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00篇
  2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1病历摘要患者男,55岁。因左大腿结节20余年、出血1d就诊。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左大腿出现绿豆大紫红色结节,无明显自觉症状。后结节逐渐增大,1d前无明显诱因出血,遂来我院就诊。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全身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左大腿根部可见一约2cm×1.5cm紫红色结节,境界清楚,质地较硬,表面光滑,可见破溃出血(图1)。  相似文献   
2.
口源性口臭是一种常见的口腔临床病症,与口腔内厌氧菌分解代谢蛋白质,产生挥发性硫化物(VSCs)密切相关.口腔中VSCs的产生与舌苔增厚及牙周炎发生有着重要联系,针对性抑制VSCs产生也是当前减轻口源性口臭症状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关于口腔中VSCs的来源以及通过控制细菌及菌斑、直接作用于VSCs等手段治疗口源性口臭的...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采用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比卡鲁胺中的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l.7 μm),流动相A为0.01%三氟乙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0.01%三氟乙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测定波长270 nm,流速0.5 mL·min-1,柱温25℃.结果 各成分的分离度及检出灵敏度可满足有关物质的测定要求,0.253~5.06 μg·mL-1比卡鲁胺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 =0.9999).结论 所用方法专属性强、准确、简便、快速,能有效地控制比卡鲁胺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姜黄素纳米乳的体内外药动学,并与游离的药物比较.方法 用透析法考察姜黄素纳米乳体外释放药物的特点,建立大鼠模型研究其在体内的吸收情况.结果 姜黄素纳米乳和游离姜黄素在0.1 mol·L-1盐酸和pH6.8磷酸缓冲溶液中的释药符合Higuchi模型,纳米乳的释放曲线在各种释放介质中与游离药物的相似因子均小于50;而姜黄素纳米乳的Ka和Papp在不同肠段与游离药物的相比均提高了约2倍,AUC(0-72)约是游离药物的4倍.结论 姜黄素纳米乳较游离药物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丁酰基衍生物(evodiamine butyryl derivative,EAB)和吴茱萸碱丁酰基衍生物固体脂质纳米粒(evodiamine butyryl derivative-loaded lipid nanoparticles,EABLN)在大鼠体内的多功能性药效学行为。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EABLN,对制剂的外观、粒径、电位和包封率进行检测。将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EAB治疗组、EABLN治疗组,每天监测大鼠的体质量变化。治疗组先连续口服灌胃给药治疗1周后,再口服灌胃次黄嘌呤并皮下注射氧嗪酸钾后成功造就了大鼠的高尿酸血症模型,检测血清中尿酸(uric acid,UA)、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CR)、尿素氮(usea nitrogen,BUN)、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  相似文献   
7.
皮肤转移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2岁.因左侧骶尾部酸痛2个月.额部头皮出现结节1个半月,于2004年10月18日就诊.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侧骶尾部出现酸痛,在当地医院予药物治疗(具体用药情况不详)后略有好转,但停药后酸痛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尿酸酶(uricase, UA)复合纳米脂质体(catalase and uricase nanoliposome, CULP)中过氧化氢酶在大鼠体内的药效学。方法: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了CULP,用激光粒度仪测定平均粒径。测定CULP及CA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大鼠静脉注射过氧化氢建立高过氧化氢大鼠模型,建模后分别静脉注射CULP和CA,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清中过氧化氢的浓度。结果:CULP的平均粒径为1 000 nm。CULP和CA最适温度均为40℃,最适pH值分别为为8.0和7.0。在同一温度和pH条件下,CULP中CA的活性高于游离CA;且CULP在大鼠体内降低过氧化氢浓度的能力高于游离CA。结论:CULP在大鼠体内降低过氧化氢水平的能力优于游离CA,为过氧化氢酶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的特性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冉  王婷婷  李开铃  尚锐峰  宋杰  张景勍 《中草药》2020,51(6):1412-1426
近期中国及世界各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严重,目前尚无特效药。西医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在考察和试验中。中国多地用中医药治疗COVID-19临床治愈率较高,且治疗经济性较好。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在调节免疫力的同时具有抗病毒作用,在治疗COVID-19中应用较多。筛选2000-2020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明确报道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的11种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甘草、广藿香、金银花、黄芩、连翘、厚朴、柴胡、板蓝根、大黄、黄芪、鱼腥草),总结了其有效成分的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理化性质及药动学特性,以及在临床方剂和中成药中的应用,以期为中医药更好地用于COVID-19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