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15个水稻品种的抗性遗传,品种国眉占的抗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BG367-4受两对隐性基因控制;三桂占1、Suweon294、KAU1727、IR13539-100-2-2-2-3、IR749-5-2-1-1以及IR13240-108-2-2-3均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IR25586-108-1-2-2-2受两对显性基因控制;三黄占2、三叶占1、铁六选;新惠占1、GENG77-4以及IR13427-40-2-3-3都受一对显性基因和一对隐性基因因控制,同时对12个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水稻品种苗期的抗菌表现进行了遗传型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抗性稳定性有明显差异,TN1是极稳定的高感品种TG367-4、25586-108-1-2-2-2以及Mudgo是非常稳定的高抗;一叶占1、三桂占1和铁六这三个抗级品种的抗虫也较稳定;;而抗级品种国眉占、三黄占2、Suweon294和抗品种包选2、辐包矫21的抗虫性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烧伤水疱液的细菌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我科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的机理。方法通过质粒的转化和消除实验,对一株耐12种抗菌药物的阴沟肠杆菌及其所含的80000bp质粒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质粒转化实验表明80000bp质粒上至少携带有对链霉素、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等8种抗菌药物的抗性基因。质粒消除实验表明当该菌所含4种质粒(80000、14000、5500和4500bp)全部被消除后,其所具有的12种抗性全部消失。说明该菌对另外4种抗菌药物(头孢三嗪、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和复方新诺明)的抗性也与其所含质粒有关。结论阴沟肠杆菌的高耐药性主要是由质粒尤其是80000bp质粒所致,临床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控制其在病区内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我科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的机理。方法通过质粒的转化和消除实验,对一株耐12种抗菌药物的阴沟肠杆菌及其所含的80 000bp 质粒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质粒转化实验表明80 000bp 质粒上至少携带有对链霉素、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等8种抗菌药物的抗性基因。质粒消除实验表明当该菌所含4种质粒(80 000、14 000、5 500和4 500bp)全部被消除后,其所具有的12种抗性全部消失。说明该菌对另外4种抗菌药物(头孢三嗪、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和复方新诺明)的抗性也与其所含质粒有关。结论阴沟肠杆菌的高耐药性主要是由质粒尤其是80 000bp 质粒所致,临床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控制其在病区内传播。  相似文献   
5.
吸果夜娥是山区柑桔的主要害虫。经调查,在广东发生的种类共52种。按成虫取食方式的特点可划分为:嗜食健果,兼食性和间接取食等三种类型,前两种类型能直接刺吸健果,是防治的主要对象。 在广东半山区和山区。嘴壶夜蛾属优势种,常造成严重的为害。据室内和田间调查,嘴壶夜蛾在广州发生5个叠置世代。雌蛾必须取食补充营养才能正常交配和产卵,幼虫寄主植物为粉防己与木防己。主要以幼虫在寄主植物或松土块下越冬。田间数量消长属于秋季大发生型,即年中幼虫发生数量以9~10月间为最高,成虫高峰期出现于10~11月。  相似文献   
6.
田间试验证实,应用毒果诱杀吸果夜蛾,对嗜食性类型的夜蛾,防治效果很差。使用黑光灯诱捕嘴壶夜蛾的数量也很少,特别是对雌蛾的诱捕能力更差于雄蛾。此外,试验证明了黄色光对吸果夜蛾表现出较强的避忌作用,受害果率明显下降。本文并对吸果夜蛾的防治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8.
严重烧伤后的肠源性感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62年 ,肖光夏等[1] 提出了肠源性感染的概念 ,1965年 ,Markley等在实验中观察到 ,无菌烧伤动物的生存率高于普通烧伤动物。无菌动物在烧伤前服用大肠杆菌组的生存率明显低于未服菌组。说明在严重烧伤后 ,肠道内细菌可能参与整个病程的发展。 1983年 ,马利等[2 ] 以异硫氰荧光素标记肠道菌 ,进行烧伤动物的体内示踪 ,证明了严重烧伤后的肠道菌能移位到血液与肝、脾、肺、肾。随后 ,彭毅志等[3] 以直接荧光标菌法 ,在荧光显微镜下 ,直接观察到组织匀浆中存在游动的示踪活菌。府伟灵等[4 ] 用丫啶橙荧光素标菌 ,发现少量肠道菌还可布…  相似文献   
9.
妊娠晚期孕妇重度烧伤后对胎儿影响极大 ,易致早产和死胎 ,我院自 1988~ 1997年共收治 7例 ,分析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7例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2 9岁。烧伤面积最大 72 % ,最小 5 0 % ,平均 6 1% ,其中Ⅲ烧伤度均在30 %以上。妊娠最短 2 8周 ,最长 40周。无其他慢性病及严重妊娠并发症。二、治疗 :入院后均即时正规补液抗休克 ,同时预防感染、纠正酸中毒及支持治疗 ,监测生命体征和每小时尿量及胎心变化 ,选用对孕妇及胎儿影响极小的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 ,及时正规的创面处理。三、结果 :伤后 10h至 7d…  相似文献   
10.
由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期,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故烧伤的发生率较高。有作者报道小儿烧伤病例约占烧伤总病例的50%左右。另外,小儿身体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对烧伤的应激反应能力及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均较差,故小儿重度烧伤的死亡率亦较高。本科1971~1988年共收治小儿烧伤病例1556例,其中死亡64例,死亡率为4.1%。现就其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