,术后窦性心律组及房颤心律组左房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缩小,房颤心律组术后二尖瓣口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及跨瓣压差高于窦性心律组,术后房颤心律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短轴收缩率较术前提高,仍低于正常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脑血流灌注的差异,以探讨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MCI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MCI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各20例行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并用SPM5b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以体素为单位比较两组脑血流灌注水平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老龄化对照组相比,MCI患者组脑血流灌注相对降低区不对称分布在后扣带回、额上回、额下回、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结论 MCI患者SPECT脑血流灌注的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以期待其在MCI临床诊断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唐熙  宋苏云  王丰湖 《吉林医学》2010,31(22):3659-3661
目的:研究胎儿体表畸形的实时三维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胎儿体表畸形的二维超声及实时三维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引产后或产后观察结果比较分析,计算两者符合率。结果: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6.1%(35/46),实时三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7%(44/46)。胎儿体表畸形中以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及颅骨发育异常、颜面部畸形、前腹壁缺陷和四肢异常最常见。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在胎儿体表畸形检查中较单独使用二维超声可以提高畸形检出效果,并可取得直观的图片及动态视频图像,在胎儿体表畸形的产前诊断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缩窄性心包炎的三种影像诊断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诊断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59例X线胸片、CT、B超检查缩窄性心包炎的心脏增大、房室增大、心包增厚、心包钙化、肺淤血、心包积液、上下腔静脉增宽、房室功能受限、室间隔变形和矛盾运动方面的差异,其中40例与手术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心脏增大、心包增厚、心包钙化、心包积液的CT检查结果优于X线胸片和B超;观察肺淤血以X线胸片最佳;而心脏房室增大、房室功能受限、室间隔变形和矛盾运动的观察B超具有明显优势;上下腔静脉增宽B超也稍优于CT。与手术结果比较:CT阳性率为95.0%,B超阳性率为85.0%,X线胸片阳性率为67.5%。【结论】缩窄性心包炎的影像诊断应以CT为主,如辅以B超和X线检查,则诊断准确率可以到98.31%。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SPECT显像半定量法来进行Alzheimer’s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AD组25例,VD组21例,正常对照组15例,通过Tc-99m-ECD脑显像SPECT显像,运用大脑皮质与小脑ROIs区比值来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AD病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双侧额叶、双侧后颞顶部,大脑皮质/小脑比值存在高度显著差异(P<0.05),其它二叶无明显差异。而VD病人的放射性比呈非对称性、局灶性放射性降低。结论SPECT半定量分析结果提示双侧额叶及后颞顶部的血流灌注降低是诊断AD的主要特征。结合SPECT和CT、MRI,有助于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