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调和五脏法治疗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和五脏法治疗心律失常周世熊(福建省漳州卫生学校363000)关键词心律失常,中医药疗法,调和五脏心律失常为临床所常见,属中医的心悸、怔仲、惊悸等症范畴。在辨治时,多数局限在心的阴阳气血上考虑,笔者从几年来的临证体会,觉得仅执此辨治还远远不够,旦绝大...  相似文献   
2.
清代林珮琴在《类证治裁》自序云:“司命之难也,在识证;识证之难也,在辨证。”中医治病强调辨证论治,即从错综复杂的症状中探求病因、病位。然后确定治法,要做到这点,必须四诊合参,善集依据,抓住重点,详细分析。一、详问诊,可辨病之真假患者张××,女,30岁,已婚,工人,1984年10月10日初诊。诉半年来胸口畏冷,每日约在午后1时开始,然后逐渐冷至全身,甚至发抖,影响午休,发作时必须用热水袋敷胸口,略可减轻症状,约两小时后即缓解,兼有低热(体温在37.4~37.8℃之间)胸闷心烦,无咳嗽吐痰,口干欲饮,饮食正常,夜寐  相似文献   
3.
【感冒】邹×,男,58岁。1988年7月13日诊。恶寒发热、咽痛近一月,经中、西药治疗后,仅发热除,恶寒诸症却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刻下兼见烦渴欲饮,无汗、失音、小便不利、脉浮、  相似文献   
4.
患者林××,女性,36岁,出纳员,1984年5月27日初诊。诉因半年来睡眠欠佳,几乎彻夜难以入眠,兼有头晕,全身乏力,精神萎糜,影响工作,心烦口于欲饮,略有口苦,二便略少。舌质红、苔薄、脉细数。经  相似文献   
5.
患者朱某,女,35岁,某某国营林场工人,1983年6月3日初诊。诉双下肢酸痛反复发作十余年,痛时双足有烘热感,每发于夜间,兼见心烦难眠,起床活动能稍微舒服,或把患肢抬高靠墙遇冷,或猛力捶打患肢亦可减轻酸痛;每年春夏两季发作,夏季为重,至秋冬气候转凉后自行好转,  相似文献   
6.
周世熊 《新中医》1990,22(5):7-8
运用峻猛有毒物治疗顽症,乃是周老临床特色之一,我们在临床运用时,必须准确辨证,慎重掌握。本文可作借鉴。  相似文献   
7.
论方剂组成的补泻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方药离合论》中说:“圣人为之制方,以调剂之,或用以专攻,或用以兼治,或以相辅者,或以相反者,或以相用者,或以相制者……”补泻关系为相反者之属,即在同一首方剂中既有补的一面,又配有泻的一面,选入药物功效截然相反,这种似离实合的形式,目的在于更好地提高疗效,是方剂合群之奥妙,故很多名方寓有此法,制方之意高出千古。现试举几种常见补泻结合法于下: 1 补与泻补正而兼泻邪,用于脏器虚损,诸邪停留之证。纯补恐邪有腻滞之弊,泻是为了补,邪去则补更得力。如  相似文献   
8.
周世熊 《新中医》1991,23(8):19-19
林×,女,28岁,已婚,农民,1988年6月18日初诊。间歇性夜间嚎哭三年。三年前不明原因突发夜间嚎哭,以后则间歇发作,长则一星期,短则三、二天一发,以月经期前后发作更频,每次发作均在傍晚天黑之后不久,以6~8时左右多见,发作前几分钟自觉有说不出的难受,不可忍耐非痛哭一场不足以解苦之感,  相似文献   
9.
<正> 麻杏甘石汤出自《伤寒论》,历来各种版本的《方剂学》教材均把此列在辛凉解表剂篇内,并与桑菊饮、银翘散并列为辛凉解表之轻、中(平)、重剂。对此的分类法似属定论,笔者几年来从事《方剂学》的教学工作,并反复学习《伤寒论》有关原文和多家注解,觉得对本方的分类有进  相似文献   
10.
治痹刍议     
痹证为临床所常见,目前在治疗上尚欠缺特效,尤其是对病情严重,症状典型的患者,如何取其速效,本人通过临床实践将初步体会供与同道参考。一、痹的成因、证状:《内经·痹证》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中藏经》说:“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指出了痹证的形成原因为外感三邪,内乱真气,导致血气运行失常,邪气滞留筋脉关节而致,其临床证状主要表现为肌肉关节疼痛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