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喉部分切除术对声门型喉癌T3 病变的可行性及修复材料的选择。方法 对 1986年 1月~ 1994年 1月 78例行喉部分切除术的声门型喉癌T3 病变患者的术式及修复方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 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88 5 %、75 6 % ,局部复发率 15 4%。应用了梨状窝粘膜 甲状软骨板外侧软骨膜、会厌软骨瓣及带状肌双肌双蒂瓣 3种方法修复创面 ,均获得了较好的喉功能恢复。结论 喉部分切除术是根治声门型喉癌T3 病变合理、有效的方式 ,但不能完全替代全喉切除术 ,应根据切除范围选择合理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癌侵犯上纵隔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侵犯上纵隔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1988~1999年经治的516例甲状腺癌中10例侵犯上纵隔患者的术前诊断、手术进路、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甲状腺癌侵及上纵隔的发病率占全部甲状腺癌的1.9%(10/516)。侵犯方式主要3种:①气管、食管沟及上纵隔淋巴结转移;②肿瘤的直接侵犯;③原发胸骨后恶性甲状腺肿瘤。手术方式有3种:①不切开胸骨的肿块切除;②加胸骨纵行切开的肿块切除;③胸骨部分或扩大切除术(包括锁骨)。完整切除肿瘤9例,姑息切除1例。术后乳糜漏2例,声带麻痹2例,甲状颈干动脉出血1例,膈神经麻痹1例,气胸1例。全部病例随访3年以上,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10、8/10、6/9、4/7。结论甲状腺癌侵犯上纵隔,采用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下咽及颈段食管癌不同修复方法的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1981年4月-1991年4月用不同术式和不同修复材料对39例下咽癌和21例段食管癌行手术治疗。其中胃代食管术33例,结肠代食管术20例,肌皮瓣修复4例,胃大“胃管”代食管3例。下咽及颈段食管癌三年生存率分别为58.8%(20/34)及66.6%(10/15),五年生存率36.8%(7/19)及40%(4/10)。死于局部复发的占40.5%,死于颈淋巴结转移的占35.1%。术前颈淋巴结阴性术后病  相似文献   
5.
腮腺结核误诊12例葛俊恒,周维安附属四院耳鼻咽喉科(050011)关键词腮腺;结核;误诊我科自1976年3月~1981年5月共误诊腮腺结核12例,为提高对该病认识,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1例,女性11例;年龄11~55岁,平均3...  相似文献   
6.
<正> 早在1881年始Gurdon Buck将喉裂开术应用于喉癌的治疗,随着外科学的发展,此术式不断得到完善,演变成多种变通术式。自1977年6月至1990年6月,我科应用喉裂开术治疗T_1期声带癌19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男性:15例,女性:4例。男女之比为3.7:1。年龄:40岁~78岁,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应用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44例的体会和经验,其中下咽癌24例、食管癌17例、贲门癌3例。食管重建应用全胃28例,结肠13例,胃管3例,术后主要并发症为颈部吻合口瘘10例(22.7%),喉返神经损伤3例(6.8%).此术式对心肺功能影响少,术后恢复较快,但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对拔脱的技术进行了改进,应用寸带代替技脱器,并做为食管床压迫止血的纱布卷及重建脏器的引导,操做简便,防止了因器械造成食管穿孔和滑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颈部切口切除后纵隔甲状腺肿物的可能性。方法:根据甲状腺肿物坠入后纵隔的形成机制以及甲状腺和纵隔的手术解剖,设计手术原则:①自上而下的手术原则;②自喉返神经入喉处寻找并解剖喉返神经,找到喉返神经后,尽量长的解剖喉返神经保护之,避免术中损伤,同时可沿喉返神经寻找甲状腺血管;③为避免手术中出现不可控制的大出血,在手术进入胸腔以前,必须处理结扎甲状腺在颈部所有正常或变异的血管,避免对胸部大血管的牵拉;④在外科被膜下,钝性分离胸部肿物,大多可避免损伤重要结构;⑤当胸部肿物与周围结构粘连不易分离时,请胸外科医师协助解决困难。结果:2例手术成功实施,效果满意,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医疗费用低。结论:经颈部切除后纵隔甲状腺肿物是一理想的手术方法,但有其适应证:①影像学资料提示后纵隔肿物与周围结构无粘连;②不伴有上腔静脉压迫体征;③巨大后纵隔甲状腺肿物,可采取取出肿物部分中央组织(对中央组织液化者尤其适用),缩小肿物,然后自颈部取出,如若困难不能取出,则请胸外科医师开胸帮助解决。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鳃裂囊肿和鳃裂瘘42例葛俊恒,陈中,周维安,赵瑞力附属四院耳鼻咽喉科(050011)关键词鳃裂囊肿,鳃裂瘘,治疗自1978年7月~1991年7月共手术治疗鳃裂囊肿和鳃裂瘘42例,其中鳃裂囊肿36例,癌变1例,鳃裂瘘6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癌侵犯上纵隔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侵犯上纵隔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88-1999年经治的516例甲状腺癌中10例侵犯上纵隔患者的术前诊断、手术进路、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甲状腺癌侵及上纵隔的发病率占全部甲状腺癌的1.9%(10/516)。侵犯方式主要3种:①气管、食管沟及上纵隔淋巴结转移;②肿瘤的直接侵犯;③原发胸骨后恶性甲状腺肿瘤。手术方式有3种:①不切开胸骨的肿块切除;②加胸骨纵行切开的肿块切除;③胸骨部分或扩大切除术(包括锁骨)。完整切除肿瘤9例,姑息切除1例。术后乳糜漏2例,声带麻痹2例,甲状颈干动脉出血1例,膈神经麻痹1例,气胸1例。全部病例随访3年以上,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10、8/10、6/9、4/7。结论 甲状腺癌侵犯上纵隔,采用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