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致胆道损伤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间收治的18例胆囊切除术致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损伤原因中解剖变异2例,局部病理因素14例,手术因素2例。损伤部位包括肝总管7例(38.9 %),胆总管6例(33.3 %),胆囊管汇入胆总管部2例(11.1 %),右肝管2例(11.1 %),副肝管1例(5.6 %)。术中发现损伤8例,术后发现损伤10例。11例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6例行再次或多次手术,手术后围手术期死亡1例。14例获平均4年3个月的随防,效果良好10例,较差3例,并发胆汁性肝硬化1例。结论:术中仔细辨别三管关系是防止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关键;胆肠Roux-en-Y吻合术是最重要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肿瘤干细胞理论,肿瘤可以认为是一个被少数肿瘤干细胞驱动的异常器官,它们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CD133在许多肿瘤中相继被报道,尽管其生物学功能还不清楚,但目前已经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分选肿瘤干细胞的标志,研究发现CD133+肿瘤细胞与肿瘤发生、侵袭、转移、耐药及复发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深入了解CD133+肿瘤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对寻求有效的抗癌治疗,特别是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治疗是相当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如皋分院(如皋博爱医院)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106例临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所有患者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和Mac Nab标准评估疗效,记录治疗中和治疗后的并发症。结果 手术后患者的腰痛评分分别为(0.88±0.45)分,腿痛评分为(0.79±0.56)分,ODI评分为(10.45±1.57)分,显著低于手术前的(7.87±1.34)分、(6.89±1.45)分和(56.24±6.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12、40.404、67.270,P<0.05);按照评定标准,患者治愈72例,良31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16%。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保证解剖结构的完整性和力学稳定性的优点,治疗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逆转录-环介导的等温扩增快速检测高侵袭型胃癌转移相关基因。方法快速抽提肝转移胃癌患者标本的RNA用环介导的等温扩增反应(LAMP)扩增转移相关基因Serpine1,扩增条件为63℃保温30min,扩增后产物通过特异性内切酶进行鉴定。结果RT-LAMP能特异性快速的扩增目的基因。结论RT-LAMP能因其特异,快速,高效的优点可以广泛运用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检测,对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标准。  相似文献   
5.
病人:男性,67岁。以腹部疼痛9h入院。病人9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疼痛,为持续性钝痛。伴发热38.7℃。伴恶心、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无便秘、腹泻、黏液血便。病人有高血压病史40年,慢性肾功能衰竭史9年,长期血液透析2年(2次/周)。体检:T38.8℃,P90次/min,R20次/min,BP170/100mmHg。神清,急性痛苦面容。腹稍膨隆,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以右下腹为重。未触及包块。肝浊音界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肛门指诊无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7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分为良性病变组(39例)和恶性病变组(8例)手术后残胃癌进行分析,并对47例残胃癌预后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残胃癌诊断距首次手术的间隔时间平均为24.4年,多发生于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吻合口处,其次是胃体、贲门部,良性病变术后残胃癌比恶性病变术后残胃癌的间隔时间长(P<0.05),病理类型、治疗及预后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TNM分期和根治手术对残胃癌的生存率有明显影响(P<0.01).结论 现阶段恶性病变术后的残胃癌增多,与良性病变术后残胃癌在临床病理特点上没有明显不同,残胃癌的早期诊断和外科根治手术是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唐毕锋 《腹部外科》2007,20(6):330-330
病人:男性,70岁.因上腹疼痛1月余入院.病人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持续性钝痛,无腰背及肩部放射痛,无恶心、发热、黑便等.  相似文献   
8.
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笔者所在科室2008-11~2009-10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低浓度、大容量的左旋布比卡因进行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择期甲状腺瘤行甲状腺  相似文献   
9.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酸扩增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常用研究工具.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该方法需要特殊的仪器、模板的热变性及长时间的温度循环。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几种核酸等温扩增方法:核酸等温扩增法、自序列复制法和链置换扩增法等.它们或者需要精密的仪器,或者在产物检测方面相当繁琐,或者特异性不高等,均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CD13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8例手术切除的胃癌原发组织、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和其中8例肝转移灶组织中CD133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13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D13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胃癌癌旁、原发、转移组织中CD133mRNA的灰度相对值分别为0.189±0.149、0.3054-0.118和0.359±0.139,癌旁与原发组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与转移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CD133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稀少。原发组织CD133mRNA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和Ki-67表达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期、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p53表达均无关(P〉0.05)。结论:CD133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有关,与转移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可能在胃癌的诊断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