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周坤鹏  赵雪  陈慧  何莹  张月英 《医学研究杂志》2020,49(9):173-176,106
目的 探讨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ESPB)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胸腔镜下肺叶或肺楔形切除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连续ESPB镇痛组(E组)和静脉镇痛组(P组),每组32例。E组于麻醉诱导前行ESPB并置管,术后行连续ESPB镇痛,镇痛泵配方为0.3%罗哌卡因240ml,运行方案5ml/h。P组不做干预,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镇痛泵配方为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6mg+0.9%NaCl注射液稀释至100ml,运行方案2ml/h,单次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评估术后1h(T1)、6h(T2)、18h(T3)、24h(T4)、48h(T5)静息及咳嗽VAS疼痛评分。ELISA法检测麻醉前(T0)、术后1h(T1)、6h(T2)、24h(T4)血清IL-6、IL-10含量。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及术后镇痛补救药物用量。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E组T1~5时点静息及咳嗽VAS均低于P组(P<0.05)。与T0比较,两组T1、T2、T4时点血清IL-6、IL-10含量增高(P<0.05)。E组血清IL-6含量在T2、T4时点低于P组(P<0.05),血清IL-10含量在T1、T2、T4时点高于P组(P<0.05)。E组术后镇痛补救药物用量少于P组(P<0.05)。E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P组(P<0.05)。结论 对于胸腔镜手术患者,连续ESPB比PCIA(舒芬太尼2μg/kg)能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减轻患者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冷光源蓝光治疗低体重儿高胆红素血症,降低对新生儿脑组织的损害,提高低体重儿的生命质量。方法冷光源蓝光有效光照强度为42μW/m 2·nm,其光谱波长范围450~475nm,对极低出生体重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照射。疗程4~5d,且与治疗前、治疗后第48h及第96h进行胆红素测定,密切观察光疗的副作用和做好新生儿的护理。结果降低了未结合胆红素进入血脑屏障对大脑的损害。结论冷光源蓝光灯治疗能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且副作用少,同时可减少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母乳联合碳酸氢钠行口腔护理对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153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7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新生儿VAP集束化护理。观察组患儿口腔护理液为2.5%碳酸氢钠溶液和母乳。对照组患儿口腔护理液为2.5%碳酸氢钠溶液。均为1次/6小时。比较两组患儿VAP的相关情况。结果:机械通气48 h后,两组患儿气管内痰培养阳性病原菌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观察组发生VAP的平均时间晚于对照组,观察组VAP发生率、晚发性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E-U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生VAP的平均时间为上机后134(96,200) h,对照组为上机后87(57,120)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母乳联合碳酸氢钠行口腔护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儿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儿不适体验,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基于非增强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invasion,MVI)进行术前预测。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是否有MVI的HCC病人129例。所有患者术前2周内行3.0 T MRI。在T2WI-FS及ADC图中逐层勾画病灶区域提取影像组学特征。使用三步降维方法Variance Threshold、SelectKBest、LASSO算法依次进行降维来进行特征选择。分别使用六种分类器包括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VM)、K近邻(K-NearestNeighbor,KNN)、决策树(decision tree,DT)、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极限梯度增强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对提取的特征进行机器学习。通过绘制ROC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敏感度(sensitivity)、特异度(specificity)三个指标来评价各分类器所构建模型的效能。结果从T2WI-Fat suppressed (FS)及ADC图中分别提取出1409个影像组学特征。经过降维,最终从T2WI-FS图中筛选出12个以及从ADC图中选出8个最优特征来分别构建两个组学模型。两种分类器SVM、LR基于T2WI-FS特征所构建的模型性能最佳,对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AUC值分别为0.869、0.801,准确度为0.78、0.81。结论使用T2WI-FS的12个组学特征,可以获得较高的AUC值和准确度。因此,认为基于T2WI-FS的三维成像组学特征可以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来对肝细胞癌的微血管浸润进行术前非侵入性预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为了降低医务人员劳动强度,减少X线对工作人员的影响,研制了简易手动充气式结肠气钡双重造影仪。方法:由充气和压力灌肠容器两部分组成,采用人工手动钡剂及气体注入,注入气体和钡剂量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结果:经临床应用,该仪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结论:简易手动充气式结肠气钡双重造影仪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罗库溴铵对膝关节置换患者止血带反应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90例,年龄50~80岁,ASA分级Ⅰ~Ⅱ,随机分为3组,即罗库溴铵1.2mg/kg组(H组)、罗库溴铵0.6mg/kg组(L组)和生理盐水组(S组),3组患者均全身麻醉下接受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分别于出手术室时、术后24、48h记录患者的静息疼痛评分(VAS),于术后24、48h测量患者的大腿围度,术后记录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近期(3天)和远期(3个月)并发症。结果 H组和L组患者术后24、48h静息疼痛评分(VAS)低于S组(P<0.05),H组和L组术后24、48h大腿围度变化值小于S组(P<0.05),H组、L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明显早于S组(P<0.05)。结论 静脉应用罗库溴铵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止血带反应,缩短卧床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密闭式吸痰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及对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NICU病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8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开放式吸痰方式,研究组患儿采用密闭式吸痰方式。观察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动脉血气(PaO_2、PaCO_2)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痰液喷溅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PaO_2、PaCO_2)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治疗20 min后,两组患儿PaO_2水平升高,PaCO_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和痰液啧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机械通气中采用密闭式吸痰方式,能彻底切断接触性传播及空气传播途径,可有效稳定患儿动脉血气指标,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老年转移瘤样脊柱结核影像学误诊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老年转移瘤样脊柱结核影像学误诊的原因。方法:对1例老年脊柱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X线、CT、MRI检查结果进行讨论。结果:本例因外伤致头部、左上肢及胸腰段疼痛2小时入院。左上肢X线片示左肱骨中段粉碎性骨折;胸腰椎X线平片未见明显骨折;头颅CT平扫脑实质未见异常。住院10天后诉胸腰部疼痛进行性加重,行胸腰段16排螺旋CT扫描考虑腰1椎体轻度压缩性骨折;MRI诊断为胸12、腰1椎体转移瘤并腰1椎体病理性骨折。后经CT引导下经皮腰椎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脊柱结核。结论:熟悉特殊类型老年脊柱结核的影像特点,及时行CT引导下经皮腰椎穿刺活检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变化在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符合脓毒症3.0诊断标准、年龄≥18周岁的脓毒症休克患者366例,根据28d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基线数据及确诊后5d的MPV、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和血小板压积(PCT)。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连续性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M(Q1,Q3)]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纳入患者202例,生存组患者100例,死亡组患者102例。死亡患者年龄更大,更易合并慢性肾脏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及乳酸更高,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更差,MPV、PDW、P-LCR更高,PLT、PCT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结果示,MPV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最大(AUC=0.92)。多因素回归分析示,MPV(OR=4.78,95%CI 2.75~8.31)、乳酸(OR=2.20,95%CI 1.23~3.93)、APACHE Ⅱ评分(OR=1.87,95%CI 1.41~2.48)、PCT(OR=0.88,95%CI 0.80~0.97)是28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多因素回归结果构建多参数模型,该模型对脓毒症休克28d预后有良好预测价值(AUC=0.98)。结论 MPV早期持续升高是脓毒症休克28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脓毒症休克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