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PSA表达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22RV1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构建含有针对PSA基因特异性短发夹RNA(shRNA,分别为shPSA1、shPSA2、shPSA3、shPSA4)和阴性对照序列(NC)的慢病毒载体并由慢病毒颗粒包装后,分别感染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22RV1细胞并筛选稳定表达PSA特异性shRNA的shPSA1-、shPSA2-、shPSA3-、shPSA4-和表达NC序列的NC-22RV1细胞.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shRNA对22RV1细胞中PSA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CCK-8法、Transwell侵袭试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SA基因沉默后的22RV1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情况.结果 与NC-22RV1细胞相比,shPSA3-22RV1细胞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沉默效果最好;shPSA2组在24、48、72 h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1564±0.0225)、(0.2438±0.0358)、(0.3641±0.0205),shPSA3组分别为(0.1069±0.0120)、(0.1588±0.0192)、(0.2534±0.0289),与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hPSA1、shPSA2、shPSA3组侵袭力分别为NC组的77.35%(P=0.002)、54.35%(P<0.001)、42.21%(P<0.001);shPSA2、shPSA3组凋亡率分别为(27.97±4.28)%(P=0.001)、(43.03±3.19)%(P<0.001),高于NC组[(16.77±0.59)%].结论 PSA具有促进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22RV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效应,抑制PSA表达后前列腺癌22RV1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环下显微外科精索静脉结扎术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并观察和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04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外环下显微外科精索静脉结扎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检测治疗前后精液质量及畸形率,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状况。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4.58±4.93)m L和(5.13±1.24)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精子数量、精子活力和精子活动率分别为(43.76±7.22)×106/m L、(48.66±5.93)%和(55.28±7.50)%,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4.53±5.28)×106/m L、(37.83±6.36)%和(52.15±7.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精子畸形率为(12.42±3.86)%,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6.21±5.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复发总计4例(7.55%),低于对照组10例(19.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环下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创伤小、恢复较快,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精子数量和质量,术中可有效保护睾丸动脉及淋巴管,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P300/CBP相关因子(PCAF)在人膀胱癌(BCa)细胞DNA损伤修复与肿瘤干细胞干性维持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Ad-PCAF RNAi转染人膀胱癌细胞系5637,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果,选择顺铂诱导膀胱癌细胞DNA损伤,MTS法检测损伤细胞的增殖活性,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损伤细胞内PCAF与γ-H2AX的募集情况,细胞彗星实验分析顺铂诱导细胞DNA损伤的程度;从膀胱癌细胞中分选CD44+标记的肿瘤干细胞,Western blot检测Bca干细胞标志物67LR、OCT4及YAP1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细胞成球实验检测细胞干性变化。结果 Ad-PCAF RNAi转染5637细胞后,明显抑制了细胞中PCAF表达(P<0.05);在下调PCAF表达后,20、40、60、80、100 nmol/L的顺铂处理下5637细胞活性下降,增强了5637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细胞内γ-H2AX焦点形成明显增加,细胞拖尾较长,拖尾细胞数目和尾距均增加(P<0.05);经分选得到CD44+比例为93%且67LR、OCT4及Y...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良好的SD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传代及鉴定方法。方法:选用4周龄SD幼鼠的肾皮质进行细胞培养,采用机械研磨、胰酶消化、过滤,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肾小管后,选择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进行原代培养及传代。制作细胞爬片,用免疫细胞化学(Cytokeratin 18表达阳性)进行鉴定。结果:肾小管上皮细胞围绕肾小管节段呈岛屿状向四周生长,4~5 d后基本达到融合,细胞呈多边鹅卵石样,透明度及折光性强。结合形态学及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原代培养及传代的细胞98%以上为肾小管上皮细胞。