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腹膜是结直肠癌转移的第三常见部位。结直肠癌腹膜转移通常被认为是终末期疾病,预后差。随着系统性药物治疗的进展,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明显改善,但腹膜转移患者生存获益仍然较少。腹膜肿瘤细胞减灭术和腹腔热灌注化疗能够显著改善腹膜转移患者的预后。新型治疗方法如腹腔加压气溶胶化疗、腹腔MOC31PE抗毒素治疗等也随之出现。本文将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治疗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基于视觉刺激的图片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症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8 年3 月—2018 年11 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60 例PSD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 组20 例和研究组40 例。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和脑卒中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 于视觉刺激的图片疗法治疗1 个月。其中,将研究组再次随机分为图片疗法15 min 组和30 min 组,每组20 例。 结果 3 组患者治疗前HAMD、mR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 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 mRS 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图片疗法15 min 组和30 min 组治疗前后HAMD、mRS 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图片疗法30 min 组与图片疗法15 min 组治疗前后 HAMD、mRS 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PSD 患者早期康复和常规药物治疗的 同时应用基于视觉刺激的图片疗法,有助于改善PSD 症状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正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已经成为脑缺血的潜在治疗方法。TERT是基因编码逆转录酶活性的蛋白质。它的主要功能是构建端粒酶活性,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及防止DNA损伤。近年来研究发现,TERT主要通过抗凋亡、血管生成、神经元存活和神经发生等方面在缺血性脑损伤后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人类致残甚至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短暂或持续的脑血流减少而造成脑细胞损伤,因此恢复脑血流、促进血管再生对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CO2激光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CO2激光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尖锐湿疣;对照组CO2激光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O2激光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尖锐湿疣优于单纯CO2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使用影像学标准作为探索性结果测量,以确定符合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应用阿替普酶与替奈普酶的可能的效应值。方法在这个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盲法终点评估研究中,选取在武汉市汉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招募患者。对入组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后,随机分配患者(1:1),静脉注射+滴注阿替普酶(0.9mg·kg~(-1)·d~(-1),最大剂量90mg·d~(-1),初次推注10%剂量,剩余90%1h内输注)或替奈普酶(0.25mg·kg~(-1)·d~(-1),最大剂量25mg·kg~(-1)·d~(-1),单次推注)。使用最小化和随机化方法进行分组,每组8例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4~48h,治疗后72h,以及治疗后7d进行NIHSS评估。在第30天和第90天通过电话采访进行了失能评估量表(m RS)评估。在治疗前进行CT灌注和CTA成像。影像学随访包括溶栓后24~48h的非灌注CT和CT血管造影。结果 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共计104例入选。52例患者被分配接受替奈普酶治疗,52例患者接受阿替普酶治疗。替奈普酶组患者具有较大的中位核心体积,并且在治疗前CTA该组中具有较大的动脉闭塞的比例较高。71例患者的主要影像检查效果良好,67例适合于再通评估。安全评估显示替奈普酶组8例和阿替普酶组14例有出现脑内出血。与阿替普酶组中的5例(10%)相比,替奈普特组中只有1例患者患有实质性出血。出现症状的脑内出血,SITS-MOST(Safe Implementation of Thrombolysis in Stroke-Monitoring Study)或ECASS II(European Cooperative Acute Stroke Study II)在治疗组之间无差异。在第90天,有22例接受替奈普酶治疗,16例接受阿替普酶治疗的患者出现了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替奈普酶与阿替普酶的效果无差异,替奈普酶单独给药方式的简易性使替奈普酶更加有利于临床,对用于AIS的替奈普酶应用效果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