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朱熹“性即理”思想不仅论证了作为儒家道德的核心价值---仁义的根源与形上依据,即人性之善源于天理,是存在于天下万物的“所以然之故”,也是人日常生活的“所当然之则”,呈现出化当然为必然的趋向,而且揭示了其伦理本性在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赋予了社会伦理以客观必然性以及对社会个体的先在规定性,论证了社会伦理的普遍性与有效性。从社会伦理到个体德性无不在天理的客观必然性的统摄下,实现了个体道德与社会伦理的统一。朱熹以“心与理一”命题的阐发,诠释了道德的本质是主体性与规范性的合一,确立了道德的自律原则。  相似文献   
2.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山宗主。他在《中庸》诚说的基础上 ,受到李翱《易传》与《中庸》互训方法的影响 ,援佛道入儒 ,重新建构了“诚”的理论体系。他沿着《中庸》诚说的致思理路 ,由天道及于人道 ,并以“诚”作为沟通天人、连结物我的中心环节 ,重建了“诚”的宇宙本体论 ,再由此落实于心性论的层面 ,论证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至上性、绝对性、普遍性和永恒性。最后由心性内圣开出经世外王 ,体现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3.
在理学思想体系中,诚、信是两个不同的伦理范畴.诚看作是天理的根本道德属性,是道德的形上本体,而信只是诚体之用,是人伦日用的实践法则.诚信道德的合理性是建立在天道与人道合一的基础上,体现了理学诚信理论建构由体达用、体用合一及由天及人、天人合一的思维向度.理学诚信思想为现代儒商诚信尚德的形象塑造奠定了价值信仰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张载是宋儒中人性理论体系的重要奠基者 ,他从天地之性、气质之性以及人性与教育等方面建构了其人性论的逻辑结构体系。天地之性主要说明主体人的善良本性来源于天命 ,是人所皆同的 ,是人性的本然状态。气质之性则主要解答了天地之性如何落实于现实层面 ,表现为个体人的本性 ,形成千差万别的人的具体品质 ,是人性的实然状态 ,而人性与教育的关系则着重回答了道德教育在人的品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这三个方面就构成了张载人性论的逻辑结构体系 ,一环紧扣一环 ,环环演进 ,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一切哲学思辨 ,最终都落实于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上 ,为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谭嗣同的《仁学》通过对传统儒家伦理的文化解构和对封建名教的文化批判 ,发出了冲决封建网罗、摆脱专制压迫的呐喊。他以以太—仁—通—平等的构思理路 ,熔铸古今 ,会通中西 ,以突破中国传统伦理 ,实现中国传统伦理的近代转换 ,建构具有自由、平等、博爱的近代伦理精神的伦理价值体系。《仁学》体现了他希望实现中国传统伦理近代转换的高度的文化自觉 ,以及对西方近代自由、平等、博爱的伦理价值理想的追求与向往  相似文献   
6.
张载以太虚为宇宙本体,是宇宙万物的最终本原。诚是太虚的存在性征和根本道德属性,诚因与宇宙论相结合而具有了形而上学的意蕴,成为人伦道德的形上依据。天道之诚下落于现实人生,被赋予了仁义礼智等人伦道德的内容,至诚是理想的道德境界。诚在张载理学体系中既是天道与人道的合一,也是体用的合一。诚之用则是本体世界向人伦日用的实践层面的转化与落实,诚的实践工夫是通过“诚”、“明”并进及与礼的紧密结合,内外发明完成对“气质之性”的转化。张载以诚为指归的伦理思想建立在天道与人道合一的基础上,体现了其理论建构由体达用、体用合一及由天及人、天人合一的思维向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