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血栓栓塞特别是脑栓塞是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主要措施。作者结合近年来房颤抗凝治疗的临床试验以及国内外房颤治疗的指南与建议,对房颤的血栓栓塞危险因素以及出血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并综述危险分层和应采取的抗凝策略,以促进房颤患者的合理抗凝治疗,降低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和抗凝出血的发生率。同时,对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如达比加群酯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论述,达比加群酯有希望成为替代华法林的新型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替米沙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防效果,并探讨其量效关系和主要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123例高血压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或左室肥厚或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20mg组(n=30)、40mg组(n=30)、80mg组(n=31)和对照组(n=32)。各组均口服相同剂量和时间的胺碘酮,对照组避免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随访6个月,分别观察房颤复发例数、房颤发作次数、房颤首次复发时间及左室、左房内径的变化。结果:替米沙坦80mg组房颤首次复发的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房颤复发例数与次数6个月内显著减少(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与左房内径(LAD)在3个月内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6个月内显著缩短(P〈0.05)。20mg组、40mg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替米沙坦对预防房颤复发的效果不同,存在着量效关系,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抑制心室、心房重构的强弱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预防高血压病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复发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86例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1例和对照组95例,两组均口服胺碘酮,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同时口服替米沙坦20-80 mg/d,均连续治疗6个月;两组血压控制不理想者均联用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但对照组停用和避免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随访6个月分别观察两组血压变化,房颤复发例数、发作次数、首次复发时间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变化。结果两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无显著差异;观察组6个月末房颤复发例数与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首次复发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6个月末LVEDD、LAD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米沙坦可预防高血压病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复发,机制主要是抑制心房重构。  相似文献   
4.
1病例报告 患者,男,46岁。18年前因外伤致高位截瘫而长期卧床,10年前患糖尿病,4年前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前降支近段、左回旋支近段、右冠状动脉中段均为弥漫长病变,分别狭窄85%、80%、70%,未行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术。长期口服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降糖药和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用替米沙坦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204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病人均口服胺碘酮,第1周600 mg/d,第2周400 mg/d,第3周200mg/d,之后100 mg/d.试验组病人同时口服替米沙坦20~80 mg/d;对照组病人服用其他降压药,避免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s)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病人的心房颤动发作次数、复发例数、首次复发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ADRs)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91和95例病人完成试验.试验组发生ADRs的例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56 vs 41,P<0.05),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升高,但因严重ADRs导致的停药例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房颤动首次复发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94.59±30.51)d vs (84.54±28.73)d,P<0.05],复发次数显著减少(32 vs 53,P<0.05); 3个月内复发例数无显著差异(15 vs 24,P>0.05),6个月内复发例数显著减少(26 vs 42,P<0.05).结论:胺碘酮与替米沙坦联用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抗栓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栓栓塞特别是脑栓塞是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主要措施。作者结合近年来房颤抗凝治疗的临床试验以及国内外房颤治疗的指南与建议,对房颤的血栓栓塞危险因素以及出血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并综述危险分层和应采取的抗凝策略,以促进房颤患者的合理抗凝治疗,降低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和抗凝出血的发生率。同时,对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如达比加群酯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论述,达比加群酯有希望成为替代华法林的新型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7.
王志敬  周茂峰 《现代医学》2011,39(5):614-615
颈内静脉巨大血栓形成少见,通过此病例重点分析其发病原因、超声特点,探讨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提高对颈内静脉血栓形成的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