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 分析212例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患者的病因构成、确诊方法,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FUO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且符合FUO诊断标准的212例病例,分别以性别和年龄分组,探讨FUO病因在性别和年龄中的分布。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算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2例FUO患者经相关检查或诊断性治疗最终明确诊断171例,确诊率为80.66%,出院未确诊者41例(19.34%)。病因分别为:感染性疾病98例(57.31%),其中结核病占25.51%(25/98);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CTD)27例(15.79%),其中成人斯蒂尔病占44.44%(12/27);肿瘤性疾病17例(9.94%),以淋巴瘤为主35.29%(6/17);其他疾病29例,以药物热最多见41.38%(12/29),坏死性淋巴结炎占24.14%(7/29)。CTD以女性多见,肿瘤性疾病以男性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疾病、其他疾病及未明确诊断疾病在不同性别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疾病在各年龄组中均为首要病因,以60岁以上年龄组多见;CTD以30~59岁年龄组多见,恶性肿瘤性疾病以60~86岁组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21,P=0.025)。 结论 FUO病因复杂,感染性疾病为其主要病因诊断,结核杆菌感染占重要地位,结核病中肺外结核是重点、难点;CTD及肿瘤性疾病在FUO病因诊断中分别居第2、3位。大多数FUO患者经过详细的询问病史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一般能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人的临床特性进行分析并总结。 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22日至3月4日收治的7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性,重点对比普通型及(危)重型病人临床特性的区别。 结果 74例病人中普通型35例,重型及危重型39例;家族聚集性发病的病人较多(37例,50.0%);一般资料方面,(危)重型病人的年龄、合并其他基础性疾病率以及合并2种及2种以上基础疾病率均高于普通型病人(P < 0.05~P < 0.01);临床症状方面,(危)重型病人发病至就诊的时间较普通型长,最高体温、胸闷发生率、呼吸困难发生率较普通型高(P < 0.05~P < 0.01);实验室检查方面,(危)重型和普通型相比较,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介素-6较高,而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百分比和白蛋白较低(P < 0.05~P < 0.01);胸部高分辨率CT检查均出现斑片状磨玻璃影。 结论 蚌埠地区病人聚集性病例较多;(危)重症病人以年龄偏大、合并基础病多、全身炎症反应大为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使用恩替卡韦(ETV)或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抗病毒治疗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前基因组RNA(pgRNA)水平的变化,及其与HBsAg、HBV DNA的关系,以探讨HBV pgRNA在抗病毒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9例初治CHB病人,其中44例接受ETV治疗(ETV组),45例接受TDF治疗(TDF组)。在治疗前、治疗24周、48周时随访,检测病人的血清HBsAg、HBV DNA、HBV pgRNA水平,分析2组病人血清HBV pgRNA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差异,以及HBV pgRNA与HBsAg、HBV DNA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病人HBV pgRN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2组病人治疗24周时HBV pgRNA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48周时HBV pgRNA水平低于治疗24周时(P<0.05)。在抗病毒治疗前及治疗24周、48周时,ETV组病人的HBV pgRNA水平与HBsAg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HBV pgRNA水平与HBV DNA亦呈明显正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ntecavir,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病毒感染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病毒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病人共79例,予以ETV口服0.5 mg/d,每3个月随访病人肝功能、HBV-DNA、乙肝两对半.结果:HBV感染病人在治疗12周、24周、48周时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分别为45.6%、60.8%、81.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分别为67.24%、86.20%、96.55%,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而升高(P<0.01).治疗史、肝硬化、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状态和HBV-DNA基线水平与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有关(P<0.05~P<0.01).在治疗12周时,初治组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为52.3%,高于经治组的14.3%(P<0.01),24周和48周时,2组间检测下限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肝硬化和HBV-DNA基线水平≤7.00log10 copies/mL组在治疗12周、24周、48周时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均高于有肝硬化组和HBV-DNA基线水平≤7.00log10copies/mL组(P<0.05~P<0.01);HBeAg(-)组在治疗12周和24周时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均高于HBeAg(+)组(P<0.05和P<0.01),48周时2组低于检测下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9例病人在随访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无病毒突破及反弹病例出现.结论:ETV治疗HBV感染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见,初治及HBeAg状态对ETV治疗HBV感染者早期疗效有影响,但对远期疗效无明显影响;无肝硬化、HBV-DNA≤7.00log10 copies/mL对ETV治疗HBV感染者远期疗效有影响,可为病人使用本药物提供预判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