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胞粘附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由多因素引起,其发病机理到目前为止仍未完全确定,而脂代谢异常和局部血管的炎症反应均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细胞因子、炎症分子、脂质和...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N端肽 (PⅢNP)的变化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 CEI)对其影响。方法 :高血压患者 31例 (高血压组 ) ,并根据二维超声检查 (2 DE)结果分为伴或不伴心肌肥厚两个亚组。平衡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患者ACEI治疗前后血清PⅢNP以及 2 DE等指标 ,并与 1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高血压组血清PⅢNP明显升高 ,经过 6个月ACEI治疗后显著下降 ,左室舒张功能也有类似变化。左室舒张功能参数 (A/E)以及左室质量指数与PⅢNP间存在正相关。结论 :血清PⅢNP在高血压患者中显著升高 ,提示存在心肌胶原代谢水平上升 ;而左室舒张功能参数与血清PⅢNP水平间的相关性提示纤维化可能是高血压患者出现舒张功能下降的原因。ACEI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PⅢNP水平 ,并改善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及冠状动脉局部血清PDGF浓度与冠状动脉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并纳入同期因胸痛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且冠脉未见狭窄者最为对照组,收集各组患者临床资料,计算SYNTAX积分,通过ELSIA方法测定患者外周血及冠状动脉局部血清PDGF浓度;分析非冠心病组与冠心病ACS组、ACS患者不同亚组间血清PDGF浓度的差异,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PDGF浓度与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ACS组外周血PDGF浓度显著升高(723.29±679.53 vs 369.12.0±292.39,P<0.05);冠心病ACS组中AMI组外周血PDGF浓度较UAP组显著升高(758.36±714.56 vs 614.11±600.39,P<0.05)。冠状动脉局部PDGF浓度较外周血PDGF浓度显著升高(911.89±735.41 vs 723.29±679.53,P<0.01)。Person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PDGF浓度与冠脉狭窄程度(SYNTAX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ho= 0.233,p<0.05)。随着血清PDGF浓度的升高,平均Syntax积分逐步升高,高浓度组Syntax积分高于低PDGF浓度组。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PDGF浓度显著升高,尤其在冠状动脉局部PDGF呈现浓聚,血清PDGF浓度可反应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肽前体N末端(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64例心功能II~III级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n=36)和对照组(n=28),入选后即进行6分钟步行运动试验(6-MWT)并检测血清NT-proBNP,两组均常规给予抗心衰药物治疗,训练组每天行2次约等于6-MWT运动强度的步行训练。8周后复查6-MWT及血清NT-proBNP浓度。结果:运动训练显著降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血清NT-proBNP浓度(P<0.05),增加6-MWT距离(P<0.05)。结论:运动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运动能力并降低血清NT-proBNP浓度,有助于老年慢性心衰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器官功能减退,老年人不可避免会罹患诸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骨质疏松、失眠等各种基础疾病.既然患病,必然要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的发展,很多老人需要服用三种以上的药物来控制病情的进展.有的药物要求清晨服用,有的需要晚上服用,有的需要餐前服用,有的需要进餐时或餐后服用,有的药物需要睡前服用(例如镇静催眠药).当面对那么多降压、降脂、降血糖的药物,日常服用老年人都可能丢三落四,万一遇上自己不方便需要家人帮助服药的情况,更是焦头烂额.这时,一份精心准备的服药清单可以带来巨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讨论中医治疗肌间隔综合征.方法 根据诊断对患者进行辨证治疗.结论 肌间隔综合征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神经干及肌肉坏死致肢体畸形及神经麻痹,且修复困难.避免此种后果的唯一方法,就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如治疗及时且措施正确,则筋膜间区内的肌肉可免于坏死,神经功能不受损害,而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8.
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我们自1998年 1月~ 1999年 6月应用高分辨率B超对 70例年龄 >6 0岁的糖尿病患者作颈动脉超声检测 ,并与 70例同龄健康者对照之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对象 :按 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的年龄 >6 0岁的糖尿病患者 70例 (糖尿病组 ) ,其中男 42例 ,女 2 8例 ,平均年龄 6 9.37(6 0~ 82 )岁 ,病程 3个月~ 30年。其中单纯糖尿病 (糖尿病 1组 ) 36例 ;糖尿病有并发症 (糖尿病 2组 ) 34例 ,包括高血压 16例 (Ⅰ、Ⅱ期 10例、Ⅲ期 6例 ) ,冠心病 8例 ,糖尿病肾病 7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8…  相似文献   
9.
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非酶糖基化和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郭妍  周传伟  许健 《江苏医药》2003,29(9):669-671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反应和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方法糖尿病大鼠用葛根素治疗后,评价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的非酶糖基化终末期产物、氧化应激及。肾脏结构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大鼠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基化终末期产物-肽链(AGE-P)、。肾小球AGEs含量及肾小球截面积明显上升,同时丙二醛(MDA)显升高,而葛根素治疗组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GSP、AGE-P、MDA含量,明显降低。肾小球内AGE含量及肾小球截面积。结论葛根素能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非酶糖基化和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讨论中医辨证治疗挤压综合征.方法 根据诊断进行辨证治疗.结论 挤压综合征的死亡率极高,以往可达50%,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是能作出早期诊断与及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