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介绍颈总动脉分叉部及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行经皮腔内支架置入术(PTA)的基本方法 ,总结30例治疗经验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30例患者12例为颈总动脉分叉部狭窄,18例为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共置入支架30个,全部使用脑保护装置.结果 全部均顺利完成操作.术中1例发生轻度脑血管痉挛现象,1例入路困难,手术时间明显延长,2例术后出现高灌注综合征.24例术后残余狭窄率小于10%,4例为10%~20%,2例为20%~30%.脑保护装置均成功释放及回收.22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2例为严重不能缓解的头晕症状消失或好转,6例陈旧性脑梗死经随访2年未发生再次卒中事件,10例伴有高血压术后血压明显降低.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有经验的医生操作下PTA治疗颈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一种方便快捷且有效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的定位方法。方法采用该定位法行微创血肿引流术,配合生理盐水和尿激酶冲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8例。结果38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术后复查CT,血肿清除率均在70%以上。结论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成熟的微创手术,但各医院定位方法不同。笔者所在医院采用的简易定位法具有操作简便易行、无需特殊器材、定位准确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观察一次性医用消毒湿巾的消毒效果,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消毒湿巾杀菌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该消毒湿巾为医用无纺布喷淋2% 葡萄糖酸氯己定水溶液制备而成。将消毒湿巾挤出液做悬液定量杀菌试验,作用 0.5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平均杀灭对数值>5.00,对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对数值>4.00。用该消毒湿巾对皮肤擦拭消毒作用3 min,可使皮肤自然菌对数值降低> 1.0。结论 该消毒湿巾对试验指标菌和皮肤自然菌均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4.
槲皮素对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调控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研究类黄酮化合物槲皮素(quercetin,QUE)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调控的作用。方法:按QUE浓度分成10、25、50、75及100 μmol·L-15个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及溶剂对照组(二甲亚砜),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在RPMI 1640培养基中生长达1×106·mL-1后,在96孔板中分别加入上述浓度的QUE继续培养,每组设3复孔,作用24、48及72 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QUE对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FCM)对50及100 μmol·L-1的QUE作用48 h的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进行周期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50 μmol·L-1的QUE作用48 h 的p53和bcl-2基因产物。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QUE处理组随药物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A值减小(P<0.05),对C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增强,使停滞在G0/G1期的细胞增加(P<0.01),而S和G2/M期细胞减少(P<0.05)。P53蛋白表达增加和Bcl-2蛋白表达减少。结论:QUE对C6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通过P53蛋白表达增加和Bcl-2蛋白表达减少诱导细胞凋亡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葛根素治疗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是急性颅脑损伤的严重并发症,系外伤后颅内动脉系统在多种因素影响下闭塞并出现所属脑域的梗死。近年来由于CT及MRI的普遍应用,临床上常有发现。1996年1月~2002年1月我们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根据中医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理论,试用葛根素治疗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40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患12例,女患7例。年龄16岁~55岁。受伤时间2h~44h。受伤形式:车祸10例,钝器伤8例,高处坠落伤1例。神志清楚者14例,意识朦胧或浅昏迷者5例。闭合性损伤15例,开放性损伤4例。本组患者均经头CT检查确诊,骨折部位均在颞部,深度1cm以上,凹陷范围3cm×3cm~5cm×7cm,不合并颅内大的血肿及严重脑挫裂伤。1.2 手术要点:做超过骨折范围的马蹄形皮瓣。闭合性骨折先将碎骨片摘除,悬吊硬膜,距骨缘0.5cm处用克氏钻钻孔3个~4个用以固定钛板。再将钛板…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一种方便快捷且有效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的定位方法。方法采用该定位法行微创血肿引流术,配合生理盐水和尿激酶冲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8例。结果 38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术后复查CT,血肿清除率均在70%以上。结论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成熟的微创手术,但各医院定位方法不同。笔者所在医院采用的简易定位法具有操作简便易行、无需特殊器材、定位准确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将80例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对照组(予单纯西医治疗)各40例.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本研究探讨MES结合ESRS预测无症状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影响MES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ESRS≥3分患者182例,所有患者行MES监测并随访。结果 182例患者MES阳性27例(14.8%)。MES阳性组与阴性组高密度脂蛋白[(0.96±0.21)mmol/L比(1.06±0.24)mmol/L,t=2.616,P<0.05]及血小板计数[(274.9±98.9)×109/L比(218.9±65.1)×109/L,t=2.937,P<0.05]有明显差异。颈内动脉系统(颈总动脉分叉至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70%)患者MES阳性率(22/81,27.2%)较轻中度狭窄(<70%)患者(5/101,5.0%)高(χ2=18.698; P=0.000)。平均随访时间11.2个月(1~22个月)。总计发生缺血性脑卒中10例,其中3例TIA。MES阳性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18.5%(5/27),MES阴性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3.2%(5/155)。通过卡普兰-迈耶分析发现MES阳性组较阴性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高(log rank=18.675,P=0.000)。结论 MES与高密度脂蛋白、血小板数量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相关; MES阳性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较阴性组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对大鼠海马CA1及海马齿状核(DG)神经元内19S蛋白酶体的影响。方法采用20min全脑缺血的大鼠模型,20只大鼠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及按照再灌注时间分为30min组,4h组,24h组,72h组,每组4只。采用含有4%多聚甲醛的PBS液体进行灌注,取出脑组织,放于多聚甲醛中固定24h后行冠状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抗19S蛋白酶体抗体,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组织切片进行观察。结果大鼠海马区CA1神经元内19S蛋白酶体在缺血再灌注30min后开始减少,4h略增高,然后逐渐减少,直至72h细胞大部份死亡;DG神经元内的19S蛋白酶体也于再灌注30min后减少,4h略增高,然后逐渐减少,至24h程度最重,72h则有所恢复。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及DG神经元内19S蛋白酶体的变化影响了神经元内蛋白的降解,是导致缺血后神经元死亡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