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高产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分离方法,为研究肝细胞相关实验提供细胞原材料。方法:应用悬浮缓冲液校正Nycodenz密度梯度分离液,使其浓度为11.3%(w/v),采用单层一步梯度离心法分离HSC。采用台盼蓝染色排斥法鉴定细胞活率,desm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HSCs纯度。结果:肝星状细胞得率每只大鼠约(4.0±0.5)×10^7个,细胞活力达到90%,细胞纯度达到95%。结论:本法简便、高产,是一种理想的分离肝星状细胞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是医学生向医生身份成功转变的前提。素质教育改革非常注重学生“全面有个性发展”。教师在教学中除要引导医学生培养正确学习习惯以外,还要积极的促进统筹规划、人际沟通、心理素质的提升,培养出良好的综合思维,这也是当今医学教育中较为薄弱和有待创新的工作。医学教育离不开教学与实践,实现二者的良好耦合,才能达到“以学促践,以践辅学”的效果。笔者以“教中学”模式入手,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医学科普实践为例,着重分析了医学科普走进中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探讨此种实践活动对医学生在思维能力、临床操作技能、医患沟通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在病程进展中可出现梗阻、瘘管形成、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克罗恩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手术时机的把握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和挑战。2014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收治1例伴有严重并发症的克罗恩病女性患者,现就其诊治过程报道如下并探讨药物、手术治疗方案及时机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体外恒磁场作用下,双标记干细胞经外周静脉、门静脉、肝动脉移植在损伤肝脏中的定植 率及治疗急性肝损伤的有效性。方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经培 养传代纯化、体外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和菲立磁(Feridex)体外双标 记BMSCs,不同途径移植双标记BMSCs至肝脏,于移植后第1,2,3,4周处死大鼠,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水平,并取肝组织做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 察肝内GFP阳性率。结果:双标记BMSCs通过尾静脉、门静脉、肝动脉3种途径及其外加恒磁场作用下,移植后第4周 均能定植于肝脏,改善肝功能;在远期疗效不变的前提下,肝门静脉移植+恒磁场组、肝动脉移植+恒磁场组促进肝 功能的早期恢复。结论:BMSCs移植可有效治疗急性肝损伤,首选经门静脉+恒磁场、肝动脉+恒磁场途径,次选外 周静脉或外周静脉+恒磁场途径。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4年11月应用经脐内镜手术(transumbilical endoscopic surgery,TUES)诊断3例腹膜假性黏液瘤的资料。3例腹水患者均行TUES手术确诊为腹膜假性黏液瘤,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转手术或腹腔镜治疗,手术用时(45±16) min,术中失血量5~10 mL,术后平均恢复时间3 d。患者随访时间9~11个月,术后各患者腹壁切口未见明显疤痕,美容效果良好,均行腹腔热疗及灌注化疗,生存率100%。TUES作为一项新型腹部无痕微创手术,凭借其创伤小、无疤痕、风险小、费用低等优点,在不明原因的腹水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HⅣ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正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从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点、艾滋病相关机会性感染及并发症等方面对2004年2月~2009年12月该院收治的31例HIV/AIDS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IV/AIDS患者有逐年增多趋势,青壮年男性患者居多,传播途径以性传播(71.0%)和静脉药瘾(9.7%)为主.最常见的症状体征为体重下降(74.2%)、发热(71.0%)、食欲减退(71.0%)、乏力(64.5%)、贫血(58.1%)等.实验室检查显示54.8%的患者淋巴细胞减少,61.3%的患者血红蛋白降低,41.9%的患者血小板减少,64.5%的患者白蛋白下降,38.7%的患者血沉增快.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为白色念珠菌病(32.3%)、结核病(16.1%)、细菌性肺炎(16.1%)等;合并恶性肿瘤6例(19.4%).结论 HIV/AIDS发病率有增长趋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医生应注重分析患者易感因素及临床特点,主动发现HIV/AIDS患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在胃固有肌层肿瘤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12年11月至2014年8月对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收治的34例胃固有肌层肿瘤患者进行EFR治疗,评价肿瘤切除率、并发症发生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34例胃固有肌层肿瘤患者中男15例,女19例,年龄38.3~70.6(52.3±4.3)岁。