结论:采用此方法分离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数量多,均一性生长佳,可重复性操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前列腺癌的可行性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10月至2013年9月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1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本组10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315~495 min,平均(416±62) min,术中出血量150~1500 ml,平均(546±135) ml,3例术后输血4~6 U,6例未输血。术后48 h内胃肠功能恢复,术后3~5 d下床活动,无直肠损伤,1例吻合口尿漏,留置切口引流管8d后漏尿消失。标本切缘阳性3例。3例患者术后半年仍有轻度尿失禁。随访至今,未发现肿瘤局部远处转移;3例患者术后6个月~1年出现生化复发。结论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是治疗前列腺癌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水草酸钙(calcium oxalate monohydrate,COM)晶体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的肾皮质原代培养出肾小管上皮细胞并制成爬片,将爬片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随机分为A、B、C、D、E5组。A组不加COM(11例);B组1 mmol/L浓度COM(17例);C组3 mmol/L浓度COM(18例);D组5 mmol/L浓度COM(18例);E组10 mmol/L浓度COM(1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检测各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OPN的表达,并进行阳性细胞计数和各组间比较。结果 OPN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呈棕褐色。各组OPN阳性表达率:A组54.5%;B组64.7%;C组77.8%;D组88.9%;E组76.5%。随着COM浓度增加,OPN表达逐渐增强,到5 mmol/L浓度COM时OPN表达最强(P0.01),而10 mmol/L浓度COM时OPN表达反而下降,接近3 mmol/L浓度COM水平(P0.05)。结论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受COM刺激后OPN表达增强,但高浓度COM使OPN表达减弱,提示高浓度COM通过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使OPN表达下降,进而形成结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沉默IGHG 1 基因对膀胱癌EJ 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方法 将靶向沉 默IGHG 1 基因的慢病毒载体(LV-IGHG1-RNAi)感染EJ 细胞,构建稳定沉默IGHG 1 基因的EJ 细胞 (shIGHG1-EJ 细胞)作为实验组;将阴性对照序列(NC)慢病毒载体感染EJ 细胞,构建稳定转染NC 序 列的NC-EJ 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未转染膀胱癌EJ 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qRT-PCR)检测细胞IGHG1 mRNA 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IgG、Caspase-3 和Caspase-3 剪 切片段蛋白的表达,CCK-8 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的凋亡,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 胞的迁移。结果 shIGHG1-EJ 细胞转染率为(76.667±0.042)%,NC-EJ 细胞转染率为(75.333±0.055)%。 qRT-PCR、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hIGHG1-EJ 细胞IGHG1 mRNA 和IgG γ 蛋 白表达量降低(P <0.05),shIGHG1-EJ 细胞IGHG 1 基因被沉默。CCK-8 法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shIGHG1-EJ 细胞增殖降低(P <0.05);FCM 和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hIGHG1-EJ 细胞凋亡率增加(P <0.05),且在17 kD 处出现Caspase-3 剪切片段;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shIGHG1-EJ 细胞迁移能力仅为EJ 细胞的36%(P <0.05);同时NC-EJ 细胞在增殖、凋亡及迁移方面与EJ 细胞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J 细胞经慢病毒载体沉默IGHG 1 基因后,细胞增殖和迁移水平降低,细 胞凋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学习曲线内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手术难点。方法 2007年7月~2010年12月由作者完成后腹腔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33例(男25例,女8例)。患者分为前期组(A组)16例和后期组(B组)17例。比较两组输尿管寻找、双J管的植入和输尿管缝合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结石平均大小相近([22.0±5.5):(20.0±5.0)mm,P>0.05],手术出血量相当。A组输尿管寻找时间([24.0±6.4):(10.0±3.7)min,P<0.05]、置入双J管时间(18.0±7.2):(8.0±3.7)min,P<0.05]、输尿管缝合时间([30.0±7.5):(13.0±3.6)min,P<0.05]和总手术时间([116.0±20.4):(72.0±12.2)min,P<0.05]显著多于B组。两组均无1例改行开放手术,A组1例双J管放置不到位发生漏尿,1例术后6个月发生输尿管狭窄。B组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结石的定位寻找和输尿管缝合、双J管的置入是学习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技术难点。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学习曲线大约需15例左右经验积累,即可达到较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