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管裂孔疝36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裂孔疝误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 36例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中经内科治疗 2 6例症状明显好转 ,8例部分症状缓解 ,2例手术治疗 ,术后1例症状明显改善 ,1例术后 6个月复发。结论 食管裂孔疝误诊原因主要为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 ,缺乏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PD-L1的表达及其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上PD-L1的表达水平.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CD19 、CD19 /PD-L1 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LE非活动期患者(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活动期SLE患者B淋巴细胞的PD-L1表达异常增加,其可能在SLE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白细胞介素-6和-1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IL-6和IL-18水平变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分别测定39例SLE患者血浆的IL-6和IL-18水平.结果 血浆IL-6的水平在SLE患者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SLE患者的IL-6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之间呈正相关(г=0.74,P<0.01);SLE患者血浆的IL-18水平增高,且活动期组较非活动期组增高更明显(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分别P<0.05,P<0.01);SLE患者的IL-18水平与SLEDAI呈正相关(г=0.49,P<0.01).结论 SLE患者血浆IL-6、IL-18水平均显著增高,并且与SLE的病情活动密切相关,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消化道外症状为突出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61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 (GERD)的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 6 1例GERD的临床资料。结果  6 1例经内科治疗 ,43例症状明显改善 ,16例部分症状缓解 ,2例有食管狭窄且吞咽困难者行食管气囊扩张术 ,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GERD误诊的主要原因为消化道症状突出或存在消化道外损害的客观证据或对该病的认识不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得宝松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对20例RA共26个膝关节进行关节腔注射得宝松,每次1ml,每个关节1~3次,注射间隔至少一个月。对照组10个膝关节不注射。两组均接受口服甲氨喋呤(MTX)、非甾体消炎药(NSAIDS)及每天10mg的强的松治疗。注射前及注射后第4周、12周、24周观察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结果在关节腔注射后4周、12周、24周,治疗组在关节周经、VAS评分、ESR、CRP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也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而治疗组在注射后4周在各观察指标方面均较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在12周、24周治疗组在关节周经、VAS评分方面较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而在ESR、CRP方面两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关节腔注射得宝松可以明显控制关节临床症状,而长期的疗效主要取决于全身治疗。  相似文献   
6.
关节腔注射得宝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得宝松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对20例RA共26个膝关节进行关节腔注射得宝松,每次1ml,每个关节1~3次,注射间隔至少一个月。对照组10个膝关节不注射。两组均接受口服甲氨喋呤(MTX)、非甾体消炎药(NSAIDS)及每天10mg的强的松治疗。注射前及注射后第4周、12周、24周观察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结果在关节腔注射后4周、12周、24周,治疗组在关节周经、VAS评分、ESR、CRP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也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而治疗组在注射后4周在各观察指标方面均较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在12周、24周治疗组在关节周经、VAS评分方面较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而在ESR、CRP方面两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关节腔注射得宝松可以明显控制关节临床症状,而长期的疗效主要取决于全身治疗。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特点为多脏器损害,伴有异常的免疫反应。心脏瓣膜病变是SLE严重的并发症。本文报告1例SLE合并心脏瓣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并复习有关文献。临床资料患者,女,23岁,因“咳嗽、咳痰27d,伴发热20余天”于2006年2月2日入院。患者于27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为白色粘痰,量少,未予以诊治。约1周后出现不规则发热、畏寒,体温波动在39.0~40.0℃之间,伴头晕、乏力,仍有咳嗽、咳痰,无胸痛、咯血、心悸、胸闷、尿急、尿频、尿痛、腹痛、腹泻等不适,至当地医院就诊,血常规示WBC1.7×109/L,L41.6%,N50.2%,RB…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联合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体内净化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初步疗效。【方法】对5例难治性SLE患者进行APBSCT同时联合使用ATG体内净化去除淋巴细胞。采用环磷酰胺(CTX)4g/m2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μg/(kg.d)动员患者的外周血干细胞,然后予CTX50mg/(kg.d)×4d预处理后回输保存的外周血干细胞,回输前予ATG(猪)20mg/(kg.d)×2d,回输中位单个核细胞(MNC)4.28×108/kg,中位CD34 细胞2.48×106/kg,回输后予ATG(猪)20mg/(kg.d)×2d行体内净化。移植后口服泼尼松5~10mg/d维持治疗。【结果】5例患者移植后造血均恢复顺利,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于中位时间 9d>0.5×109/L,血小板于中位时间 10d>20×109/L。干细胞动员过程中有3例患者出现疾病活动,加用泼尼松后控制。所有患者均于移植后1个月左右皮疹及关节疼痛逐渐消失,SIEDAI降至5分以下,尿蛋白减少或消失。移植后3个月复查自身抗体滴度下降。中位随访至移植后6.5个月,造血功能恢复良好,病情处于持续缓解状态。【结论】APBSCT联合ATG体内净化是治疗难治性SLE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要注意在移植过程中有感染和疾病活动的可能,长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系统型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热休克蛋白90(HSP90)、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探讨与活动期SLE的相关性。方法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20例SLE活动期患者(A组)与20例正常人(B组)PBMC中HSP90的表达,并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其血清中IL6水平。结果①A组HSP90表达水平为0.47±0.05,B组为0.18±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血清中IL6水平在A组[(32.97±8.65)pg/ml]显著高于B组[(10.46±4.33)pg/ml](P<0.05);③A组血清中IL6水平与PBMC中HSP90表达呈正相关(r=0.61,P<0.01),且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正相关(r=0.48,P<0.01)。结论IL6可作为病情活动监测指标,IL6与HSP90的异常高表达可能在SLE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肖毅  黄亮  吴记平  张义成  胡绍先  刘文励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6,10(11):703-703,704,I0002
近年来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已成为治疗重症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一种新方法,欧洲风湿病协会和欧洲骨髓移植协作组自身免疫病数据库报道,SLE总的移植相关死亡率约为9%,死亡原因主要有:疾病进展、感染、出血和器官毒性。患者死于条件致病性微生物感染者中以念珠菌属、结核分枝杆菌、巨细胞病毒感染最为常见。而SLE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过程中并发红色酵母菌败血症国内、外未见报道,现将近期经治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