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500例尸检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进行病理分析,结果:(1)本组HCC尸检率为1.76%。(2)HCC平均年龄42.1岁。(3)HCC肉眼类型以块状型最多见,结节型次之,弥漫型最少;另有6例属早期肝癌(小肝癌)。(4)HCC组织学类型以粗梁居多,依次为细梁、巢状、腺状、不规则等。HCC组织学类型与分化程度有一定关系。(5)癌外肝病变主要特点是84.9%伴结节性肝硬化(LC)其中以大结节居多;80.2%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浆内HBsAg阳性)及35%的病例出现肝细胞不典型增生,表明以上病变与HCC发生有密切关系。(6)HCC肝外转移率61.2%,其中以血道转移最常见,血道转移中以肺为最多见。(7)HCC最常见死亡原因为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全身衰竭和肿瘤破裂出血。死因与肉眼类型及有无合并LC有较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肝癌高发区211例手术切除肝细胞癌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对肝内HBsAg表型及分布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非癌肝组织154例(73%)HBsAg阳性,其表型可分为胞浆型(55.8%),胞膜型(10.4%)及胞浆-膜混合型(33.8%)三型。胞浆型多散在分布,而膜型及混合型多聚集成片。2.肝内HBsAg检出率受肝内多种病变(特别是肝硬化及肝炎)所影响,在肝细胞损伤及病变活动时肝内HBsAg多呈膜型或混合型,而病变静止时则多呈胞浆型。3.肝内HBsAg检出率与肝癌患者年龄有密切关系,青年组阳性率高达87.5%,而老年组则仅41%。本文讨论中指出,在我国肝癌高发区,肝硬化并不是肝癌发生不可缺少的前驱病变,部分病例在由HBV所引起的慢性肝炎基础上直接发生为癌,HBV可能是肝硬化及肝癌共同致病因素,在其它致癌物(黄曲霉毒素)共同作用下,加速肝癌形成。  相似文献   
3.
对17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尸检材料临床及病理进行分析。平均年龄26岁,男女比4.7:1。临床误诊率65%,平均生存期不足6个月。病理诊断依据镜下3个以上造血器官有吞噬性异型组织细胞浸润,细胞不粘聚。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卟啉病一例报告福建省莆田市医院妇产科罗宝珠南京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吴树扬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卟啉病;卵巢切除术中图法分类号R713.5患者女31岁,已婚未育,初潮13岁,月经周期规律,婚后8年未孕,1981年开始发现下腹部间歇性阵痛...  相似文献   
5.
狂犬病按临床表现可分为猛烈型(Furious type)和瘫痪型(Dumb type)。前者主要表现为兴奋,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大多在3~10日内死亡;后者无兴奋期和恐水现象,表现为肢体瘫痪、昏迷而死亡。但近年文献报道屡见不典型表现,如开始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胸腔积液(Congenital pleuraleffusion)是胎儿分娩后呼吸窘迫的罕见原因,死亡率高达57%~100%。胸腔积液压迫发育中的肺脏造成肺脏发育不全是患有先天性胸腔积液的胎儿主要死亡原因。我们最近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女婴,孕37~(-2)周,G_3P_1,LSA,因疤痕子宫,行剖宫产娩出。Apgar 评分,1分钟1分。体查:面色紫绀,无自主呼吸,心率时快时慢,律尚齐,胸廓饱满。立即气  相似文献   
7.
汉防己甲素对实验性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用牛血清白蛋白诱发了家兔实验性葡萄膜炎。汉防己甲素(Tet 50 mg/kg/d ip)和地塞米松(Dex 5 mg/kg/d ip)治疗8天,能显著降低眼部炎症反应、房水蛋白含量、血清免疫复合物和外周T淋巴细胞转化率。停止给药后4天,Dex组房水蛋白和血清免疫复合物再度升高。Tet组虽有升高,但比Dex组明显为低。病理学检查发现Tet组脉络膜炎症比对照组明显为轻。结果表明,Tet抑制实验性葡萄膜炎,除了其抗炎作用外,还与其抑制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有关。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4,10:149-152)  相似文献   
8.
Dubin-Johnson综合征系体质性黄疸,临床少见,易与Rotor综合征混淆。临床资料:葛某,女,27岁。1979年开始皮肤、巩膜黄染,无诱因或其它症状。尿三胆、尿胆原重度增加;尿胆素、胆红素阳性。肝功能II40u,VDB速性反应,胆红素量4.6mg%,1分钟胆红素2.77mg%。病理检查:肝穿肝组织长1.2cm,色调灰暗;HBsAg阴性(维多利亚蓝)。肝轻度脂肪变性,少数肝细胞见褐色颗粒,胆小管轻度扩张,枯否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4例因患肝癌作同种原位肝移植的尸检资料。4例移植肝均呈现不同程度肝细胞脂肪变性及坏死,肝内淤胆。其中1例符合典型急性排斥反应。说明移植肝对免疫排斥反应较移植肾有较大耐受性。本组肝移植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为严重感染,特别是霉菌和巨细胞病毒的感染,因此在抗排斥免疫抑制剂使用的同时如何避免感染的发生是当前肝移植临床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本组4例均为晚期肝癌患者(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1例转移性肝癌)。肝移植术后短期即发生肺转移,这表明用肝移植方法来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不佳。此外本文还就移植肝免疫排斥的病理标准及肝内淤胆形成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肝癌的癌变机理,是研究肝癌的一个重要课题。许多学者曾用二乙基亚硝胺(DEN)、N-2-乙酰氨基芴(2-AAF)、奶油黄(3′-Me-DAB)等化学致癌剂对大鼠进行诱癌,并观察肝癌形成过程中的病理变化,但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此类致癌剂与人类肝癌发生尚无明确关系。自Lancaster(1961)等首先发现黄曲霉毒素(AFT)的致癌作用以来,AFT和肝癌关系为人们所重视。我国肝癌高发区启东、扶绥等地的的流行病学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