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升降散汤药对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在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重症肺炎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升降散汤药.采用ELIS...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学对骨与骨骼的认识无论从其解剖构造、组织构成、化学成分、形态类型,还是结构功能、营养代谢、生长发育过程等等都有比较全面系统。中医学对骨的认识有其独特理论,但缺乏系统。本文结合前贤认识到中医骨内涵的广阔,但未曾深入,略感遗憾,而进一步从结构说、营养说、调节说三方面来阐述中医骨之内涵,以指导中医临床对骨骼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T2DM患者127例,其中合并OP46例(A组)、骨量减少31例(B组),单纯T2DM50例(C组)。三组均行降糖治疗,A、B组口服钙尔奇D、阿伦膦酸钠,疗程为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清hs.CRP、HCY、血钙(Ca)、25羟维生素D[25-(OH)D]及骨密度(BMD);随访6—24个月,记录患者OP性骨折的发生情况。结果A、B、C组血清hs.CRP、HCY水平依次降低,各组间比较,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T2DM合并OP、骨量减少患者血清25-(OH)D、BMD显著升高,血清hs—CRP、HCY显著降低,P均〈0.05。BMD与血清hs.CRP、HCY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762、-0.69,P均〈0.05。随访6~24个月,A、B组OP性骨折发生率均高于C组。结论T2DM合并OP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对T2DM合并OP的病情及预后判定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消渴方加减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T2DM阴虚热盛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择2021年1-7月本院T2DM阴虚热盛证型患者79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消渴方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PG)、2 hPG, ELISA法检测血清HbA1c、MDA、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及SOD活性, 比色法检测LDL-C、HDL-C、TC水平, 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38/41)、对照组为76.92%(30/39),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 P =0.048)。观察组治疗后倦怠乏力、口渴喜饮、多食易饥、舌红少津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46、16.89、13.37、8.58、8.38, P<0.01)。治疗后, 观察组血清FPG[(7.31±0.90)mmol/L比(8.72±1.50)mmol/L, t=5.13]、2 hPG[(9.64±2.05)mmo...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天麻钩藤饮联合奥美沙坦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在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沙坦酯片,20~4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天麻钩藤饮,每天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患者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84.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联合奥美沙坦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更具优势,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少阳病篇幅甚短,然言约而旨远,历代医家及当今学界论述颇多,见仁见智,各有精义,丰富了少阳病内涵。文章主要从气血津液角度来探讨少阳病。分别从气血津液与少阳生理之间关系,气血津液不足是少阳发病前提,少阳病以气血津液失调为结果,治疗少阳病以调畅气血津液为目的四个方面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