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宫颈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 of cervix,MDA)伴卵巢转移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MDA 6例伴卵巢转移5例,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及HER2表达状况,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6例患者年龄33~71岁,中位...  相似文献   
2.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erminal deoxyribo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T)阳性是诊断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重要免疫标记物,它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表达极为罕见,本病例结合患者临床病史、其他免疫组化综合标记和基因检测等多种检测结果最终诊断为DLBCL伴TdT阳性表达。本病例较为罕见,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诊断和治疗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N-葡萄糖基L-半胱氨酸(NGP,I)的食用安全性。方法: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对NGP,I进行90天大鼠喂养试验。取70~90gSPF级SD大鼠120只,分为4组,雌雄各半,分别给予各供试品组动物1.0、2.0、3.0g.kg-1.bwNGP,10.5%羧甲基纤维素钠(0.5%CMC-Na)混悬液,对照组给予0.5%CMC-Na。结果:90天后各组动物生长发育情况良好,给予NGP,I对大鼠体重、食物利用率无明显影响,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脏器系数等指标未见异常。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除少许自发病变外,未见与喂食供试品有关的病理改变。结论:在上述剂量范围内NGP,I对大鼠血液生化、血液学等指标无明显影响,未引起大鼠肝脏、肾脏等主要器官组织形态学改变。本次研究结果表明,NGP,I的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3.0g.kg-1。  相似文献   
4.
1 病例介绍患者 ,2 0岁 ,因停经 46天 ,下腹痛 18小时 ,加剧 5小时。拟输卵管妊娠破裂 ,于 1998年 8月 18日急诊入院。患者以往月经规律。此次停经 46天 ,于 17日 17时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 ,呈钝痛 ,无发热 ,无呕吐 ,在当地静点青霉素治疗后 ,症状未缓解。 18日 6时觉下腹痛加剧 ,伴肛门坠胀感 ,面色苍白 ,急来我院就诊。既往健康 ,无外伤及手术史 ,无生育史。查体 :T 36 .4℃ ,P 88次 /分 ,R 2 0次 /分 ,Bp 10 .7/ 6 .7kPa,神清 ,贫血外观。下腹部略膨隆 ;未触及包块 ,压痛“ ” ,反跳痛“ ” ,肝、脾均未触及 ;移动性浊音…  相似文献   
5.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多发的阴道炎症,近年来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均呈上升趋势,加之部分患者对本病的危害性认识不够,致使病情不能得到及时控制而反复发作,我所2004年10月~2005年12月,应用保妇康栓联合氟康唑治疗100例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内癌(primary inraosseous carcinoma,PIO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2019~2021年诊断的4例PIOC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结果:4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57~70岁。病变发生部位3例发生在右下颌骨,1例发生在左下颌骨;临床症状以局部肿胀伴疼痛为主。组织学特征表现为鳞状上皮肿瘤细胞排列成岛状、巢状和片巢状,部分可见角化珠形成,部分巢状边缘可见鳞状上皮呈栅栏状排列或丛状排列;灶区可见残留牙源性角化囊肿成分。免疫表型:4例患者P63和P40均阳性表达,P16阴性表达,EBER原位杂交表达为阴性。1例患者在诊断时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治疗以手术及术后化疗为主。随访时间18~26个月,其中2例因复发和肺转移死亡,2例无瘤存活。结论:PIOC是一种临床罕见的原发于颌骨的鳞状细胞癌,预后较差,早期诊断预后较好;需要临床及病理医生加强对牙源性囊肿的认识和管理,降低牙源性囊肿相关的PIOC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伴高级别转化的涎腺分泌性癌(secretory carcinoma, S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1例腮腺伴高级别转化的SC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检测CK7、S-100、Mammaglobin、DOG-1、p63、Calponin等蛋白的表达,应用FISH检测ETV6基因易位和ETV6-NTRK3基因融合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57岁,无意间发现左侧面部肿物1个月余。镜下见两种截然不同的区域,一种区域肿瘤细胞呈乳头、微囊和管状结构排列,另一种区域肿瘤细胞呈实体片、巢模式排列。免疫表型:乳头、微囊和管状结构区肿瘤细胞CK7、S-100、pan-TRK强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5%;实体片、巢区肿瘤细胞CK7强阳性、pan-TRK弱阳性,S-100散在斑驳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40%,Mammaglobin均灶阳性,DOG-1、p63、Calponin阴性。两种区域均检出ETV6基因易位和ETV6-NTRK3基因融合。结论 涎腺SC多属于低度恶性,当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构区域提示向高级别转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