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分泌性中耳炎(SOM)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及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及激素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SOM患儿作为病例组,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将病例组患儿随机分为A组(单纯口服抗生素治疗)、B组(口服抗生素联合局部激素治疗)和C组(口服抗生素联合全身激素治疗)各30例。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的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比例、CD_8~+T淋巴细胞比例和CD_4~+/CD_8~+T淋巴细胞比值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素-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比较A、B、C组患儿治疗后不同频率下气导听阈情况。结果病例组患儿的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比例、CD_4~+/CD_8~+T淋巴细胞比值和血清IL-2、IFN-γ、TNF-α、IL-6、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B、C组患儿的上述指标均下降,其中B组和C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B组或C组患儿在各同频率下气导听阈均显著低于A组患儿(P0.05),而B组与C组患儿在各同频率下气导听阈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M患儿表现为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失衡,在常规抗生素疗法的基础上加用激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免疫功能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环状RNA TADA2A(circTADA2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对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80名肝癌患者病理采样肝癌病灶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法(RT-qPCR)检测circTADA2A的相对表达量,t检验分析统计学差异,并进一步采用χ2检验分析circTADA2A的相对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顺时转染空白质粒和circTADA2A过表达质粒;Western blot检测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指标Casapase3,t检验分析统计学差异。结果:肝癌组织中的circTADA2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03±0.12>0.45±0.03,t=10.35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rcTADA2A相对表达水平与肿瘤T分期(χ2=7.301,P=0.002)和分化程度(χ2=10.651,P=0.000)呈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rcTADA2A过表达的HepG2细胞凋亡指标Casap...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克罗恩病(C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Pubmed和西文生物医学数据库(EMCC)获取文献,纳入所有应用英夫利昔治疗CD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根据Jadad评分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2位作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对纳入文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比较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5个RCTs试验符合纳入标准,用于此次meta分析。Meta分析显示:①临床缓解:英夫利息单抗治疗CD的缓解率较安慰剂高;②临床应答:英夫利息单抗治疗CD的临床应答率高于安慰剂;③不良反应:英夫利西单抗治疗CD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相比无明显差异;④复发率:英夫利息单抗治疗存在瘘管CD的复发率与安慰剂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英夫利西单抗治疗CD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1620例就诊者α,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探讨海南地区α,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类型特点和频率。方法采用跨跃断裂点PCR(GAP—PCR)技术检测α-地中海贫血(静止型,轻型,中间型)基因变异。PCR-膜反向点杂交技术(RDB)检测B-地中海贫血的17个位点基因变异(41—42M、654M、IVS—I-5M、IntM、-28M、71—72M、17M、BEM、IVS—I—IM、27/28M、43M、-29M、31M、-32M、-30M、14-15M、CAPM)。结果1620例就诊者中地中海贫血基因变异总检出率达到23.46%(380/1620)。其中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检出率为17.35%(281/1620),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检出率为6.11%(99/1620),α,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的检出率为0.95%(16/1620)。结论海南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检出率中α-地贫(17.35%)高于β-地贫(6.11%),且要重视α,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检测,做好婚前地中海贫血筛查和孕检的产前诊断工作,以防重症地贫患儿出生。  相似文献   
5.
疟疾并发血小板减少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海南省是疟疾高发区,疟疾并发血小板减少并不少见。而在临床工作中许多医务人员对其认识不充分,常被误诊为其它疾病。本报道了12例疟疾并发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表现、治疗转归,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免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一步了解地中海贫血基本知识,遗传规律及其对社会、家庭的危害。方法对一位CD41-42纯合子伴-α^3.7纯合子缺失患儿及其父母亲地中海贫血的实验室相关检测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基因型:α-地中海贫血-α^3.7纯合子缺失伴β-地中海贫血CD41-42纯合子突变。父亲基因型:α-地中海贫血-α^3.7/αα杂合子缺失伴β-地中海贫血CD41-42突变杂合子;母亲基因型:α-地中海贫血-α^3.7/αα杂合子缺失伴β-地中海贫血CD41-42突变杂合子。三者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均变小。结论地中海贫血的卫生教育及宣传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7.
8.
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是具有两个抗原结合位点,可选择性募集效应细胞到靶细胞周围,介导特异性杀伤作用的新型抗体。BsAb由两条不同的重链和轻链组成,可分别结合到呈现不同细胞类型的两个抗原上(靶细胞表面抗原,载荷物如效应细胞)。近年来,随着国内外BsAb的相关研究的飞速发展,因BsAb在疾病诊治中的作用逐渐丰富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BsAb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3—2020年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细菌耐药监测的数据,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痰液、中段尿、血液、肺泡灌洗液、腹腔积液、伤口脓液和胸腔积液等送检标本中分离、鉴定细菌和进行药敏试验,利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20年临床标本来源主要是痰液、中段尿和血液,共分离细菌65 92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5.5%,革兰阳性球菌占23.5%。CTX/CRO-R-ECO、CTX/CRO-R-KPN、QN-R-ECO、CR-ECO和CR-KPN检出率均呈下降趋势,CR-ABA呈缓慢上升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但呈明显下降势头;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且呈明显上升势头;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且基本保持平稳的态势;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摩根摩根菌和普罗威登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低;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率低;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对常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6.2%,MRSA、PRSP和VREM均呈缓慢下降的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2013—2020年临床分离菌株重要耐药菌检出率高,但呈现逐渐下降态势。应加强对重要耐药菌的检出率、多粘菌素B耐药率和假性耐药率等数据的监测和复核,为临床提供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流行病学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10.
背景:外周静脉移植间充质干细胞只有1%~5%的移植细胞能归巢到心肌梗死区域。 目的:观察干细胞生长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的影响。 方法:采用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传至3~5代细胞。建立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干细胞生长因子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干细胞生长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前3 d和移植后3 d单独或混合皮下注射干细胞生长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不注射细胞因子。 结果与结论: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至心肌梗死组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干细胞生长因子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迁移至心肌梗死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量没有明显的区别(P > 0.05),干细胞生长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P < 0.05)。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显示,植入的部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心肌特异蛋白cTnI。结果说明干细胞生长因子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两种细胞因子联合应用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至心肌梗死区域,在体内微环境的诱导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转化为心肌样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