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欣梅 《医疗装备》2009,22(2):42-42
随着近几年尿毒症病人的增加,人们对此病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尤其是透析患者的饮食方面。为使病人及家属对此有更深的了解,在此我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我院成立透析中心已十几年,近二年每年透析次数6000~7000人次,动静脉内瘘拥有率90%。2007年4月首次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内瘘堵塞,现报告如下。 1病历报告 患者,女,43岁。规律性血透3年(即内瘘使用3年)每周2次。患者血压140~110/90-65mmHg,体重48kg,每次血透肝素钠用量:总量7500U,首剂量6000U,维持量1500U。  相似文献   
3.
目的 明确异位妊娠和黄体破裂所致腹腔内出血的临床特征以减少误诊.方法 对因异位妊娠和黄体破裂所致腹腔内出血的150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异位妊娠123例,占82%,黄体破裂27例,占18%异位妊娠腹腔内出血为1160±350ml,20%的患者在1500ml以上,22%有昏厥史,停经(82%)、腹痛(93%)、阴道不规则出血(76%)是主要的三联征.黄体破裂腹腔内出血为890±300ml,13%有昏厥史,腹痛(96%)是主要症状.内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本资料1 35例经手术止血,异位妊娠中6例(4.8%),黄体破裂中14例(51.85%)经保守治疗成功.无一例死亡.结论 详细询问病史或HCG检测和阴道B超检查,后穹窿或腹腔穿刺是简便而重要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4.
吴欣梅 《医疗装备》2011,24(2):50-50
1透析前病人的护理路径1.1心理护理1.1.1对初次透析病人要给予适当的解释,以减少恐惧增加安全感。1.1.2对长期透析的病人给予支持,让其对血液透析有更深的了解,积极配合。1.2对透析机的选择1.2.1初次透析病人应选择离护理站较近的透析机,以便于观察病情。1.2.2长期透析的病人因对透析机型有所掌握,  相似文献   
5.
吴欣梅 《医疗装备》2011,24(5):79-79
得了尿毒症的病人中不少人就有这样的想法:怎么偏偏就是我得了尿毒症呢?我比别人倒霉不成?当然,这不是倒霉不倒霉的缘故,因为有些人就是比别人更容易得尿毒症的,尿毒症的发生、发展都有一定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剖宫产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51例剖宫产后再次妇科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 结果 51例患者术中粘连、术中出血、开腹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腹壁纵切口组与腹壁横切口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剖宫产对再次妇科手术有负面影响,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适应证,降低剖宫产术率,对有剖宫产术指征者应依受术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马芳  吴欣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6):1995-1996
<正>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病人进行正常透析的生命线,具有安全、有效、感染机会少、使用期限长、血栓发生率低的特点,从而成为目前最好的血管通道。它的充盈与否直接关系到透析时的血流量、进而影响到透析质量。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规范意识及标准化操作是维护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所必需的。什么是动静脉内瘘?简单说动静脉内瘘就是利用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2007年利用血液透析抢救酒精中毒昏迷两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患者张某,男性,28岁,2007年4月10日中午饮420白酒约1300mL后昏睡,经朋友送人我院急诊科抢救,病历记载患者当时处于中度昏迷状态。给予立即洗胃、补液、症状无明显改善,即送人透析中心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9.
在妇科手术中,输尿管损伤时有发生.主要原因且多位于输尿管下段,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效果较好;延期发现,可发生尿瘘、感染、结石及肾功能损害,处理较棘手,给患者生理及心理上带来巨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探讨分析本科2000年10月至2009年10月4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认为其需要尽早明确诊断,与患者原发病相区别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