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大咯血窦息67例抢救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大咯血窒息抢救,治疗与护理的经验与教训。方法:对67例大咯血窒息的临床表现,诊断,抢救,治疗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抢救成功54例(81%),失败13例(19%),抢救失败的原因为窒息发现较晚,出血迅猛,肺部病变广泛,心肺功能及体质较差等。结论:体位引流对大洛血窒息的抢救具有重要意义,发现窒息先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及时去除诱因是预防窒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椎管狭窄症(thoracic spinal stenosis,TSS)椎板切除脊髓减压术术后硬膜外血肿(postoperative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PSEH)并发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术后护理关键措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例胸椎管狭窄症椎板切除术PSEH形成并发SCI的临床诊疗和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术后护理经验和教训.结果 (1)脊髓功能恢复:PSEH并发SCI的脊髓功能评价,国际脊髓损伤评分标准(ASIA)分级由B级恢复至C级和D级各1例,恢复至E级2例;(2)并发症:均出现严重的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未出现休克、感染、褥疮等;(3)1例第二次出现PSEH形成并发SCI;(4)心理变化: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和绝望心理,恢复良好.结论 正确的术后护理在胸椎管狭窄症椎板切除术硬膜外血肿形成并发脊髓损伤术后顺利康复和并发症防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术后护理要点包括采取合理的体位、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脊髓功能的变化及加强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3.
用悬吊方法控制反常呼吸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吊法对于由胸外伤或胸廓成形术引起的肋骨骨折或肋骨缺损造成的反常呼吸所引起的低氧血症的抢救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60岁以上的老年患非常适用。2003年我们共用悬吊法抢救因反常呼吸造成的低氧血症25例,其中成功24例,因并发急性胃扩张死亡1例,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在关节结核标本结核分支杆菌检测方面的作用,探讨PCR技术对关节结核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自1993年6月至2001年8月,对95例(男55例,女40例;年龄2~75岁)关节结核标本分别应用PCR技术和分离培养法盲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计算两者检测阳性率,通过统计学处理进行比较。结果:95例关节结核标本结核分支杆菌检测中,PCR技术检测阳性78例,阴性17例,阳性率82%;分离培养法检测阳性15例,阴性80例,P13性率16%。PCR技术与分离培养法比较,Х^2=67,P〈0.001,两种方法对于关节结核标本结核分支杆菌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R扩增整个过程自动化控制,可在数小时内完成。结论:PCR技术检测关节结核标本具有快速、简便、敏感与特异等优点,明显优于分离培养,对关节结核的早期快速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术后关键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13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颈前方入路手术治疗的30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护理经验和教训。结果30例CSM患者术后病情均明显好转,大部分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1例出现喉上神和喉返神经损伤,3个月后恢复正常;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规范的术后护理对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CSM保证手术疗效、防治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用悬吊方法控制反常呼吸的护理2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悬吊法对于由胸外伤或胸廓成形术引起的肋骨骨折或肋骨缺损造成的反常呼吸所引起的低氧血症的抢救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非常适用。我们于2003年共用悬吊法抢救因反常呼吸造成的低氧血症病人25例,其中24例成功,1例因并发急性胃扩张死亡,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用悬吊方法控制反常呼吸的护理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吊法对于由胸外伤或胸廓成形术引起的肋骨骨折或肋骨缺损造成的反常呼吸所引起的低氧血症的抢救有非常积极的作用[1],特别是对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非常适用。我们于2003年共用悬吊法抢救因反常呼吸造成的低氧血症病人25例,其中24例成功,1例因并发急性胃扩张死亡,现将护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23例,女2例,年龄20~30岁3例,~40岁10例,~50岁7例,~70岁5例。病因:胸部外伤20例,胸廓成形5例,肋骨骨折或胸廓成形切除者均在3根以上。氧分压监测:<40mmHg10例(重度),40~60mmHg5例(中度),~80mmHg10例(轻度)[2]。用单纯胸…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核酸体外扩增(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在骨结核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骨结核病标本与30例非骨结核病标本分别进行核酸体外扩增技术,抗酸染色镜检及结核杆菌分离培养法检测结核杆菌,分析影响核酸体外扩增技术结果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结果 骨结核标本结核杆菌检出阳性率:PCR法83%,抗酸染色镜检法3%,培养法7%。非骨结核标本结核杆菌检出阳性率:PCR法10%,其他方法均未检出,经统计学处理P<0.005,PCR法与镜检法及培养法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PCR技术是一种快速、敏感、简便、特异的检测骨结核标本结核杆菌的方法,明显优于镜检法及培养法,在骨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关节结核标本结核分枝杆菌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诊断关节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份标准标本(5份结核分枝杆菌标准菌株、5份卡介苗和10份其它细菌标本)分别应用PCR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对95例关节结核标本和98例非关节结核标本分别应用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应用疾病诊断方法的临床评价原则对PCR诊断关节结核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 (1)20份标准标本PCR检测中,结核分枝杆菌和卡介苗均为阳性,而其它细菌均为阴性;(2)95例关节结核标本中,PCR阳性78例、阴性17例;98例非关节结核标本中,PCR阳性9例、阴性89例;(3)PCR检测关节结核标本结核分枝杆菌DNA的敏感性为82.11%、特异性为90.81%、准确性为86.60%、阳性预测值为89.80%、阴性预测值为84.00%;(4)PCR整个检测过程自动化控制,可在3~6h内完成。结论 PCR是一种敏感、特异、快速、简便、无创、标本微量的关节结核标本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对于关节结核的早期、快速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骨科门诊护理工作特征和护患沟通的技巧,笔者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实践和亲身体会,结合相关文献.对骨科门诊的护理工作及护士与患者之间沟通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显示骨科门诊护理工作具有患者流量大、侵入性治疗多、护患语言交流多、护士工作负荷高、心理压力大、护患纠纷高发等特衙,护患沟通的技巧在于重视仪表和举止、注意语言交流、善用非语言沟通、强化倾听的作用、注意特殊情况下的交流方法、营造良好的就诊环境等。此说明骨科门诊护理工作不同于骨科病房和其他专业门诊,具有自身特殊性,护士工作负荷高、心理压力大、护患纠纷多,重视护患交流的作用和沟通技巧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