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张继泽教授创制的疏肝安肠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的疗效。方法:16例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口服疏肝安肠汤,每次200 mL,一日2次,6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疾病疗效、中医证候、血清脑肠肽等指标。结果:治疗第2周时,疾病总有效率为68.75%(11/16),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56.25%(9/16)。治疗第6周时,疾病总有效率为100%,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100%。患者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CRF)较治疗前下降(P <0.05),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较治疗前上升(P <0.05),血清P物质(Substance-P,SP)、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分析双气囊小肠镜治疗小肠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至2016年3月43例行双气囊小肠镜下治疗的小肠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43例患者中,35例因小肠血管畸形行小肠镜下止血治疗,其中4例予以硬化剂注射及APC治疗,31例予以APC和或电凝治疗;3例因小肠息肉行息肉切除术;5例因小肠异物行内镜下治疗术,其中4例为小肠滞留的胶囊内镜,予以圈套器套取出体外,1例为回肠末端粪石梗阻,予以碎石后取出至结肠,所有内镜下治疗过程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双气囊小肠镜治疗小肠疾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以腹痛、腹胀伴排便/便意频率、粪便性状改变和排便后症状改善为特征的肠道运动、感觉和分泌功能异常性疾病。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对IBS的处理,主要是针对其病理生理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作者自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采用匹维溴铵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腹泻型IBS患者8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术前活检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出现病理差异这一现象进行探讨,并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以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经江苏省中医院住院行ESD治疗、术前活检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的342例患者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导致差异的影响因素。 结果342例患者中,187例为LGIN、155例为HGIN。LGIN组中病理一致者占61.5%,升级为HGIN、早期胃癌及以上者分别为21.4%、12.8%,总升级率34.2%,降级为慢性炎症者4.3%。HGIN组病理维持一致者占40.6%,升级为早期胃癌及以上者占52.9%,降级为LGIN者6.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位于胃上1/3、表面充血、结节、放大内镜下DL(+)、MV(+)是LGIN组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病灶表面结节是HGIN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 结论白光内镜下活检与ESD后病理存在差异,病灶在胃上1/3、表面充血、结节、DL(+)、MV(+)是LGIN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病灶表面结节是HGIN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胃镜(HFUS)在判断早期胃癌可疑黏膜下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0年8月江苏省中医院术前行HFUS检查的126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HFUS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将溃疡型病变剔除,HFUS评估早期胃癌病变浸润深度的准确性86.3%,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分化类型、病灶大小、病灶形态等。针对白光内镜下怀疑有黏膜下浸润的病灶,HFUS评估早期胃癌病变浸润深度准确性提高至94.3%,胃角部位及残胃病灶可能会被白光内镜及HFUS过度判断。针对食管胃交界早癌siewertⅡ/Ⅲ型黏膜下浸润判断,准确性达到90.2%。结论HFUS作为判断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诊断方法之一,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对非溃疡型病灶白光内镜怀疑有黏膜下浸润时可行HFUS进一步明确。HFUS对于食管胃交界癌浸润深度判断亦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环周状预切开结合圈套法(EMR—P)在大肠病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经术前检查符合内镜下治疗指征的病变。沿病变外侧用APC环周状标记,再结合反复黏膜下注射使其隆起,用Hook刀沿标记外环周状切开表层黏膜,改用圈套器完整套住病变后进行电凝电切,用金属钛夹封闭创面,切除组织送病检。结果13例病例均完整切除,无一例出血及穿孔,但整块切除率85%。结论环周状预切开结合圈套法在小于3cm大肠病变中应用安全、整块切除率高,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内镜下基于瘢痕与病变位置关系建立瘢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Scar‑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scar‑ESD)分型,并探讨ESD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8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内镜中心,行伴有瘢痕的ESD患者临床资料132例。根据scar‑ESD分型,分为同部位未行外科管腔吻合术的A型(含A0、A1、A2、A3型)和行外科管腔吻合术的B型(含B0、B1、B2型)。统计各型ESD手术时长、标本大小、术中辅助方法、术中穿孔、整块切除率、标本破损率、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132例患者年龄(64.22±9.51)岁,男女比为3∶1。病变位于食管49例(37.12%),胃部40例(30.30%),结肠43例(32.58%)。每例患者手术时间(49.66±32.96)min,其中A0型(30.38±12.85)min,与A2型(52.10±36.55)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P<0.05);B0型(45.03±24.35)min,与B2型(90.71±44.95)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P<0.05)。术中使用辅助方式38例(28.79%),发生穿孔5例(其中A2型4例、A3型1例),其中结肠穿孔发生率最高9.3%(4/43)。整块切除率97.73%(129/132),R0切除率88.64%(117/132),治愈性切除率84.09%(111/132)。标本破损23例(17.42%),其中胃部标本破损发生率最高32.50%(13/40)。A2型与A0型比较,标本破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P<0.05);B2型与A0、A1、A2、A3、B0型比较,标本破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ar‑ESD分型有利于内镜下描述和预测ESD操作难度。ESD作为伴有瘢痕的早期消化道病变治疗方案,疗效满意,但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常引起急件腹痛目.较剧烈,临床医生因缺乏认识,易导致误诊误治。观将本院近3a以急起愎痛为主要表现的DKA患背8例误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tumor,SMT)泛指一类来自黏膜层以下(非黏膜组织)的消化道病变。随着内镜检查的开展和内镜超声的广泛应用,SMT的检出率逐年升高。通常认为起源于1~3层的病变可行内镜下治疗,超源于第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人磷酯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N端融合基因.方法 采用RT-PCR技术,从人肝癌细胞株HepG2 mRNA中扩增GPC3 N端基因片段,经双酶切后,T4DNA连接酶将此片段定向连接至质粒pcDNA3.1,并转化大肠埃希菌DH5a,增菌培养后提取质粒并PCR扩增、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结果 GPC3 N端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质粒pcDNA3.1,片段大小及序列正确.结论 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GPC3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