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99篇
  免费   922篇
  国内免费   507篇
耳鼻咽喉   73篇
儿科学   178篇
妇产科学   127篇
基础医学   689篇
口腔科学   356篇
临床医学   2078篇
内科学   1222篇
皮肤病学   95篇
神经病学   419篇
特种医学   6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篇
外科学   1112篇
综合类   4115篇
预防医学   1980篇
眼科学   127篇
药学   1461篇
  25篇
中国医学   1854篇
肿瘤学   414篇
  2024年   156篇
  2023年   518篇
  2022年   544篇
  2021年   362篇
  2020年   395篇
  2019年   413篇
  2018年   365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604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630篇
  2011年   731篇
  2010年   714篇
  2009年   727篇
  2008年   660篇
  2007年   752篇
  2006年   828篇
  2005年   761篇
  2004年   723篇
  2003年   691篇
  2002年   539篇
  2001年   555篇
  2000年   477篇
  1999年   421篇
  1998年   363篇
  1997年   336篇
  1996年   322篇
  1995年   314篇
  1994年   266篇
  1993年   206篇
  1992年   202篇
  1991年   172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112篇
  1986年   79篇
  1985年   89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54篇
  1982年   49篇
  1981年   52篇
  1980年   38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11篇
  1965年   13篇
  1960年   4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中医学院教职工献方是20世纪50、60年代"献方运动"的产物;按临床各科编撰,条理清晰,理法俱全;邓铁涛、罗元恺、陶葆荪、何汝湛、李仲守、黎炳南、沈炎南、刘赤选等当代岭南名老中医的献方,占教职工献方的66. 6%,所有献方标明用量、煎药法、服用法、主治,一些献方还说明出处与运用经验;传染病献方较多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关;部分献方至今仍被运用于临床;广州中医学院教职工献方属献方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2.
3.
文题释义: 细胞膜片技术:是在体外接种培养高密度的细胞,使其相互融合生长至100%而形成的透明致密膜状物。该技术不需要胰酶消化即可收集细胞,因此保留了大量的胞外基质、细胞间连接以及细胞-基质连接等结构。目前细胞膜片技术已成为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已被推广应用于牙周膜、角膜、心脏、软骨、食管等多种组织器官修复。 成骨细胞:主要由内外骨膜和间充质始祖细胞分化而来,在复杂的骨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主要的功能,承担着骨基质的合成、分泌和矿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其成骨分化过程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细胞因子的调控、遗传因素和激素水平等。背景:现阶段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成骨分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还尚未可知,如何将生长因子与组织工程细胞膜片技术相整合,最终将其用于骨缺损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单独及联合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构建细胞膜片,选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单独及联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CCK-8法结合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确定2种因子促进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最佳有效质量浓度;然后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进行成骨诱导,通过大体及显微镜观察、Vonkossa染色、茜素红染色、RT-PCR检测相关成骨标志物来评估诱导效果。 结果与结论:单独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最佳质量浓度为100 μg/L(P < 0.001),单独应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能加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增殖,最佳质量浓度为20 μg/L(P < 0.001),而联合应用既可以促进膜片增殖又能提高其碱性磷酸酶活性(P < 0.001);经成骨诱导后,4组膜片在形态学上无明显差异,均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成骨分化,其中联合组钙结节最明显(P < 0.001),可显著促进膜片晚期成骨分化并抑制其早期成骨分化,具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P < 0.001)。结果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既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又能显著增强其成骨诱导能力。ORCID: 0000-0003-1918-579X(何惠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总结104例口腔内软组织肿物激光手术切除患者的护理,针对不同患者病变部位和性质的不同特点,既要遵循传统的护理方式又要熟练掌握Er:YAG激光的性能及操作方法,掌握各项参数的原理及设置方法,注意术中安全,对患者、医生及自身做好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5.
中医论治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主要基于瘀血阻络和肾阴阳两虚的病机,但疗效并不理想,其原因与该病发病隐匿,临床确诊者大多已存在影像学改变有关。若能在出现影像学改变前给予及时合理干预,则可预防其发生。"浊邪"居于体内,易化毒邪,日久酿为"瘀毒",留滞骨髓则为骨痹,故"浊毒"为该病的重要始发因素之一。临证早期采用化浊解毒兼活血化瘀之法,可缓解病情、延缓其发展,甚至可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两个人在一起时间长了,就像左手和右手,就算不再相爱也会相守,因为早已习惯。偶尔握在一起不再有心动的感觉,但如果砍掉一只,就会疼得痛不欲生。可我们却不是这样。我们也是一双手,却始终紧握,从未分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紧密型医连体模式下全科医学科的定位。 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全科医学科的发展和深圳市5家区属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实际运行情况,探索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医学科在组织架构、功能定位和学科发展方面的建设。 结果 我国全科医学科的发展主要依赖学科联盟,通过教学师资输出与师资培养在临床基地和实践基地间建立联系。紧密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医学科发展可借用行政手段强力推进,有利于分级诊疗。2016年深圳市社康机构基本医疗服务人次占全市公立医疗机构门急诊总诊疗量的42.66%。选择在社区首诊的医保参保人数量863万,占全市参保人总数的70%。深圳市区属医院全科医学科在组织架构上多采用双重管理模式,即在业务上归属医务科等职能部门管理,行政上归属社区健康管理中心管理。全科医学科在功能定位上侧重于全科教学,着重于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为基层输送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门诊是全科医生的主要带教场所,全科住院部适合收治多病共存、未分化疾病和教学患者,有利于全科医生对典型患者的系统学习。 结论 紧密型医联体模式有利于分级诊疗推进,该模式下全科医学科组织架构可采用双重管理,其功能定位为全科教学,其学科发展方向为多病共存患者照顾。   相似文献   
8.
的 了解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中CRISPR-Cas系统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与毒力基因和耐药的关系。方法 收集非重复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248株,使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PCR检测CRISPR-Cas系统3个相关基因(CRISPR1、CRISPR2和cas1)、筛查6种常见高毒力荚膜血清型(K1、K2、K5、 K20、K54和K57)、12种毒力基因及检测13种耐药基因,用χ2检验比较携带有CRISPR-Cas系统菌株与不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毒力及耐药差异。结果 CRISPR-Cas系统的检出率为29.8%(74/248);K1型是携带CRISPR-Cas系统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荚膜血清型,占 28.4%(21/74);除kpn基因外,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的毒力基因检出率均大于不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其中7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100%外,携带有CRISPR-Cas系统菌株的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小于不携带有CRISPR-Cas系统菌株,其中13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的耐药基因阳性率小于不携带CRISPR-Cas系统的菌株,且blaKPC、blaSHV、qnrS基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中主要为K1型携带CRISPR-Cas系统,携带CRISPR-Cas系统的肺炎克雷伯菌相对于不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的毒力基因阳性率高,耐药率低,耐药基因的阳性率低。CRISPR-Cas系统可能能降低耐药基因在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水平传播,尤其是在K1型肺炎克雷伯菌。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感冒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且流感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2018年10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加速批准新型的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剂baloxavir marboxil上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有流感症状且不超过48 h的急性单纯型流感患者。临床研究显示,baloxavir marboxil对流感有较好的客观缓解率。本文对其药理作用、临床评价、安全性及用法用量等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