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三氧化二砷在10例肝癌患者化疗中的不良反应及疗效。方法 10例手术或未手术肝癌患者静脉滴注10~20mg三氧化二砷注射液,观察血常规、肝肾功能、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 应用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无显著变化(P>0.05);不良反应包括中至重度恶心、呕吐、过敏、关节疼痛、发热等。结论 三氧化二砷应用于肝癌化疗并没有引起明显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害,是一种可用于肝癌化疗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在结直肠手术的术前准备中,彻底的肠道灌洗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近年来,Hewitt——Hollenden氏法全肠道灌洗被认为是结直肠外科一大技术进步。但术前全肠道灌洗仅80%可获得较满意的肠道准备,而并发梗阻者则无法应用此法,尤其在结肠远端急性炎症、肿瘤、穿孔并发腹膜炎、急性出血或肠腔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C_3、C_4在HCC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监测意义及解释其有关机制。方法 分四组,对照组25例,病例组27例,肝硬化组15例,肝炎组15例,检验、分析、比较各组的C_3、C_4水平,病例组中一些可能影响C_3、C_4水平的因素被分析,同时运用免疫组化方法,以解释C_3、C_4升高的机制。结果 病例组中,C_3、C_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肝硬化组和肝炎组,以对照组中±s为截断点,则C_3、C_4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C_344.4%、92%、78.8%及67.3%、81%、73%。AFP与之联合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5%及89%,而特异性并无明显降低.结论 监测C_3、C_4有助于HCC的诊断,C_3于HCC患者中升高机制为癌肿产生C_3及CINH升高;C_4升高机制为CINH升高,并与癌肿本身关系密切,后者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周修静  区庆嘉 《广东医学》1994,15(6):369-370
我们搜集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结肠癌182例进行分析,其中误诊72例,占39.6%,对其误诊原因进行探讨,以吸取经验教训。 临床资料与结果 1981~1992年,我院外科施行了结肠癌手术共182例,其中术前误诊72例:男42例,女30例;年龄24~88岁,40岁以上占大多数。从解剖部位上以横结肠癌(包括肝、脾曲结肠癌)的误诊率最高,升结肠癌次之。见附表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14例原发性肝癌作超声导向经皮对肝癌瘤体内注射无水乙醇(PAI)共119次。男12例,女2例,年龄28~29岁。14例中,12例经手术证实,2例经病理细胞学活检确诊。病灶直径最小0.5cm,最大12.4cm。14例肝癌作PAI共119次,总疗程12~178天,每程治疗1~2次,每患者治疗最少3次,最  相似文献   
6.
三氧化二砷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 ,三氧化二砷 (As2 O3)因其在难治性和耐药性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APL)的治疗中疗效显著而引起注意 ,As2 O3在治疗实体瘤包括肝癌的基础研究也逐渐增多 ,我们的研究表明其在体外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增殖〔1〕。但临床用于肝癌治疗的报道极少 ,疗效及不良反应有待总结。经医院药事委员会同意 ,并征得患者同意 ,1999年 10月— 2 0 0 0年 6月笔者尝试将其用于肝癌的化疗中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10例肝癌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33~ 72岁 ,平均 4 6岁。TNM分期 (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2〕:Ⅲ期 2例 ,Ⅳ期 8例 ,手术 7…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我院从1985年1月至1989年2月应用实时灰阶超声对腹腔化脓性疾病进行诊断后,并引导穿刺或/和引流脓液16例共30次。其中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龄9月~71岁。16例中,隔下脓肿8例,肝脓肿4例,腹腔脓肿2例,腹膜后脓肿1例,结肠旁脓肿1例。穿刺成功率达100%。全部病例经治疗后  相似文献   
8.
现代肝外科手术的设计,不但要根据门静脉、肝动脉和胆道解剖,也要认真考虑肝静脉的分布及其作用。由于正常人肝叶静脉之间并无侧枝,若肝段静脉阻塞或被结扎,其受累叶必将发生严重的循环障碍。因此,早在1957年Goldsmith等就强调了保留肝静脉引流的重要性。继之,Hardy与Hobsley进一步指出肝静脉结扎后应将所属肝段全部切除,否则该段肝组织终会坏死。此后,在肝外科手术中肝静脉应与所属肝段同时去除或保留成为必须遵循的原则。然而,根据这一原则,有时仅因一条肝静脉受累而切除大量正常的肝组织,对此患者往往不能耐受。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猪肝静脉结扎与栓塞的不同后果。猪能耐受累及全肝75%的肝静脉结扎,累及全肝58%的肝静脉结扎不遗留显著的肝形态学改变。肝静脉栓塞导致肝小叶中心性坏死、硬化与肝静脉-门静脉瘘。  相似文献   
10.
在结直肠手术的术前,彻底的肠道灌洗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近年来,Hewjtt——Hollender氏法全肠道灌洗被认为是近年结直肠外科一大技术进步。但此法仅80%较满意。如并发梗阻,尤其在结肠远端急性炎症,肿瘤,穿孔并腹膜炎,急性出血或肠腔狭窄,结肠外伤等,术前灌洗为禁忌。1980年Dudley首创闭式术中顺行结肠灌洗,扩大了左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之适应症,在临床上被广泛采用。但是,Dudley氏法当结肠有大量粪块积聚时便难以彻底清洗。灌洗后回肠下段尚有大量粪水储留。有鉴于此,我院自1984年11月至1987年11月在急诊结肠手术中,采用开放式全肠道灌洗,效果较满意,初步小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