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从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角度 ,探讨中药药性的客观真实性。方法 :利用微量热法 ,测定了大肠杆菌在左金丸、反左金水煮液作用下的生长热谱曲线 ,得到了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 ,结合本草文献报道 ,综合分析了左金丸与反左金的药性差异。结果 :左金丸、反左金水煮液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细菌的生长 ,温热药方反左金使细菌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显著减小 ,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释放显著增加。寒凉药方左金丸则使细菌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减小 ,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释放有所增加 ,两者存在较稳定的差异。结论 :微量热法可作为刻划中药药性的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40例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肾性骨痛的患者实施规范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治疗的操作和有效的观察护理.结果 本组28例皮肤瘙痒症状明显改善,9例肾性骨痛引起的骨痛症状有较明显的改善,其余3例肾性骨痛引起的骨痛症状改善不明显.治疗过程出现2例灌流器凝血,3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反应.认为HP+HD治疗对尿毒症患者合并皮肤瘙痒、肾性骨痛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新型给药系统及其在中药制剂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2000年以来的新型给药系统-缓控释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粘附给药系统,无针粉末喷射给药系统、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等在中药制剂中的研究应用,并扼要介绍了一些国际上应用前景良好的最新给药系统-药物涂层支架、基因治疗载体系统、生物芯片、分子马达、纳米陷阱等,希望能对中药剂型改革与中药现代化提供参考。在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认为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是中药剂型改革与中药现代化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肝靶向蕨麻素毫微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蕨麻来源于蔷薇科植物鹅绒委陵菜(蕨麻委陵菜)Po tentillaansterinaL .的干燥块根。在广泛的药效学实验基础上,作者筛选和确认了蕨麻抗病毒性肝炎的有效部位,并对其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该有效部位命名为蕨麻素,主要含三萜类成分,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保肝利胆等活性[1,2 ] 。其中主要成分命名为蕨麻A素,在蕨麻素中的含量可达到5 0 %以上,为质量评价提供了可准确测定的代表成分。由于蕨麻素在体内为全身分  相似文献   
5.
新型给药系统及其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述了近年来国际上新型给药系统——缓控释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黏附给药系统、无针粉末喷射给药系统、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等的特点及其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并扼要介绍了一些国际上应用前景良好的最新给药系统——药物涂层支架、基因治疗载体系统、生物芯片、分子马达、纳米陷阱等,以期为中药剂型改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生物物理化学的角度,探讨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药性的客观真实性。方法 利用微量热法,测定了大肠杆菌在黄连不同炮制品总生物碱作用下的生长热谱曲线,得到了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结合本草文献报道,综合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药性的影响。结果 黄连不同炮制品总生物碱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偏温性药姜制黄连、酒制黄连、吴萸黄连使大肠杆菌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显著减小,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释放显著增加。偏寒性药生黄连、醋制黄连、胆汁黄连也使生长速率常数减少,却使热量释放略增加,两者存在较稳定的差异。结论 微量热法可作为刻划中药药性的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桃花止泻冲剂中干姜油β-环糊精最佳包合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油利用率、含油率、包合物收得率为指标进行比较,并采用薄层色谱(TLC)、差热分析(DSC)、红外光谱(IR)、显微镜成像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 饱和水溶液法最佳包合条件:β-CD和油的比例为6:1,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2h,该条件下的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得率最高。结论 该包合工艺可用于干姜油的β-环糊精包合。  相似文献   
8.
桃花止泻冲剂中干姜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桃花止泻冲剂中干姜油β-环糊精最佳包合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油利用率、含油率、包合物收得率为指标进行比较,并采用薄层色谱(TLC)、差热分析(DSC)、红外光谱(IR)、显微镜成像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 饱和水溶液法最佳包合条件:β-CD和油的比例为6:1,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2h,该条件下的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得率最高。结论 该包合工艺可用于干姜油的β-环糊精包合。  相似文献   
9.
周韶华  潘五九  肖小河  赵艳玲  刘义 《中草药》2004,35(11):1230-1232
目的 从生物物理化学的角度,探讨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药性的客观真实性。方法 利用微量热法,测定了大肠杆菌在黄连不同炮制品总生物碱作用下的生长热谱曲线,得到了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结合本草文献报道,综合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药性的影响。结果 黄连不同炮制品总生物碱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偏温性药姜制黄连、酒制黄连、吴萸黄连使大肠杆菌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显著减小,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释放显著增加。偏寒性药生黄连、醋制黄连、胆汁黄连也使生长速率常数减少,却使热量释放略增加,两者存在较稳定的差异。结论 微量热法可作为刻划中药药性的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型给药系统及其在中药制剂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2000年以来的新型给药系统——缓控释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黏附给药系统、无针粉末喷射给药系统、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等在中药制剂中的研究应用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国际上应用前景良好的最新给药系统——药物涂层支架、基因治疗载体系统、生物芯片、分子马达、纳米陷阱等。希望能对中药剂型改革与中药现代化提供参考。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新型给药系统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改变中药粗放生产的现状及中药现代化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的研究应用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有待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中,将新型给药系统用于中药剂型改革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