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每次25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每次15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2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炎症因子,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入组102例,脱落3例,最终99例纳入分析;对照组入组101例,脱落4例,最终97例纳入分析。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90例/99例)和79.38%(77例/9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分别为(4.31±0.57)和(4.82±0.69)分,血浆黏度分别为(1.51±0.29)和(1.75±0.32)mPa·s,全血高切黏度分别为(4.29±0.86)和(4.51±0.95)mPa·s,全血低切黏度分别为(7.85±1.31)和(8.26±1.43)mPa·s,晚期蛋白氧化产物分别为(...  相似文献   
2.
背景 结核性脑膜炎(TBM)是结核病最严重的类型,通常会导致高死亡率。脑脊液病原学诊断是TBM实验诊断的金标准,但培养时间长(42 d)、培养成本高,容易导致患者病情被延误。目前非侵入性监测技术展现出较广的应用前景,探讨与其相关的指标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TBM患者血清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NCAM1)、转甲状腺素蛋白(TTR)的表达,分析其与TBM病情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12月三亚市人民医院和三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4例TBM患者为TBM组,根据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分期标准分为Ⅰ期31例、Ⅱ期45例、Ⅲ期38例,TBM患者入组后均接受抗结核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根据改良Rankin量表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0~2分,63例)和预后不良(≥3分,51例)。另选择同期4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TBM组不同时间点血清NCAM1、TTR水平及对照组基线NCAM1、TTR水平,分析其与TBM预后的关系以及对TBM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TBM组基线血清NCAM1、TT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Ⅲ期TBM患者基线血清NCAM1、TTR水平低于Ⅱ期TBM患者和Ⅰ期TBM患者(P<0.05)。预后不良TBM患者基线、入院7 d、入院14 d、随访1个月、随访6个月、随访12个月血清NCAM1、TTR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TBM患者(P<0.05)。MRC分期Ⅲ期是TBM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基线高水平NCAM1、TTR是TBM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基线NCAM1、TTR预测TBM患者预后不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665、0.689,联合指标(基线NCAM1+基线TTR)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高于单独基线NCAM1、TTR的ROC曲线下面积(Z=4.428、3.941,P<0.05)。 结论 TBM患者血清NCAM1、TTR水平均降低,且与TBM病情和预后不良有关,MRC分期Ⅲ期是TBM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颈动脉斑块(CAP)中脂质比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自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该院173例被确诊为颈动脉狭窄和硬化的老年病患为研究对象,以超声影像对其中脂质比例进行量化分析,并和各类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实施相关性分析。结果和无斑块病患对比,Ⅲ型斑块病患饮酒和肥胖比例显著增加(均P<0.05);收缩压(SBP):Ⅱ型斑块为(168.28±21.82)mmHg,Ⅲ型斑块为(186.11±23.56)mmHg,均显著高于无斑块的(157.52±18.64)mmHg;总胆固醇(TC):Ⅱ型斑块为(5.28±0.93)mmol/L,Ⅲ型斑块为(6.13±1.36)mmol/L,均显著高于无斑块的(5.02±0.61)mmol/L;三酰甘油(TG):Ⅱ型斑块为(1.35±0.43)mmol/L,Ⅲ型斑块为(1.38±0.47)mmol/L,均显著高于无斑块的(1.19±0.3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Ⅱ型斑块为(3.28±0.98)mmol/L,Ⅲ型斑块为(3.51±1.02)mmol/L,均显著高于无斑块的(2.33±0.87)mmol/L;C反应蛋白(CRP):Ⅱ型斑块为(5.94±3.85)mmol/L,Ⅲ型斑块为(6.03±4.00)mmol/L,均显著高于无斑块的(5.14±3.0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Ⅱ型斑块为(1.15±0.32)mmol/L,Ⅲ型斑块为(1.04±0.20)mmol/L,均显著低于无斑块的(1.40±0.34)mmol/L(t=4.092,3.913,3.253,3.249,3.628,2.047,3.398,3.582,4.203,3.577,3.763,3.865,均P<0.05);LDL-C/TC:Ⅰ型斑块为0.78±0.20,Ⅱ型斑块为0.82±0.19,Ⅲ型斑块为0.85±0.22,均显著高于无斑块的0.56±0.14(t=3.594,4.512,4.323,均P<0.05);HDL-C/LDL-C:Ⅰ型斑块为0.27±0.10,Ⅱ型斑块为0.25±0.31,Ⅲ型斑块为0.21±0.18,均显著低于无斑块的0.47±0.11(t=6.105,2.420,4.754,均P<0.05)。结论 CAP脂质比例和LDL-C/TC以及HDL-C/LDL-C等有关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关系密切,可用作对临床老年人心血管类疾病进行预测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倍他司汀联合丁咯地尔治疗眩晕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眩晕综合征患者120例,按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加服盐酸倍他司汀片,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眩晕症状评分简化量表、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和红细胞比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烯醇化酶、脂肪酸结合蛋白、微管相关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3.33%比8.33%,P> 0.05)。结论 倍他司汀联合丁咯地尔治疗眩晕综合征,可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脑损伤标志物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