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45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45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压、心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及心率均下降,仅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辛伐他汀治疗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难治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3年6月门诊收治的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难治性D-IBS患者60例和其他功能性肠病(FBD)患者65例,使用肠易激综合征生存质量量表汉化版(ChlBS-QOL)、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建立患者的资料档案,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 D-IBS 患者 ChIBS-QOL8个维度和总条目的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饮食限制为最低得分为(53.21±33.58)分,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 R =0.37,方差分析 F =19.93(P <0.01),回归模型有效。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精神心理因素和文化程度。因此,精神心理因素与文化程度是影响 D-IBS 患者生存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结论难治性 D-IBS 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降低,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以及文化程度对其生存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高频  周长宇 《中国药房》2012,(26):2455-245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盐酸雷诺嗪缓释片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盐酸雷诺嗪缓释片500mg组和盐酸雷诺嗪缓释片1000mg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阿司匹林、调脂药、美托洛尔)的基础上,分别加用安慰剂、盐酸雷诺嗪缓释片500mg(每日2次)和盐酸雷诺嗪缓释片1000mg(每日2次),治疗8周。观察心绞痛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NST和∑ST变化,并记录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及检测肝、肾功能,评估盐酸雷诺嗪缓释片的安全性。结果:对心绞痛症状的影响:与治疗前比较,3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盐酸雷诺嗪缓释片500mg组和盐酸雷诺嗪缓释片1000mg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显著减少,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缩短,硝酸甘油用量减少(P<0.01或P<0.05),盐酸雷诺嗪缓释片1000mg组较盐酸雷诺嗪缓释片500mg组改善更明显(P<0.05)。对心电图的影响:与治疗前比较,3组心电图NST和∑ST均改善(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盐酸雷诺嗪缓释片500mg组和盐酸雷诺嗪缓释片1000mg组对心电图NST和∑ST均改善(P<0.05),但盐酸雷诺嗪缓释片500mg组与盐酸雷诺嗪缓释片1000mg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及安全性:与对照组比较,盐酸雷诺嗪缓释片500mg组和盐酸雷诺嗪缓释片1000mg组肝、肾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雷诺嗪缓释片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有效、安全性高,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导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胆管残余结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2002年1月-2013年6月于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54例胆囊结石患者,按术后是否存在胆总管结石残留,分为残余结石组(27例)及非残余结石组(627例).分别观察两组的黄疸胰腺炎病史、胆总管内径(B超)≥8 mm、急性胆囊炎、急诊手术、胆囊切除顺序、胆囊三角粘连、泥沙样结石、结石颈部嵌顿、充满型结石、胆囊管增粗、胆囊管保留≥1 cm、结石最小直径≤5 mm、胆囊结石数量≥5个、脓性胆汁等相关指标.采用统计软件IBM 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Logistic回归分析,按照影响度高低排序,本研究发现以下因素为LC术后残余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胆总管内径(B超)≥8 mm、胆囊切除顺序(逆切)、黄疸胰腺炎病史、胆囊管保留长度≥1 cm、泥沙样结石.结论 有黄疸胰腺炎病史、胆总管内径(B超)≥8 mm、胆囊切除顺序(逆切)、泥沙样结石、胆囊管保留长度≥1 cm,是LC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行LC术前及术中应特别注意上述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助于避免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胆道探查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SF-36健康调查表(8个维度)对胆道探查共65例患者分别进行术前及术后2周、2月、6月的生活质量测定。结果:术后2周,开腹组手术在生理功能( PF)、总体健康( GH)维度,较术前降低,有差异( P<0.05);腹腔镜组手术在PF、RP、MH维度评分较术前无差异,其余维度较术前均增高( P<0.05)。两组之间比较,腹腔镜组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开腹组( P<0.05)。术后2月,开腹组手术在MH维度评分较术前无差异,在其余7个维度评分增高,超越术前水平,有差异( P<0.05);腹腔镜组手术在PF、BP、GH、VT、RE维度较术后2周继续增高,有差异( P<0.05)。两组之间比较,在RP、BP、VT维度,腔镜组稍低于开腹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月,两组之间比较,各个维度评分无差异。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恢复较开腹胆道探查患者快,尤为在术后2周明显。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1994~1995年共治疗沙眼64例,按我国1979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制定的沙眼分期标准,其中沙Ⅰ期52例,沙Ⅱ期5例,沙Ⅲ期7例。将沙Ⅰ期和沙Ⅱ期共57例,随机分为仪器治疗组和对照组。现将治疗方法和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仪器治疗组27例,男24例,女3例,年龄在17~25岁间,平均21岁,病程2~6年;对照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在18~25岁间,平均21.5岁,病程2~5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