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儿童急性百草枯中毒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百草枯中毒的病例不断增多,但有效的治疗措施不多,效果不佳,死亡率达25%~76%,个别报道死亡率高达80%以上。究其原因百草枯中毒无特殊解毒剂,除急性致死者外,早期并无特殊表现,易被忽视。而患儿大多会逐渐出现不可逆转的肺纤维化等重要器官损害,病死率极高。本次研究总结对24例百草枯中毒的急救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感染诊断中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WBC)计数应用的价值,以指导早期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医院2010-2013年收治的180例感染新生儿,依据感染病原体其分为3组,细菌感染(感染1组)、支原体属或衣原体属感染(感染2组)、病毒感染(感染3组),每组60例;另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无感染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然后运用免疫色谱法检测PCT,运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hs-CRP,运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WBC。结果感染1、2、3组患儿的PCT、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且感染1组患儿的PCT、hs-CRP水平均明显比感染2组、感染3组患儿高(P<0.05);但4组患儿的WBC计数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组新生儿PCT+WBC、PCT+hs-CRP、hs-CRP+WBC的灵敏度分别为59.5%、89.1%、62.2%,特异度分别为61.1%、88.9%、30.6%。结论早期新生儿感染诊断中PCT、hs-CRP、WBC计数可以作为有效指标,PCT+hs-CRP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吴延雷  凌杰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4):101-102,105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对儿童哮喘患者血清白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1年7月~2012年3月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72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匹多莫德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制定的哮喘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匹多莫德组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0.4 g,1次/d,连用1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2周后血清IL-4和IFN-γ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4水平[(0.94±0.25)、(1.23±0.36)μg/L]较治疗前[(1.87±0.51)、(1.91±0.46)μg/L]明显下降(t=3.13、2.31,P〈0.01、P〈0.05),IFN-γ水平[(14.71±4.12)μg/L、(12.42±3.25)μg/L]较治疗前[(8.07±2.13)μg/L、(7.94±1.87)μg/L]明显上升(t=2.92、2.34,P〈0.01、P〈0.05),且匹多莫德组下降或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t=2.29、2.14,均P〈0.05);匹多莫德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9.44%)(χ^2=5.67,P〈0.05)。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哮喘的发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与其能降低血清IL-4水平,提高血清IFN-γ水平,从而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偏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吴延雷 《中国基层医药》2012,(17):2662-2663
新生儿期黄疸是临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严重者会留下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对新生儿黄疸及时早期有效的治疗,避免胆红素脑病发生,是国内外医学界多年来努力的方向。近年研究发现微生态制剂能促胎便早排,减少胆红素肝肠循环,具有辅助退黄,预防与治疗新生儿期黄疸的作用。近年来笔者采用双歧杆菌四联菌片辅助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腹泻病是小儿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类常见多发病.以6个月至2岁婴儿发病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多见。中医药治疗小儿泄泻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病毒性腹泻、食饵性腹泻、症状性腹泻、过敏性腹泻等防治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氨溴索与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效果。方法 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慢性湿性咳嗽患儿140例,随机分为甲组与乙组各70例。两组入院后均予常规化痰、止咳类药物,甲组加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乙组加用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连续干预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体液免疫功能,治疗前与治疗1、3、7天的咳嗽症状评分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甲组治疗总有效率(97.1%,68/70)高于乙组(88.6%,62/70),不良反应发生率(2.8%,2/70)低于乙组(11.4%,8/70),治疗后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水平高于乙组,治疗3、7天咳嗽症状评分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3.88,t=2.96、2.96、11.83、11.83;P <0.05)。结论 儿童慢性湿性咳嗽应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后可在短期内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