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34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224篇
预防医学   81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45篇
  2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男,64岁,因头颅增大、面部变长,颧骨隆起、下颌增大、双手掌肥厚、双手指粗短30余年,乳房肿物1年余就诊。患者3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渐进性手足增大,双手掌肥厚,嘴唇变厚,下颌增大,眉弓及颧骨突出,皮肤增厚,无乳腺增大、泌乳,未诊治……  相似文献   
2.
髁状突是颌面部唯一可动关节,也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之一,其骨折发生率占下颌骨骨折的1/4~1/3。由于髁状突位置的特殊性以及局部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临床上历来多采取保守治疗,即颌间弹性牵引。随着内固定材料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我科自2002年至今共手术治疗髁状突骨折42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的治疗相当困难.且对治疗方法存有很大分歧。2003~2004年我们对12例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进行切开复位治疗,随访3~6m,患足功能恢复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有一句话叫'女为悦 己者容',张玥认为首先 要悦自己,永远保持愉 快的好心情,这可是当 美女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我科自1990年3月~1993年9月对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后30例病人,经腹腔引流管注入抗生素进行术后抗感染治疗,取得显著抗感染效果,较既往经静脉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切口感染率无明显差别,并显示了经腹腔引流管给药的外科优越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人参皂甙(GS,10~(-4)g/ml)明显抑制大鼠门脉(RPV)自发活动张力,松弛豚鼠气管平滑肌(GPT)和减慢豚鼠右心房(GPRA)心率。 GS还增强异丙肾上腺素(Iso)对RPV自发活动张力抑制以及对GPT的松弛效应,但对抗Iso增加心率的效应。上述结果提示GS可能对突触后膜β受体效应起调谐剂(modulator)样作用。  相似文献   
8.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个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变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该病的早期诊断、发病机制的研究等仍存在不少挑战。近年来,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磁共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逐渐发展,它能够将不同生理和代谢信息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精确配准,真正实现多模态成像,从而为PD从分子水平到临床的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引起胰岛细胞凋亡、胰岛素分泌、Bcl-xL和Bax蛋白表达变化及其牛磺酸的影响。方法: 应用体外单层培养Wistar大鼠胰岛细胞,分别检测IL-1β、TNF-α和 IFN-γ对胰岛细胞凋亡细胞百分率、DNA片段、培养液中NO-2/ NO-3含量及NOS活性、胰岛素分泌、Bcl-xL和Bax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观察牛磺酸的作用。结果: IL-1β、TNF-α和 IFN-γ联合可诱导胰岛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DNA明显片段化,同时NO-2/ NO-3含量和NOS活性亦明显升高,胰岛素分泌明显降低, Bcl-xL表达下降和Bax表达增强(P<0.01);牛磺酸能阻断上述细胞因子的作用(P<0.01),并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牛磺酸能够改善IL-1β、TNF-α和 IFN-γ诱导的胰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OS活性从而减少NO的生成以及下调Bax/Bcl-xL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