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依达拉奉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早期)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3例)和试验组(13例),单纯应用拜阿司匹林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拜阿司匹林为试验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在治疗前,试验组患者的ADL评分为(34.39±22.43)分,NIHSS评分为(9.28±2.01)分,对照组患者的ADL评分为(33.27±20.15)分,NIHSS评分为(8.93±2.14)分,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试验组患者的ADL评分为(67.52±27.44)分,NIHSS评分为(3.57±2.31)分,对照组患者的ADL评分为(51.68±23.76)分,NIHSS评分为(7.81±3.56)分,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及NIHSS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试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依达拉奉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有效控制脑梗死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动态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和纤维蛋白原(Fig)的浓度变化,观察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巴曲酶对LPA和Fig水平的影响,并作临床预后评估。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27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和巴曲酶联合治疗组、巴曲酶组和常规治疗组各90例,同时选择门诊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3组间性别、年龄、合并症及病情严重程度无显著性差异,分别测定入院时、治疗后3d、7d、14d的血浆LPA和Fig的浓度,并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估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和纤维蛋白原(Fig)的含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联合治疗组和巴曲酶组血浆LPA水平治疗后3d和7d逐渐下降,14d基本降至正常水平,但前者较后者下降更明显。3组患者血浆Fib浓度治疗后都逐渐下降,但联合治疗组和巴曲酶组治疗后3d、7d比常规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联合治疗组与巴曲酶组比较有显著差异,14d基本恢复正常水平。3组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有改善,但联合治疗组>巴曲酶组>常规治疗组,组间比较治疗3d、7d和14d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后患者血浆LPA和Fig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比较65例青年脑出血,85例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Hcy、血清VitBl2、叶酸水平。分析年龄、性别、血压、体重指数(BMI)、吸烟、饮酒、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对血浆Hcy的影响。结果①青年脑卒中血浆Hcy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脑出血组血浆Hcy水平高于脑梗死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浆叶酸及维生素B12与血浆Hcy水平呈负相关;③Hcy水平与血压、血脂、体重、年龄及性别各指标间无明显关系。结论①血浆Hcy升高是青年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脑卒中的传统危险因素无关;②叶酸、维生素B12是Hcy的非遗传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变化,从而探讨炎性因子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脑梗死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IL-6、TNF-α、hs-CRP、Fib水平。脑梗死组根据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为轻度39例、中度44例和重度1 7例,评估患者30 d后总的生活能力状态,生活基本自理59例和生活依赖41例。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Fi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03,r=0.41 9,r=0.497,r=0.304,P<0.01)。脑梗死组生活依赖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Fib水平较生活自理患者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升高,并且影响病情及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5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50例)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6.
7.
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缺如是很少见的一种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而颈总功脉伴颈内动脉缺如更少见,国内岳炫烨等曾报道1例双侧颈总动脉伴颈内动脉缺如并发脑梗死的患者,笔者近期造影发现双侧颈总动脉伴颈内动脉缺如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联合扑尔敏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应用七叶皂苷钠及扑尔敏。治疗前后进行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MA)及临床总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FMA评分,减轻疼痛与水肿症状,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前后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亦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七叶皂苷钠联合扑尔敏对改善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症状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配合络活喜对高血压性头痛、头晕等症状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麝香保心丸配合络活喜治疗,对照组单用络活喜治疗;两组分别治疗14天为观察终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37%,对照组总有效率75.6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配合络活喜较单用络活喜治疗高血压性头痛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