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两针和四针注射法联合超声(USG)和神经刺激仪对患者行腋路臂丛阻滞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的腋窝均注射生理盐水和罗哌卡因的混合物30 m L。2组待肌皮神经阻滞后,两针组行正中神经阻滞,而四针组行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阻滞。臂丛神经的感觉神经阻滞用针刺试验评估,运动阻滞用每根神经支配的肌肉收缩评估。记录并比较手术中阻滞程序开始时间、有效性及持续时间,并观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术后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均获得了充分镇痛和麻醉效果,无需再进行局部麻醉。四针注射组中,患者均获得更快、更有效的完全阻滞,而两针注射组中,1例患者桡神经无法实现阻滞,其他神经均被成功阻滞。四针注射组的阻滞过程持续时间较长,且VAS评分较高。2组患者满意度无显著差异,且各组均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与两针注射法相比,多次注射法需要操作时间较长,但麻醉效果更快和更完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全麻用气管导管在开腹手术患者全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所有开腹患者均接受全身麻醉,其中对照组开腹手术患者实施气管插管,观察组开腹手术患者实施气管导管,对比两组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基本生理指标以及麻醉后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开腹手术患者全麻效果优于对照组,各项生理指标以及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气管导管全麻在开腹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在全麻诱导中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患者共46例,男29例,女17例,在全麻诱导前经输液器滴入美托洛尔,之后麻醉诱导行气管内插管。观察给药前后,插管后心率、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变化。结果:美托洛尔进入循环30s后心率明显减慢,2min后即显著下降,但血压稳定。结论:美托洛尔可用于预防全麻诱导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美托洛尔预防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托洛尔是一种不具内源性的心脏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其β2受体阻滞较弱,我们用其治疗全麻诱导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时不同的诱导方式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Ⅰ,Ⅱ两组。Ⅰ组全凭静脉药麻醉诱导;Ⅱ组吸入6%七氟醚,氧气流量2.5 L/min。分别观察相应指标。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期SpO2均在95%以上。插管后两组血压、脉搏均上升,但Ⅱ组小于Ⅰ组,并且血压波动幅度较小。两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的差距较大Ⅱ组明显小于Ⅰ组。结论七氟醚用于患者麻醉诱导迅速、平稳,对循环系统影响小,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手术后疼痛对手术病人的身心及抗体造成极大的伤害,而常规的术后肌注镇痛药物的方法往往难以满足需要,硬膜外镇痛也存在需行硬膜外穿刺的问题,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寻找满意而简便易行的镇痛方法,近来,我们以镇痛泵皮下连续注入镇痛药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作用满意.  相似文献   
7.
入院患者,女,29岁。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 产术,术前检查无药物过敏史。术前30分钟用安定10mg、 阿托品0.5mg肌注、2%利多卡因3ml局麻,于L1-2椎间穿刺 置管,注入1.5%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5ml,5分钟后 追加10ml。手术开始后再追加5ml,此时心率、血压平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2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产妇术后镇痛药物应用情况、运动神经阻滞(Bromage)评分、产妇麻醉效果、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咳嗽和平静状态下视觉模拟镇痛(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时间以及术后镇痛药物应用情况低于对照组,Bromag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Ⅰ级麻醉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Ⅱ、Ⅲ级麻醉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6 h、12 h及24 h的静止状态VAS评分以及咳嗽状态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改善麻醉效果,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异丙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60例,年龄20~44岁,ASAⅠ~Ⅱ级,静脉推注异丙酚镇痛。按异丙酚剂量分为两组,Ⅰ组用量1.5mg/kg(30例);Ⅱ组用量2.0mg/kg(30例)。观察用药后呼吸暂停时间和恢复时间,测定给药1~10min呼吸的变化并记录。结果:大剂量的异丙酚可致呼吸暂停,且呼吸恢复时间明显减慢。结论:异丙酚对呼吸影响较大,有抑制呼吸作用,并可致呼吸暂停,应由专业医师使用。  相似文献   
10.
PCIA、PCEA对病人应激反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在我国已普遍应用,而静脉途径(PCIA)给药和硬膜外途径(PCEA)给药是两种最常见的给药方法 ,本文旨在观察术后PCI-A、PCEA临床效能的基础上,以皮质醇、血糖为应激反应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