肿瘤位于胃底者25例,胃体者9例。34例固有肌层肿瘤均经EFR完整切除,完整切除率100%,无1例转手术治疗。肿瘤直径1.0~5.0 (2.8±1.2)cm;EFR完成时间为50~100 (76.5±18.2)min。气腹患者行腹腔穿刺排气缓解;无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患者住院时间3~5 (3.6±0.8) d。术后病理结果显示除1例胃体后壁瘤体为胰腺组织外,其余33例均为梭形细胞肿瘤,免疫组织化学符合间质瘤(2例为中度侵袭危险,31例为极低度、低度侵袭危险性。2例近贲门口病变具有平滑肌分化倾向)。34例患者随访时间5~23个月,无复发或转移。结论:EFR是治疗胃固有肌层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R-124是否通过靶向调节TET蛋白家族的表达而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与侵袭。方法: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别检测miR-124对TET家族(TET1、TET2、TET3)的3'UTR-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用q 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miR-124模拟物转染结肠癌HT29细胞后TET家族的m 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用MTS和Transwell实验观察HT29细胞转染miR-124模拟物及TET si RNA后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各TET m RNA的3'UTR均被miR-124特异性结合,其荧光素酶活性被明显抑制(均P0.05);转染miR-124模拟物后的HT29细胞TET的m 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低(均P0.05);HT29细胞转染miR-124模拟物或TET si RNA后,增殖和侵袭能力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miR-124可能通过直接靶向调控TET基因的表达,而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  相似文献   
9.
湖南三大省级医院术后疼痛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客观掌握湖南三大省级医院的术后疼痛现况.方法 根据经典的疼痛评估量表和新的疼痛干预指南,结合我国现况设计出一套术后疼痛调查表,对湖南三大省级医院患者的术后疼痛现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调查显示,82.8%的患者在术后第3天疼痛已降至轻度或消失;51.6%的患者术后疼痛未得到任何处理,14.9%的患者即使向医务人员报告了疼痛也未得到及时或有效的处理;20.2%的患者对疼痛治疗不满意.51.6%的患者认为并非所有的疼痛都需治疗,70.2%的患者在中重度疼痛时才报告;72.6%的患者对吗啡一无所知,18.5%表示坚决不用.结论 湖南三大省级医院对术后疼痛的处理能够使大部分患者的疼痛得以缓解,但医务人员对术后疼痛的重视不够,疼痛处理尚未规范化.同时,患者对术后疼痛及止痛药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为了提高术后疼痛控制水平,建议加强对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术后疼痛宣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腹腔置管持续腹水引流对肝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间52例肝肾综合征合并腹水的患者,根据是否行腹腔置管分为两组。其中腹腔置管进行持续腹水引流者28例;未行腹水引流,仅使用药物治疗组24例。两组患者均限制钠水摄入, 给以护肝、输注蛋白、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微循环等基础治疗。治疗两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腹胀、食欲减退、尿量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静脉白蛋白用量、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腹腔置管持续腹水引流组患者治疗后尿量较治疗前增加了688 mL/24 h(P﹤0.01),血液中尿素氮、肌酐水平、血钠水平较治疗前得到了改善(P﹤0.05);药物治疗组患者尿量增加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尿素氮、肌酐水平较治疗前稍有下降,低血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置管持续腹水引流组患者尿量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P﹤0.01),白蛋白用量和住院费用亦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肌酐、白蛋白及电解质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置管持续腹水引流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结论:腹腔置管持续腹水引流辅以基础治疗能有效增加肝肾综合征患者的尿量,减少腹水,改善患者症状及生化指标;且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是一种治疗肝肾综合症的有效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