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用盲肠结扎法所致大鼠急性腹膜炎的动物模型,观察腹膜炎不同阶段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为空白组,剩余40只均为模型组。造模后第1,2,4,6天,每次随机从模型组中抽取8只采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清TNFa,IL-6,TNF-aR水平。结果:TNF-a先升后降,IL-6,TNF-aR先降后升。结论:用盲肠结扎法所致大鼠急性腹膜炎的动物模型成功;炎症因子不同阶段变化明显;IL-6结果与相关资料不符。  相似文献   
2.
笔者临床多年,每每遇到病情较为复杂,经多次治疗疗效不佳或无效者,遂结合病情,调整思路,悉心揣摩,选用适合的经方,往往收到柳暗花明的效果。在此,无不慨叹经方之神奇。通过读经典,做临床的学习,加深了对经方的认识,在临床中试用经方,疗效满意。现摘录几例效验病例,以彰显经方之魅力。  相似文献   
3.
乳腺增生症是现代社会常见病,严重影响着广大女性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据卫生部报告育龄妇女中有2/3的人患乳腺增生症,并呈上升趋势.乳腺增生症是由内分泌功能失调造成乳腺小叶实质、间质异常增生的非炎症、非肿瘤性疾病,与乳腺癌关系密切.本文主要是针对乳腺增生的研究现状对其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96例慢性再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滴参麦注射液并观察其外周血象、骨髓象及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参麦注射液治疗组在改善慢性再障患者贫血及出血症状、提高外周血象及骨髓增生程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0.3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用于慢性再障的活疗,而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便秘患者通过温通口服液口服,观察结肠传输试验改变情况.方法:临床病例40例,大承气汤加味制成温通口服液,相当于生药5g/ml,每次20ml,一日两次,15天为一疗程.结果:符合治愈者:18例,好转者:14例,有效者:8例.本组观察治疗近期有效率100%.半年后随访,8例复发,但症状较原发病时为轻,继用本药治疗一个...  相似文献   
6.
笔者用自拟“平喘消咳汤”,治疗慢性肺心病36例,收到较好的疗效。1一般资料36例患者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39~76岁,全部病例有咳嗽、咯痰15~30年,喘促多年,出现心悸、下肢浮肿5~8年,均经长期使用抗菌素、利尿剂、强心药物后病情反复发作,在...  相似文献   
7.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的一种常见非炎性非肿瘤性疾病,发病率为75%左右,其中约有2%~4%的患者可发生囊性增生而癌变[1],因此提高本病疗效至关重要.乳腺增生属于中医的"乳癖"范畴,是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居全部乳腺疾病的首位,多见于25~45岁女性,且现在起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也逐渐低龄化.现就治疗情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观察海芪胶囊治疗93例肝癌、胃癌及肺癌患者,表明该药能抑制肿瘤生长,改善症状,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延长了病人的生存期,改善了生存质量,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显示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大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动物模型,观察益气通下中药对急性腹膜炎的治疗及因子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盲肠结扎致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动物模型,分别经口给予益气通下中药(硝黄口服液)、益气通下中药+腹腔注射铃兰新(西药)、腹腔注射铃兰新,造模后第1、2、4、6 d,每次随机从每组中抽取8只采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TNFa,IL-6,TNF-aR水平。结果:TNF-a模型组先上升,然后缓慢下降,给药组下降较模型组快;IL-6,TNF-aR先降后升,给药组上升较模型组快。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西药组初期较中药组明显;中药组后期较西药组明显;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结论:益气通下中药对大鼠急性腹膜炎炎症因子的影响后期明显;中西结合组对腹膜炎的治疗效果最理想;IL-6结果与相关资料不符。  相似文献   
10.
腹部手术后病人若能尽早排气、排便,对减少术后肠梗阻,肠粘连等术后并发症,早期进食,尽快恢复体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外科自1997年1月至1998年10月间对85名患者在腹部手术后早期应用柴胡舒肝散加味,作为常规治疗药物之一,对促进病人早日痊愈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将病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