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胫骨远端锁定钢板经皮微创植入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小切口植入胫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32例胫骨远端骨折,男19例,女13例,年龄13~77岁,平均39.8岁。其中开放性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28例,均为新鲜骨折。结果 2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1.7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6周,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等并发症。按照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优19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3.1%。结论微创钢板内固定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祛风止痛胶囊口服联合自制接骨膏外敷治疗双膝骨关节炎临床运用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科门诊或住院病人中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应用祛风止痛胶囊口服联合自制接骨膏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口服治疗,12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随访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7.5%,优于对照组(χ2=10.6 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35 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Womac关节炎指数评分及KOA严重程度治疗指数比较有差异性(t=4.14 P<0.05)。结论 运用自制接骨膏外敷联合祛风止痛胶囊口服治疗双膝骨关节炎能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和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可吸收性防粘连膜预防肌腱粘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3例手部屈肌腱II区损伤修复后的患者随访,分为置膜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用粘克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包绕肌腱缝合端,B组不放置防粘连膜,4~6周后均行主动屈伸指锻炼。采用MRC(Medical Research Council)、TAM(Total Active Motion)、Strickland System和Buck-Gramcko System 4种评价方法对屈指深肌腱修复后的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5~12个月,平均3个月。在屈肌腱肌力MRC评定中,A组优良率为66.6%,B组优良率为58.3%;对于TAM评级,A组优良率为66.6%,B组优良率为50.0%;在Strickland评级中,A组优良率为80.0%,B组优良率为58.3%;在Buck-Gramcko系统评定中,A组优良率为86.7%,B组优良率为41.7%。前三项评级0.05;Buck-Gramcko系统评定中,0.05,A组和B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II区屈肌腱损伤修复中,聚乳酸防粘连膜具有良好的预防肌腱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GIB)的危险因素,并讨论其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2021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存在GIB将患者分为GIB组和non-GIB组。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GIB的危险因素。结果 GIB组纳入患者18例[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60.11±10.63)岁],non-GIB组纳入患者511例[男384例、女127例,平均年龄(49.81±12.88)岁]。单因素分析中,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percutaneous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pO2)<95%、术中停循环时间、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撤除呼吸机时间>72 h、术后吸入气氧浓度(FiO2)≥50%、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单纯西药、太极拳结合药物改善饮食结构等不同干预措施在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CVF)中的作用,寻找一种适合COPD合并OP患者预防OCVF的预防方法。方法将90例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分为对照组、西药组、综合组(太极拳结合西药及改善饮食结构),每组30例,随机分组后予以不同的干预方法。对照组:告知患者病情,嘱患者平常行动小心,减少负重。西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联抗骨质疏松药物抗骨质疏松。综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加上太极拳练习,指导研究对象有规律地打太极拳,同时指导其改善饮食结构。观测并比较各组椎体骨折发生率、腰椎椎体QCT值变化及跌倒发生次数。结果随访1年内各组胸腰椎椎体骨折发生率组间比较对照组与其他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组与综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腰椎QCT比较显示对照组与其他两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腰椎QCT比较显示对照组与其他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综合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1年内跌倒发生次数对比,对照组发生次数明显较其它2组多(P0.05),西药与综合组跌倒发生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太极拳结合西药及药膳饮食对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减少骨折发生率、减少跌倒次数及控制骨质疏松进展。但随访中不能配合的患者最多,有待进一步增大样本量研究及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术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的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及相关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3674例心脏瓣膜术后9例发生持续性Ⅲ°AVB并行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心脏病因: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主动脉瓣二叶畸形2例(其中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1例,先天性房室管畸形1例(既往有心脏手术史),二尖瓣脱垂及非对称性肥厚性心肌病各1例.行主动脉瓣置换4例、二尖瓣置换2例、二尖瓣置换及三尖瓣成形1例、Bentall术1例、左室流出道疏通及二尖瓣置换1例.结果 本组9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Ⅲ°AVB 7例,术后24~48 h出现Ⅲ°AVB 1例,术后4年出现Ⅲ°AVB 1例.出现Ⅲ°AVB持续时间超过2~3周不能恢复者,均行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其中采用DDD起搏器4例、VVI起搏器5例.无晚期死亡患者.结论 心脏瓣膜术后出现Ⅲ°AVB大多发生于术后早期,与手术部位有一定关系.术中注重心脏瓣膜结构与房室结及传导束的解剖关系,是预防术后出现Ⅲ°AVB的关键.Ⅲ°AVB持续时间超过2~3周者需行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进脂蛋白酶A2抑制剂darapladib的合成方法。方法以对甲酰基苯硼酸(2)为原料,经醛胺缩合、氢化还原和Suzuki偶联一锅法合成N,N-二乙基-N’-(4’-三氟甲基-4-联苯基甲基)-1,2-乙二胺(4);以己二酸二甲酯(5)为原料,经Dieckmann缩合环化、杂环化和硫醚化制得[2-(4-氟苄硫基)-4-氧代-4,5,6,7-四氢-1H-环戊并嘧啶-1-基]乙酸(8);中间体8与4经酰胺化缩合制得darapladib。结果与结论 Darapladib及关键中间体的结构经1H-NMR谱确证,合成darapladib的4步反应总收率达49.8%(以己二酸二甲酯计)。本合成路线具有原料易得、工艺简单、收率高等优点,适合于规模化制备。  相似文献   
8.
对于花生四烯酸经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作用生成的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最初在心血管及肾脏系统中被广泛研究,并发现EETs的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炎症反应及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增强纤维蛋白的溶解等作用,为预防及治疗许多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近来研究发现EETs具有促进机体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等作用,其有可能使EET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深入研究EETs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将为临床治疗某些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对于花生四烯酸经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作用生成的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最初在心血管及肾脏系统中被广泛研究,并发现EETs的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炎症反应及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增强纤维蛋白的溶解等作用,为预防及治疗许多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近来研究发现EETs具有促进机体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等作用,其有可能使EET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深入研究EETs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将为临床治疗某些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合成帕尼培南关键中间体 (S)-1-( N-烯丙氧羰基)亚胺乙基-3-巯基吡咯烷。方法 以氯甲酸烯丙酯为酰化剂,与盐酸乙脒进行 N-酰化反应得到 1-亚胺乙基氨基甲酸烯丙酯,该化合物与 3-R-羟基吡咯烷进行缩合,再经甲磺酰化、SN2 取代、水解共 5 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 该合成路线中使用新型保护基烯丙氧羰基替代传统的保护基—对硝基苄氧羰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 1H-NMR、MS 谱确证,总收率为 41.6%,各步反应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