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观察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选择妊娠26~32周出生、出生后24 h或更长一段时间呼吸暂停发作1次或1次以上的早产儿66例,按床位先后顺序分为2组,枸橼酸咖啡因组(观察组)33例,采用负荷量20 mg/kg(相当于咖啡因碱基10 mg/kg)静脉滴注(30 min),间隔24 h后给予5 mg/( kg· d)[相当于咖啡因碱基2.5 mg/( kg· d)]静脉滴注或口服;氨茶碱组(对照组)33例,采用首剂5.0 mg/kg静脉滴注,间隔8~12 h后给予1次2.0 mg/kg、2次/d,治疗5 d。结果:观察组治疗方案在降低呼吸暂停发病率方面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枸橼酸咖啡因20 mg/kg(相当于咖啡因碱基10 mg/kg),后续5 d静脉注射或口服枸橼酸咖啡因5 mg/( kg· d)[相当于咖啡因碱基2.5 mg/( kg· d)],对治疗妊娠26~32周的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与氨茶碱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共31例新生儿气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理性气胸28例中,肺透明膜病22例(78.6%),吸入性综合征引起气胸6例(21.4%);自发性气胸3例。其中21例给予胸腔闭式引流,5例予以胸腔穿刺排气,余采用保守治疗。结论新生儿气胸主要由于肺透明膜病及吸入性综合征所致。防止早产,减少窒息和吸入综合征的发生,正确复苏,合理应用呼吸机,可防止气胸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
周锦龙  黄云  李禄全  唐文燕  严丽丽  金小兰 《江西医药》2023,(12):1386-1389+1393
目的 探讨极度不成熟儿血清Ca、P、AKP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分析我院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1日收治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极度不成熟儿的患儿88例,其中男59例,女29例;按照胎龄分为3个小组;其中25~25+6周组,合计13例;26~26+6周组,合计22例,27~27+6周组,合计53例。所有患者除常规的治疗外,生后第二天补充维生素AD、维生素D、元素钙、元素磷等;收集患儿生后2周、4周、6周、8周的血清进行Ca、P、AKP检测。结果 胎龄26~26+6周组在生后6周和生后8周时段血清Ca浓度明显低于胎龄27~27+6周组(P<0.05);生后8周时,胎龄25~25+6周组、27~27+6周的血清AKP浓度明显高于26~26+6周组(P<0.05);胎龄25~25+6周组、26~26+6周组、27~27+6周组组内、组间,除...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出血(neonatal pulmonary haemorrhage,PHN)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江西省妇幼保健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2例PHN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PHN中早产儿占87.5%,低体质量儿占90.6%;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8例(56.2%),有窒息史11例(34.4%),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9例(28.1%),肺动脉高压7例(21.9%),新生儿肺炎6例(18.7%),败血症4例(12.5%).早期诊断21例,治愈18例(85.7%),晚期诊断11例,治愈3例(27.3%),早期诊断与晚期诊断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早产、低体质量、原发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窒息、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肺动脉高压、新生儿肺炎、败血症)是PHN的高危因素.对有PHN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早期加强监护、及早诊断和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周锦龙  谭玮  胡方金 《江西医药》2012,47(6):526-527
目的 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BPD)相关因素、病因、治疗.方法 以我院NICU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机械通气的212例存活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并对导致早产儿肺发育不良症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多发生于小于32周的患儿,BPD与胎龄小、长时间机械通气、长时间给氧、肺部感染、败血症因素相关.结论 避免早产,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避免长时间给氧和防治感染是防止BPD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0年开始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评价体系,包括成立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医务人员对复苏技术规范培训及复训,按照复苏流程进行复苏后的效果评价.选择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2008-2009年为对照组,2010-2011年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窒息病死率,对观察组病例进行复苏后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轻度窒息及重度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79%比4.84%,0.30%比0.55%,P均<0.01).观察组复苏流程临床应用正确率:快速评估和正压通气100%,正压通气加心脏按压91.4%,气管插管90.6%,药物95.2%.结论 对复苏技术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可促进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复苏流程并正确操作,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新生儿血清微小RNA-143(miR-143)和CD4~+T细胞亚群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诊断的ARDS新生儿共80例,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30例、中度32例和重度18例,治疗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143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亚群百分比。结果 重度组血清miR-143和TGF-β水平高于中度组,轻度组最低(P<0.05);但重度组血清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中度组,轻度组最高(P<0.05)。Pearson检验发现,血清miR-143与TGF-β水平呈正相关(r=0.984,P<0.001),与CD4~+T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0.979,P<0.001)。结论 miR-143异常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儿童ARDS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介导TGF-β表达和CD4~+T细胞亚群的功能发挥病理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川崎病(KD)已成为小儿常见病之一,多见婴幼儿,病理变化为全身性血管炎,临床特征为发热、粘膜炎、皮疹、颈淋巴结肿大和肢端改变,其心脏病变早期包括全心炎,冠状动脉炎及动脉炎,后期表现为心肌梗塞及缺血性心脏病,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主要的原因之一,发病率超过风湿性心脏病[1]。本文就川崎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病因本病病因尚不清楚,各国学者尤以日本学者根据试验室及临床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学说:(1)感染学说:英国的HarndenA等[2]提出其病因为基因易感性患儿在感染因素的作用下致病。感染因子中以溶血性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