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鼻腔及副鼻窦肿物的CT检查价值及良恶性鉴别诊断。 16 1例鼻腔、副鼻窦肿物 ,术后病理证实良性 12 6例 ,恶性 2 2例 ,炎症 13例 ,进行CT分析统计学处理。累及部位多发、突入临近结构、形态是否均匀、有无骨质破坏和周围脂肪层受侵良恶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CT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冠扫优于轴扫 ;病变累及部位、形态、密度、周围骨质及脂肪层变化是良恶性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简便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200例输卵管阻塞不孕症患者施行经宫颈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SG)及再通术(FTR),其中120例(206侧输卵管)使用杯状导管导入法行介入治疗列为A组,另80例(148侧)使用双球囊导管列为B组,追踪6~12个月。结果 插管成功再通率:A组90.8%、B组89.9%,P>0.05;平均手术时间:A组43.1min、B组23.6min,P<0.01;平均曝光时间:A组312s、B组215s,P<0.05;妊娠率:A组25%、B组26.4%,P>0.05;再阻塞率:A组41.2%、B组42.2%,P>0.05。结论 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简便有效,使用双球囊导管能节省操作时间并减少了X射线受照量。  相似文献   
3.
4.
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评价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价值及实行导管溶栓的方法.方法3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别经右侧股静脉(26例)或右颈静脉(8例)置入波士顿公司的Greenfield滤器或巴德公司Simon's滤器.下腔静脉滤器置人后,将溶栓导管经右股静脉插人到左髂总静脉,经右颈内静脉插入到左髂总静脉进行溶栓.药物尿激酶100~150万u.结果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全部成功.溶栓经右侧股静脉26例,成功12例,成功率为47%;经颈静脉8例均成功.结论置人下腔静脉滤器防肺栓塞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经颈静脉溶栓,成功率高,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鼻腔及副鼻窦肿物161例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鼻腔及副鼻窦肿物的CT检查价值及良恶性鉴别诊断。161例鼻腔、副鼻窦肿物,术后病理证实良性126例,恶生22例,炎症13例,进行CT分析统计学处理。累及部位多发、突入临近结构、形态是否均匀、有无骨质破坏和周围脂肪层受侵良恶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CT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冠扫优于轴扫;病变累及部位、形态、密度、周围骨质及脂肪层变化是良恶性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短波+音频+中药外敷治疗输卵管阻塞的疗效.方法 对240例患者输卵管(角部或伞端)阻塞在治疗时随机分为3组:A组用超短波+音频渗透+中药外敷联合治疗80例;B组超短波+音频渗透治疗80例;C组中药外敷治疗80例.治疗后进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elective salpingography,SSG)判断疗效、3~24月随访并进行比较.结果 输卵管再通率,受孕率:A组86.5%(135/156),63.8%(51/80);B组64.3%(101/157),51.3%(41/80);C组57.1%(88/154),48.8%(39/80);A组治疗后再通率和受孕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P<0.05).所有患者无1例并发症.结论 超短波+音频渗透+中药外敷联合治疗输卵管(角部或伞端粘连)阻塞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双期螺旋CT经动脉门脉造影(CTAP)能否降低非肿瘤性灌注缺损(NPD)的发生率。方法:36例经活检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双期螺旋CTAP检查。在注入造影剂30s后开始第1期扫描,第1期扫描结束后10-15s开始第2期扫描。两期扫描所见分别与碘油CT、肝动脉造影CT及重复性CT检查结果相联系。结果:两期扫描的NPD发生率分别为36.1%和8.3%(P<0.05)。结论:双期螺旋CTAP能明显降低NP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双期螺旋CT经动脉门脉造影(CTAP)能否降低非肿瘤性灌注缺损(NPD)的发生率。方法36例经活检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双期螺旋CTAP检查。在注入造影剂30s后开始第1期扫描,第1期扫描结束后10~15s后开始第2期扫描。两期扫描所见分别与碘油CT、肝动脉造影CT及重复性CT检查结果相联系。结果两期扫描的NPD发生率分别为36.1%和8.3%(P〈0.05)。结论双期螺旋CTAP能明显降低NP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自2002年1月以来,我院对42例已确诊为肝癌的患者进行了螺旋CT经肝动脉造影(CTHA)及门静脉造影(CTAP)检查,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输卵管(角部或伞端)阻塞,采用理疗+中药外敷治疗后观察其疗效,探讨提高输卵管通畅率及受孕率的方法。方法对240例患者输卵管(角部或伞端)阻塞在治疗时随机分为三组,A组:超短波+音频渗透+中药外敷治疗80例;B组超短波+音频渗透治疗80例;C组:中药外敷治疗80例;治疗后进行SSG或FTR、3~24个月随访并进行比较。结果输卵管再通率,受孕率:A组86.5%,63.8%;B组64.3%,51.3%;C组57.1%,48.8%;A组治疗后再通率和受孕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所有患者无1例并发症。结论超短波+音频渗透+中药外治疗法联合对输卵管(角部或伞端粘连)阻塞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起到了协同、互补和促进作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输卵管再通率和受孕率,并且极大地降低了介入治疗时穿孔及出血的风险,使之安全、简单、有效,在诊断与治疗上均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