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米力农联合参麦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常规组常规给予血管扩张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等药物,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和参麦注射液,分别治疗7 d和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的临床疗效、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6 min步行距离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观察组血浆NT-proBNP水平较常规组下降更为明显,观察组心脏超声LVEF值及6 min步行距离较常规组增加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参麦注射液可明显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短期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后脑水肿影像学高峰期的变化及转归时间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目前人口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而脑出血又是其中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的一种严重疾病.其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脑出血的继续增多和脑水肿.故对脑水肿的研究和控制对于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结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但目前有关脑出血临床影像学高峰期和转归时间的研究尚不多,因此我们进行了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3.
镇静药物急性中毒8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镇静药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其预防和治疗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997年5月至2007年2月本院急救中心接诊的86例镇静药急性中毒患者的基本情况、诊疗经过、预后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6例镇静药急性中毒患者,男女比例为1∶1.46。中毒年龄主要集中于20~39岁年龄段(占39.5%),其中女性多于男性(女59.3%、男40.7%)(P﹤0.05)。就诊时间分布特点呈无规律性波动,12月、1月、2月高发,占全年的38.4%。中毒患者职业排在前2位的是待业人员、农民,文化程度以小学最多。自杀者占急性中毒的81.4%。药物进入人体途径以消化道为主。中毒药物前3位依次是安定、氯氮平、舒乐安定。病情重度40例(46.5%),中度24例(27.9%)。治疗花费2000元以内35例(40.7%),5000元以上24例(27.9%)。81例(94.2%)治愈出院,5例(5.8%)放弃治疗。行药物检测的20例(23.3%)。洗胃62例(72.1%),所有病人均予补液,45例(52.3%)使用利尿剂,39例(45.3%)予抗感染治疗,55例(64.0%)予醒脑治疗,使用解毒剂26例(30.2%),血液透析15例(17.4%),机械通气11例(12.8%)。结论:就诊的镇静药急性中毒病人中,女性多于男性,年龄以20~39岁者居多,中毒病人职业中待业、务农分别居第1、2位,文化程度以小学居多,患者中毒时间在12月、1月、2月相对呈一高峰,患者病情以中、重度为主,经过适当、及时的治疗,大多数病人都能抢救成功。  相似文献   
4.
508例无症状脑梗死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无症状脑梗死的治疗与预防提供指导。方法 对1996年~2002年入院的508例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高龄、嗜酒、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是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脑功能受损症状、脑缺血症状、心理问题是无症状性脑梗死的主要临床表现=结论针对无症状脑梗死的特性,提倡三级预防,尤其对于具有危险因素和/或出现上述临床表现的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和肽素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感染患者149例,其中普通感染患者(普通感染组)50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49例,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组)50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5例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和肽素浓度,并与降钙素原(PCT)、APACHEⅡ评分相互比较,观察其与脓毒症诊断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组、脓毒症组、普通感染组血清和肽素、PCT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脓毒症组与普通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与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组血清和肽素、PCT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情加重有不断升高趋势.脓毒症生存组血清和肽素、PCT浓度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血清和肽素浓度及PCT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和肽素有助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和肽素、PCT和APACHEⅡ评分的联合应用有助于评估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阐明乐清市急性巾毒的流行病学、急性中毒流行规律等.为今后有效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设计标准化的急性中毒登记表,并在2003年5月~2005年5月对乐清市四大医院急性中毒的急诊病人进行登记.利用SPSS软件对急性中毒病人进行前瞻性的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210例急性中毒病人女:男1.09:1;中毒发生高峰年龄段为20~39岁(56.11%),此年龄段女性略高于男性;以治疗药物(30%)中毒为第一中毒类别.最常见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占14.6%,再次是酒精中毒(19.92%),第三位是一氧化碳中毒(15.56%),食物中毒和农药中毒发生率相同各占12.7%,毒物明确(鉴定)率仅16.78%。结论 预防急性中毒及其心理教育与咨询重点应在20~39岁的中青年以及外务人员.并应注意管理好治疗药物.本地区对中毒毒物的检定有待加强与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20例,按是否存在心房纤颤分为心房纤颤组(n=56)和非心房纤颤组(n=64)。分别检测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并作心脏超声检测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内径(LV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缺血性心肌病心房纤颤组血浆NT—proBNP水平、LAD和LVD高于缺血性心肌病非心房纤颤组,而LVEF值低于缺血性心肌病非心房纤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心肌病心房纤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患者年龄、心房纤颤持续时间、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呈正相关,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结论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较之缺血性心肌病非心房纤颤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且NT—proBNP水平与年龄、心房纤颤持续时间、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有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及重建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78例行肺动脉增强扫描,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46例和低剂量组32例。常规剂量组设定管电流为150~250m As,低剂量组为50m As,进行CT扫描及重建技术。结果肺动脉栓塞阳性:常规剂量组37例(80.4%),低剂量组2 5例(7 8.1%);两组阳性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的图像质量稍差,噪声较多,但均能满足诊断需要。结论在不影响CT诊断质量前提下,适当降低扫描剂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脏骤停的临床救治措施,以期提高抢救成功苷罨。方法 对5例急性乌头碱巾毒致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措施、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经综合措施救治均脱离生命危险。结论 对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脏骤停患者,尤其心脏骤停发生在院内者,在心肺复苏基础上,采取早期彻底洗胃剐时充分血液灌洗的综合措施,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