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月经第三天(M3)、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及二者差值与妊娠的关系.方法:将120名不明原因不孕患者按妊娠与否分为妊娠组和末妊娠组,回顾性分析两组HMG促排卵周期中M3和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及两个检测点内膜厚度的差值.结果:妊娠组和末妊娠组M3内膜厚度分别为5.42±1.05 mm和5.43±1.08 mm,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10.76±1.68 mm和9.25±1.75 mm,两个检测点的差值分别为5.26±1.67 mm和3.89±1.40 mm,结论:妊娠组HCG注射日子宫内膜较末妊娠组厚,功能层内膜在妊娠中的作用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Ilizarov外固定架骨延长技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33例.其中男26例,女7例;年龄25~68岁,平均(38.2±6.1)岁.清创术后胫骨缺损5~18 cm,平均(8.9±1.6)cm;术前骨外露12例,术前窦道形成无明显骨外露8例.所有患者行Ⅰ期胫骨截骨延长术,术后第8天开始行骨搬运,3次/d,年龄>60岁者每天延长0.5 mm,待骨痂形成满意后每天延长1 mm;年龄<60岁者每天延长1 mm,如术后4周发现骨痂形成不满意者,改为每天延长0.5 mm.所有患者在创口内植入硫酸钙10 g加万古霉素1 g.结果 33例患者均获6~57个月随访,平均(38.2±11.5)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骨髓炎无复发,肢体无短缩.骨外固定时间8~18个月,平均(10.22±2.4)个月.其中14例会师后经过"手风琴法"处理,会师后6周无明显骨痂形成,予自体髂骨植骨后愈合.结论 骨延长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宫内外复合妊娠(HP)的临床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分析报道3例复合妊娠.并复习献,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特点。结果:HP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误诊。结论:提高对HP的认识可减少漏诊或误诊。对要求保留宫内妊娠,正确及时的治疗可带来良好的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复发性自然流产 (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 ,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 ,探讨主动免疫对RSA的疗效。方法 :采用小剂量丈夫淋巴细胞皮内注射治疗RSA32例 ,观察其局部皮肤反应及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8细胞和CD4/CD8的变化。结果 :局部皮肤反应随免疫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轻 ,首次免疫与末次免疫后皮肤反应面积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妊娠结局良好。主动免疫治疗前后CD4细胞百分比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而CD8细胞百分比治疗后有明显升高 (P <0 .0 5 ) ,CD4/CD8比率明显下降 (P <0 .0 0 1)。结论 :局部皮肤反应联合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可以有效地监测主动免疫治疗效果 ,提高免疫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是免疫学研究和应用的最理想材料。实现人工制取单克隆抗体则是免疫学家梦寐以求的愿望。自1890年北里和Behring发现抗毒素以来,虽经许多努力和探索,始终未获成功。直至1975年K(o|¨)hler和Milstein首次建立了杂交瘤技术(Hybridoma techniques),人工方法生产单克隆抗体这一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老年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中应用利伐沙班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的我院内老年髋部骨折术患者150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不应用抗凝药物,观察组给予利伐沙班预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7%,对照组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1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应用利伐沙班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好,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促排印周期胚胎移植日血清孕酮/雌二醇(P/E2)比值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96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按胚胎移植日(ET)血清P/E2比值分为5组,对其实验室结果和临床结局进行比较。结果:5组患者的平均年龄、ET日内膜厚度、受精率、印裂率、可移植胚胎数及移植胚胎数均无差异(P〉0.05)。组1的取卵数最多,妊娠率低;组5的取卵数最少,无1例妊娠。而组3(P/E2为100~150)获得显著高于其他组的妊娠率和单胚种植率(P〈0.05)。结论:恰当的P/E2比值可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在促排卵周期测定ET日的P/E2比值对预测妊娠成功与否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类PCOS激素环境对颗粒细胞E2、P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类PCOS的激素环境对正常颗粒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颗粒细胞按不同激素环境雄烯二酮(A)组、黄体生成素(LH)组、胰岛素(INS)组、A LH INS组分为四组,每组分设高浓度(类PCOS环境)和低浓度(类生理环境)组.检测不同激素环境下各组培养液中颗粒细胞E2、P水平的变化.结果:组内比较,类PCOS环境中A组及A LH INS组E2、P水平较低(P<0.01),LH组及INS组E2、P水平较高(P<0.01).组间比较显示,两种浓度的激素环境中,E2、P水平在LH组、INS组及A LH INS组均明显高于A组,且E2水平在INS组最高而P水平在LH组最高(P<0.01),类PCOS环境下,A LH INS组的E2水平较INS组明显低而P水平较LH组明显降低(P<0.01);生理浓度环境下,A LH INS组E2、P水平与INS组、LH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体外类PCOS浓度下,A有抑制正常颗粒细胞合成及分泌E2、P分泌的作用,并可能抑制LH、INS对颗粒细胞合成E2、P;生理浓度下,A对LH及INS刺激颗粒细胞分泌E2、P的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1(TIMP -1)在早孕期蜕膜和绒毛中的表达特点。方法 选择 45例正常早孕蜕膜绒毛标本和 3 0例正常妇女分泌中期子宫内膜标本 ,作MMP -9及TIMP -1免疫组化染色 ,测定阳性表达的光密度值 ,比较早孕蜕膜绒毛MMP -9及TIMP -1的表达与分泌中期子宫内膜表达的差异。结果 早孕子宫蜕膜、绒毛MMP -9的光密度值为 0 168± 0 0 5 5 ,TIMP -1的光密度值为 ( 0 15 5± 0 0 46) ,分泌中期子宫内膜MMP的光密度值为 ( 0 13 3±0 0 2 10 ) ,TIMP -1光密度值为 0 113± 0 0 2 5 1。早孕组的表达明显强于分泌中期子宫内膜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正常早孕子宫蜕膜、绒毛强表达MMP -9/TIMP -1,二者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 ,对早孕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