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erbB-2,nm2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8例乳腺癌Cath-D、c-erbB-2、nm23的表达情况。结果Cath-D、c-erbB-2、nm2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54.6%,48.1%。Cath-D,c-erbB-2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呈正相关(P<0.05),nm23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呈非常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Cath-D、c-erbB-2的高表达与nm23的低表达可能协同促进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2.
试用白胶替代JUNG包埋剂的体会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莉莉,柳悦莲,吴佩琴进口恒温式冰冻切片机的组织包埋剂Jung是随机而配且数量有限,用完需购进口品,邮购不方便,且价钱昂贵。我们采用木工用的白胶,经过稀释替代Jung包埋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  相似文献   
3.
为了能在短时间内获得病理组织诊断,我们采用快速石蜡制片法,得到医师及患者的好评,报道于下。一、材料与方法l.小块组织:粘膜及细针穿刺物大小0.1~0.scm,若送检为各种不同部位组织,用固绿、伊红、苏木素分别染色,使易于辨别各块组织的部位。2.大块组织:凡切除大块标本,每块组织大小约1.5XI.5X0.Zcm,若是含较多脂肪组织,固定前先用丙酮脱脂15min,溶去部分脂肪,易于制片。3.固定:用AAF固定(福尔马林20份,95%酒精75份,冰醋酸5份)。小块组织固定10min,大块组织固定40min。4.脱水:小块组织人丙酮10min,大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记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Vimentin基因及其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中的表达,并分析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47例有淋巴结转移、3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和2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E-cadherin和Vimentin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非转移组与转移组 E-cadherin蛋白表达分别为20/20(100%)、29/30(96.67%)和44/47(93.62%),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转移组的高表达率22/47(46.8%)低于非转移组18/30(60%),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Vimentin蛋白在对照组、非转移组、转移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分别为0/20(0)、11/30(36.67%)、37/47(78.72%),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转移组与非转移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Vimentin和E-cadherin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 r=-0.377)。qRT-PCR检测显示非转移组和转移组中E-cadherin和Vimentin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基因的表达在转移组(0.43±0.23)与非转移组(0.51±0.54)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转移组 Vimentin表达(4.05±1.88)明显高于非转移组(2.70±1.7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E-cad-herin和Vimentin与食管鳞癌的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食管癌转移复发及评估临床预后的有效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胫骨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Ilizarov外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的效果。方法16例胫骨骨不连,采用Ilizarov方法治疗。结果经3~7个月加压外固定治疗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Ilizarov外固定器能为骨断端提供牢固稳定的固定,加压能刺激骨痂形成,是治疗骨不连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肾平滑肌肉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女 ,6 1岁。因右腰部间歇性酸痛半年 ,血尿 10d ,于1992年 1月 18日入院。体检 :右上腹触及一包块 ,约 12cm× 10cm ,活动 ,质硬 ,无明显压痛。B超示右肾实质性占位性病变 ,肾盂造影示肾盂肾盏变形。肺、肝、胃肠道未发现肿瘤。术中见肿瘤位于右肾上中极 ,行右肾及输尿管切除术。病理检查 :右肾及肿物 ,体积 13cm× 10cm× 7cm ,表面轻度结节状 ,被膜完整。切面见肾中上极有一巨大肿瘤 ,大小为 10cm× 8cm× 6cm ,境界清 ,灰白色 ,细条纹状 ,部分区呈鱼肉样 ,部分坏死。瘤以外肾组织受压、萎缩。镜下观察 ,瘤细胞大部…  相似文献   
7.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d1和Id2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Id1、Id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12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9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Id1、Id2的表达情况。结果12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Id1、Id2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Id1、Id2表达强度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Id1表达高分化与低分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Id2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成负相关(P0.05),且与肿瘤浸润深度正相关(P0.05)。结论Id1、Id2的高表达可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一个重要的分子学改变,Id2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减压和带肌蒂骨移植术治疗特发性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对20例24髋FicatⅡ~Ⅲ期患者,采用减压和带肌蒂髂骨块移植治疗。结果术后随访9~38个月,平均19个月。临床功能评价:优10髋,良10髋,差4髋。影像学评价:21髋病变无发展,3髋病变加重。结论该手术方法对FicatⅡ或Ⅲ期特发性股骨头坏死病人,具有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和阻止或减缓病变发展,预防股骨头塌陷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细针吸取物石蜡切片的制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行细针穿刺时因 6~ 7号细针的吸出物量少 ,通常只能制作涂片。因涂片难以显示细胞间质、组织学结构等 ,故对肿瘤的分类、分型诊断准确性不高。经 10余年对下列脏器包括肺、纵隔、肝、胰、前列腺、乳腺、甲状腺、淋巴结等及各种浅表肿块的细针穿刺实践 ,我们采用吸出物涂片加石蜡切片的方法 ,获得了满意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6号或 7号细针及其吸出物 ,苏木精染剂 ,竹签及眼科镊 ,光面白纸片 ,擦镜纸或棉纸。1.2 方法  (1)卸下针头 ,将针管抽吸物全部喷至载玻片上 ;(2 )采用“弹针法”或用竹签或眼科镊将针头柄内标本移出至…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25例临床病理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邱建龙吴佩琴郭启祥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少见,占全部肿瘤的0.07~0.2%,占软组织肿瘤的10~20%。我院1972~1996年共收治125例腹膜后肿瘤,其中良性43例,占34.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