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预后影响甚大.应用扩血管药物仍然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本科对46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PH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1)进行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杨超  唐胜军  唐烽  向舒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260-261
目的对比探讨传统开胸手术与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65例我院近期确诊收治住院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5例行胸腔镜手术,对照组30例行传统开胸手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置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运用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康复,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病人 男,42岁.体检发现上纵隔包块.查体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128层胸部增强CT显示双肺野清晰,右后纵隔旁见一椭圆形稍高密度影,大小约4.27 cm×6.73cm×3.69 cm,边缘较光滑,增强扫描可见病变渐进性强化(图1).三维重建显示病变与邻近上腔静脉关系密切(图2).纤维支气管镜提示支气管黏膜充血,管腔内见较多浓痰.心电图正常.腹腔彩色超声未见明显异常.2010年4月全麻下经右第4肋间前外侧切口行右侧剖胸探查术.术中见一5.0 cm×6.5 cm×4.0 cm暗紫色囊性包块,囊壁与奇静脉弓相连.游离奇静脉弓近、远心端,分别结扎、缝扎后切断,切除肿瘤.术后剖视囊性包块,内为暗红色静脉血,未见血栓.病理检查符合静脉瘤病理改变(图3).  相似文献   
4.
病人 男,42岁.体检发现上纵隔包块.查体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128层胸部增强CT显示双肺野清晰,右后纵隔旁见一椭圆形稍高密度影,大小约4.27 cm×6.73cm×3.69 cm,边缘较光滑,增强扫描可见病变渐进性强化(图1).三维重建显示病变与邻近上腔静脉关系密切(图2).纤维支气管镜提示支气管黏膜充血,管腔内见较多浓痰.心电图正常.腹腔彩色超声未见明显异常.2010年4月全麻下经右第4肋间前外侧切口行右侧剖胸探查术.术中见一5.0 cm×6.5 cm×4.0 cm暗紫色囊性包块,囊壁与奇静脉弓相连.游离奇静脉弓近、远心端,分别结扎、缝扎后切断,切除肿瘤.术后剖视囊性包块,内为暗红色静脉血,未见血栓.病理检查符合静脉瘤病理改变(图3).  相似文献   
5.
白藜芦醇与绿原酸联用对结肠癌细胞侵袭与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用活性成分白藜芦醇和绿原酸对结肠癌细胞侵袭与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Transwell小室法研究白藜芦醇、绿原酸及其二者的混合液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分别加入白藜芦醇和绿原酸溶液培养48 h后,结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当加入同浓度的白藜芦醇与绿原酸混合溶液处理后的结肠癌细胞,其侵袭和迁移率较单方使用白藜芦醇或绿原酸的更低。结论:白藜芦醇与绿原酸联用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为白藜芦醇和绿原酸在抑制结肠癌细胞方面的天然药物开发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独处一品     
这个世界适合独处的地方已经少得可怜了。都市人在尝腻了繁华与喧闹之后,很容易怀念起那些独处的日子。他们的装饰精良的家中常常都配有一间古朴的书房,经过一天工作的忙碌之后能够静下来品一口香茶,抽一支烟,看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尽情地享受那一份难能可贵的宁静与淡雅便是最好的生活。 而独处并不代表孤独。在后人的评价中,荷兰十九世纪艺术大师梵·高是世上最孤独的人之一。短暂的一生中,他大  相似文献   
7.
心脏刀刺伤病情危重,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可迅速死亡。我院近年救治心脏刀刺伤患者1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病人 男,42岁.体检发现上纵隔包块.查体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128层胸部增强CT显示双肺野清晰,右后纵隔旁见一椭圆形稍高密度影,大小约4.27 cm×6.73cm×3.69 cm,边缘较光滑,增强扫描可见病变渐进性强化(图1).三维重建显示病变与邻近上腔静脉关系密切(图2).纤维支气管镜提示支气管黏膜充血,管腔内见较多浓痰.心电图正常.腹腔彩色超声未见明显异常.2010年4月全麻下经右第4肋间前外侧切口行右侧剖胸探查术.术中见一5.0 cm×6.5 cm×4.0 cm暗紫色囊性包块,囊壁与奇静脉弓相连.游离奇静脉弓近、远心端,分别结扎、缝扎后切断,切除肿瘤.术后剖视囊性包块,内为暗红色静脉血,未见血栓.病理检查符合静脉瘤病理改变(图3).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围术期血浆内皮素1(ET-1)、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变化及其与肺动脉收缩压(SPA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并PAH患者29例,均行体外循环(CPB)下左房室瓣置换术,并根据SPAP分为A组(轻度PAH,n=9)、B组(中度PAH,n=13)、C组(重度PAH,n=7)。比较3组患者临床特征及麻醉诱导前(T_1)、CPB停止即刻(T_2)、术后12 h(T_3)、术后24 h(T_4)、术后48 h(T_5)、术后72 h(T_6)、术后120 h(T_7)、术后168 h(T_8)血浆ET-1、cAMP水平;T_1时血浆ET-1、cAMP水平与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并PAH患者SPAP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3组受试者左房室瓣狭窄情况、左心房血栓形成者所占比例及心房颤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组患者T_1~T_8时血浆ET-1水平高于A组、B组,B组患者T_1、T_4~T_8时血浆ET-1水平高于A组(P0.05);3组患者围术期血浆ET-1水平呈现先升高后逐渐降低趋势。(3)C组患者T_1~T_8时血浆cAMP水平高于A组、B组,B组患者T_1~T_8时血浆cAMP水平高于A组(P0.05);3组患者围术期血浆cAMP水平呈现逐渐降低趋势。(4)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_1时血浆ET-1、cAMP水平与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并PAH患者SPAP呈正相关(R~2分别为0.77、0.89)。结论不同SPAP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并PA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患者围术期血浆ET-1水平呈现先升高后逐渐降低趋势,血浆cAMP水平呈现逐渐降低趋势,且麻醉诱导前血浆ET-1、cAMP水平与SPAP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