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朱某,男,1岁,1995年2月18日入院,住院号1261587.患儿肝脾肿大伴反复呼吸道感染半年,发热咳嗽半月,抽搐2天入院.2周前患儿受凉后发热咳嗽气急,体温39~40℃,大便秘结,小便黄赤.1天前,突然抽搐数次,每次持续5~10分钟,抽搐时牙关紧闭,两目上视,角弓反张,口唇青紫,喘息鼻扇而急诊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差,急性病容,神清,面(白光)形羸,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呼吸困难,吸气性喉喘鸣,“三凹征”明显,两侧颈部及腹股沟均可触及0.5~2cm大小淋巴结,光滑、活动,心率130次/分,律齐,两肺满布大量中、细湿罗音,肝肋下5cm,剑下4cm,质中光滑,脾肋下6cm,质中偏硬,克氏征(一),布氏征(一);个人史系第1胎足月顺产,母乳喂养,出生后接种卡介苗及乙肝疫苗;父母非近亲结婚.  相似文献   
2.
葶苈大黄泻肺汤在急症中的应用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吴广铮(233003)关键词草苈子,大黄,泻肺笔者在《伤寒论》“葶苈大枣泻肺汤”的启示下,自拟葶苈大黄泻肺汤,以葶苈子,大黄为君药,泻肺通肠。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开则肠通,肠通则滞消,急症标邪则得以解...  相似文献   
3.
4.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郑士友,陈辉,吴广铮,汤娟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几千年的祖国医学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虽然外科技术的发展使大部分病人通过阑尾切除手术得以很快治愈,但有些特殊类型的阑尾炎采用中医治疗仍有其独特意义。我院自1984年1...  相似文献   
5.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下简称病窦)是以心悸、晕厥、乏力、脉迟结代等心脑缺血症状为主的一组症候群。属于中医学“心悸”、“迟脉证”、“厥证”、“寒厥”等证的范畴。所以中医治疗多以温阳祛寒,益气复脉为主。在临床中常获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几种具体治疗方法。1 强调附子为主的治疗方法 作者用温阳益气、和血化瘀治疗病窦,特别强调附子要用到足量,但亦不能过量,过量则热甚而耗阴。附子的用量从小到大,逐渐加重,治疗过程中发现附子对治疗本病的剂量为50~60 g为宜,将附于最大量用到 100 g时,病人感到口干、头晕,但脉…  相似文献   
6.
中医认为咳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肺失宣降,气道不利,气行不畅之故。其病在肺,其因在气。因“肺主气,司呼吸”。“五气所病,肺为咳”。《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然肺为气之主,诸气上逆于肺则呛而咳,是咳不止于肺,而亦不外乎肺也。”亦如《诸病源候...  相似文献   
7.
张×× 男73岁 江苏泗洪人 干部住院号44050患者眼花耳鸣,右眼视物模糊不清半月.因半月前眼部发痒,曾用手搓揉眼睑,揉后觉眼前朦胧,视物不清,到本市某医院眼科就诊,经检查诊为视网膜出血.治疗三天不见好转.于1979年2月15日前来我院门诊求治,诊为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伴急性眼底出血而收入本院中西医结合病房治  相似文献   
8.
吴广铮  林思和 《现代康复》1998,2(10):1071-1071
中医认为咳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肺先宣降,气道不利,气行不畅之故。其病在肺,其因在气。因“肺主气,司呼吸”。“五气所病,肺为咳”。《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然肺为气之主,诸气上逆于肺则呛而咳.是咳不止于肺,而亦不外乎肺也。”亦如《诸病源候论》所说:“肺主于气,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气上喘逆,呜息不通。”故通过调气理肺、变换呼吸方法、改变体位等非药物疗法,亦可达到理顺肺气、止咳平喘目的。现简述八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一种较为严重难治的心律失常,患者常因发生窦性停搏而突然死亡,亦有发生心力衰竭者。因此,如不给予及时适当的治疗,预后多不良。对本病,我们采用温阳益气、活血化瘀法,效果尚好,兹举验案如下: 郑×,男,59岁,干部。1985年9月28日入院,住院号:112826。患者于1984年9月,因工作劳累感到胸闷不舒、气短乏力、头晕心慌、畏寒肢冷等。当时在外院检查,发现心跳慢(45次/分),经用西药治疗1个月,效果不佳。于1985年9月来本院治疗。发现脉率不超过40次/分,且明显不齐,胸闷胸痛,头晕,面色黯滞,口  相似文献   
10.
关于保健与长寿问题,祖国医学有丰富的理论与经验,在阐述人的生存寿命、衰老原因,强调摄生养性,倡导防老延年等方面,为后世提供了宝贵遗产。现就人寿的界线及如何保健长寿,谈点肤浅认识。一、天年与长寿天年即天赋之年限,也就是自然界给人的生命期限——寿命。寿命的长短受多种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