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甲亢性心脏病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报道较少,现将作者遇到的1例介绍如下:患者男,53岁,因间断性晕厥3天来院.患者近10年来情绪易激动、心慌、出汗、多食、消瘦,5年前在本院经做T_3、T_4、131吸碘试验确诊为甲亢,并一直服用地巴唑、心得安.近半年来时有间断胸闷、气短,近3天来不断发生头晕、眼黑,重时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体检:Bp18/13kpa,明显消瘦,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双眼球凸起,甲状腺呈Ⅲ度肿大,可闻及血管条音,心界向双侧扩大,心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者,T_4增高达200μg/L,胆固醇5.8mmol/L、甘油三酯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电向量图T环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北京中信公司的心电工作站心电系统 ,对 88例冠心病病人进行心电向量描记 ,并用 9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 ,对T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正常组 :心电向量图以QRS -T夹角增大多见 ,T环方位异常较少见。冠心病组 :心电向量图T环异常符合心肌缺血的诊断 ,与正常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心电向量图T环对冠心病的诊断较敏感 ,在临床诊断冠心病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报告原发性输尿管癌6例.均为移行上皮癌,以壮年男性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和患侧腰痛,术前明确诊断率83.3%(5/6),诊断方法及步骤为:对于50岁左右的病人出现血尿和腰痛应想到输尿管癌的可能,继之从最简单最无痛苦的辅助检查开始.依次为①尿瘤细胞;②B超;③IVP;④膀胱镜及逆行插管造影等为主的方击,CT检查、肾穿刺造影等为辅助的方法。CT检查,肾穿刺过影检查及同位素检查对于诊断意义不大。本组肿瘤均位于输尿管下段,治疗以患肾输尿管及膀胱部分切除的根治性手术为主,提出了姑息性切除的适应征,并认为早期诊断,早期根治性切除加膀胱内局部化疗及定期膀胱镜检查为术后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5.
心室晚电位与高血压左室肥大伴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心室晚电位与左室肥大伴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观察 67例合并左室肥大及 113例无合并左室肥大高血压患者的心室晚电位和心电工作站检查 ,所获数据经 χ2 检验。结果 心室晚电位阳性率 13.9% ,合并或不合并左室肥大分别为 2 6.8%和 6.2 % (P <0 .0 1) ,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为 82 .3%和 38.4 % (P <0 .0 1) ,心室晚电位阳性左室肥大伴室性心律失常 ,复杂性心律失常及室性心动过速检出率( 10 0 % ,61.1% ,2 7.7% ) ,均高于心室晚心电位阴性的左室肥大者 ( 79.6,4 2 .9% ,12 .3% ,P <0 .0 5) ,及无左室肥大的心室晚电位阳性 ( 75.0 % ,2 5.0 % ,12 .5,P <0 .0 5) ,结论 心室晚电位对高血压左室肥大伴室性心律失常 ,尤其是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膀胱癌是泌尿系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1%~1.9%~[1],临床上所见的血尿症状约  相似文献   
7.
报告原发性输尿管癌6例.均为移行上皮癌,以壮年男性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和患侧腰痛,术前明确诊断率83.3%(5/6),诊断方法及步骤为:对于50岁左右的病人出现血尿和腰痛应想到输尿管癌的可能,继之从最简单最无痛苦的辅助检查开始.依次为①尿瘤细胞;②B超;③IVP;④膀胱镜及逆行插管造影等为主的方击,CT检查、肾穿刺造影等为辅助的方法。CT检查,肾穿刺过影检查及同位素检查对于诊断意义不大。本组肿瘤均位于输尿管下段,治疗以患肾输尿管及膀胱部分切除的根治性手术为主,提出了姑息性切除的适应征,并认为早期诊断,早期根治性切除加膀胱内局部化疗及定期膀胱镜检查为术后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内科常见急症,由于病情复杂,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临床上除了急救治疗外,严密准确的心电监护及密切周到的护理也至关重要。我科自1991年3月~1994年7月共收治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1例.现将其心电监护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48例,女13例,年龄52~84岁。其中前间壁与前壁急性心肌梗塞43例,下壁与后壁急性心肌梗塞15例,单纯后壁急性心肌梗塞3例。监护时间最短池,最长15d,平均5d.平均住院31d。其中好转51例,无明显变化6例,死亡4例。2急救过程中的心电监护及护理2.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9.
U波在心电图上较小 ,因而易被忽视 ,近年来研究发现U波改变与冠心病、高血压有密切关系 ,故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现综述如下。正常U波 :U波是在T波后 0 .0 2~ 0 .0 4秒出现的圆钝状的低平波 ,其方向与T波相同 ,时限 0 .10~ 0 .30秒 ,V2 、V3 导联可高达 0 .2~ 0 .3mv ,肢体导联波幅低 ,一般在0 .1~ 0 .15mv,额面电轴 +6 0°[1] ,鲁端等报道正常组U波振幅在 - 0 .0 2~ 0 .12mv[2 ] ,U波时限 0 .17± 0 .0 2秒 ,U波上升支较快 ,下降支较缓慢 ,Ta -Ua间期为 0 .19± 0 .0 2 4秒。U波异常为U波倒置、U波增高、U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