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舌侧矫治技术自问世以来已有40余年历史。近十年出现的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克服了传统舌侧矫治技术的一些弊端,并逐渐成为正畸治疗的主流技术之一。本文就个性化舌侧矫治器设计原理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ABO-OGS指数对个性化舌侧矫治系统以及传统的唇侧直丝弓矫治系统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2012—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正畸科20例接受正畸治疗的错畸形患者,个性化舌侧系统与传统唇侧系统矫治各10例,分别测量正畸治疗后模型的美国正畸协会客观评分系统(ABO-OGS)指数,计算各项所占比重,使用独立t检验比较评估两种矫治系统的差异。结果    个性化舌侧病例平均总计分为25.3分,传统唇侧直丝弓病例平均总计分为24.5分,两者相差0.8。个性化舌侧矫治系统在唇舌向倾斜度方面以及牙根倾斜度方面得分高于唇侧,分别相差1.3及0.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个性化舌侧矫治系统与传统唇侧直丝弓矫治系统各个项目的评分及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舌侧矫治技术自问世以来已有40余年历史。近十年出现的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克服了传统舌侧矫治技术的一些弊端,并逐渐成为正畸治疗的主流技术之一。本文就个性化舌侧矫治器设计原理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睡眠是大脑皮层的保护抑制过程,足够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是脑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保障.如果睡眠质量得不到保障,则可能发展为睡眠障碍.医学研究证实,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睡眠呼吸障碍密切相关.目前在世界各地,睡眠障碍疾病得到了多个学科的重视,国内外成立了众多的睡眠呼吸疾病研究治疗中心.  相似文献   
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认知。OSAS不仅是一种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亦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目前针对OSAS的治疗方法可以概括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口腔矫治器作为OSAS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之一,因其具有独特的优点,为更多患者所接受,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文章就OSAS口腔矫治器适应证、禁忌证、种类、治疗机制及治疗效果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小鼠成骨细胞在不同浓度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刺激下的增殖分化凋亡及白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的表达.方法 第一实验组至第五实验组分别用含0.01ug/ml、0.1ug/ml、1ug/ml、10ug/ml、100ug/ml LPS的培养基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进行刺激,并以不加LPS刺激的作为对照组,培养24小时后,应用MTT法、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法检测六组细胞增殖、分化情况,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六组IL-23的蛋白表达.结果 LPS刺激下各实验组MTT和ALP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随LPS浓度增加有逐渐降低趋势;LPS促进了MC3T3-E1的凋亡.实验组IL-23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随LPS浓度增加有逐渐升高趋势.结论 LPS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刺激成骨细胞表达IL-23,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通过口外弓配合固定矫治器治疗后软组织侧貌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10 ~ 13岁。所有患者均为早期恒牙列,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远中磨牙关系,上牙列轻、中度拥挤,均角的非拔牙病例。应用口外弓配合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对患者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侧貌软组织相关指标的头影测量及比较分析,评价矫治前后相关软组织侧貌轮廓的变化。结果 20例患者均通过口外弓配合固定矫治器将骨性Ⅱ类、远中磨牙关系的错牙合畸形矫正为骨性Ⅰ类、中性磨牙关系,患者侧貌改善,获得满意矫治效果。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鼻唇角增大、上唇倾角减小、上唇突点到审美平面的距离(UL-EP)减小、上唇突度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表明上唇得到了内收;颏沟倾角增大,说明颏部向前生长;下唇倾角增大,说明下颌向前生长。结论 通过口外弓配合固定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患者,可明显改善软组织侧貌。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对比分析骨性Ⅲ类高角伴下颌偏斜患者与个别正常牙合患者髁突的形态和位置。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患者40例,其中骨性Ⅲ类高角伴下颌偏斜患者20例(偏斜组),个别正常牙合患者2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于治疗前拍摄CBCT,使用Invivo 5.0软件对CB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两侧髁突形态和位置的差异。结果 (1)偏斜组患者两侧髁突形态和位置指标测量值比较发现,在髁突形态方面,偏斜侧髁突最大轴面面积、髁突高度、髁顶高度均比非偏斜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在髁突位置方面,偏斜侧髁突外间隙、上间隙和后间隙比非偏斜侧小;偏斜侧髁突前间隙、内间隙及髁突外突距比非偏斜侧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2)对照组两侧髁突形态和位置指标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3)偏斜组两侧髁突形态和位置指标测量值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在髁突形态方面,偏斜组偏斜侧髁突高度比对照组大,最大轴面面积比对照组小;非偏斜侧髁突高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在髁突位置方面,偏斜组偏斜侧髁突上间隙小于对照组,髁突内间隙、前间隙、髁突外突距及髁突与正中矢状面距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骨性Ⅲ类高角伴下颌偏斜患者双侧髁突的形态和位置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偏斜侧髁突形态较对侧小,并向后上外方向移位。骨性Ⅲ类高角伴下颌偏斜患者的髁突高度比个别正常牙合患者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