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细胞内突变亨廷顿蛋白(Huntingtin,htt)聚集物形成及其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在培养的Hela细胞和HEK293细胞瞬时或稳定转染编码正常或突变htt的氨基末端片段的cDNA,检测不同浓度胰岛素刺激对细胞内突变htt聚集物形成以及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在瞬时转染的Hela细胞和稳定转染的HEK293细胞中,含20个谷氨酰胺重复序列(20Q)的正常htt氨基末端片段弥散分布在胞浆内,而含150个谷氨酰胺重复序列(150Q)的突变htt氨基末端片段在多数细胞胞浆或核内形成聚集物.150Q的Hela和HEK293细胞经一定浓度的胰岛素刺激后聚集物的形成显著减少,细胞活力也明显提高.而胰岛素的刺激对20Q的细胞内正常htt的表达以及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结论:胰岛素能有效抑制细胞内突变htt聚集物的形成及其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胆胰疾病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98例胆胰疾病应用内镜乳头切开(EST)、胆管内碎石、取石,内镜下放置鼻胆管引流(ENBD)及放置胆道内支架等治疗性ERCP的疗效.结果 98例胆胰病人中,应用ERCP治疗成功92例,总成功率93.88%,并发症为5.1%.结论 治疗性ERCP能有效安全治疗相关的胆胰疾病.  相似文献   
3.
小剂量替加色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替加色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马来酸替加色罗3mg,2次/d;对照组给予枸檬酸莫沙必利5mg,3次/d,餐前0.5h口服。两组均4周为l疗程。在用药前及每周随访1次记录症状,以治疗前与治疗后第4周的症状变化判断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均能显著缓解,但组上腹不适、餐后饱胀的改善分别达到89.13%和94.65%,明显优干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替加色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既取得良效,又避免了以常规剂量治疗可能引起的腹泻副作用,效果确切,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其远期疗效也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而不是对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1-4].在教师营造的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下,学生进行主动协作性学习;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指导学生学习为主,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指导者[1-2].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老龄大鼠脑室管膜周围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能神经元的分布和VP表达的变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青年组和老龄组大鼠下丘脑VP能神经元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反应。结果显示,老龄组大鼠第三脑室、侧脑室和穹窿下器的脑室管膜周围可见较多环脑室分布、VP免疫反应增强的VP能神经元和神经纤维;而正常青年组大鼠第三脑室、侧脑室和穹窿下器的脑室管膜周围则极少见类似分布的V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上述部位VP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增加和VP表达增强可能与机体老龄化过程有关,并可能对老年时期脑血管的调节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亨廷顿蛋白相关蛋白1(huntingtin associated protein 1,HAP1)是一种功能不明的新蛋白质,因其与引起亨廷顿病的突变亨廷顿蛋白(huntingtin)具有相互作用而得名。以前关于HAP1的研究多集中在该蛋白与亨廷顿病神经病理学关系上。我们近来得研究发现,HAP1不仅存在于神经系统内,还分布在内分泌系统。  相似文献   
7.
数字切片在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为了弥补传统玻璃切片在形态学实验教学使用中的缺陷,即易褪色、不易永久保存和使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等,利用全自动显微镜扫描系统将玻璃切片制作为数字切片,建立数字切片库,结合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和校园网络系统应用于形态学实验教学,有利于教师的备课讲解、学生的自主复习与讨论以及师生间的互动,也推动了形态学实验教学和考试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应用凯西莱(硫普罗宁)治疗药物性肝病,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及肝功能的变化,探讨其治疗药物性肝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采用凯西莱200mg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34例,给予甘利欣30ml及能量合剂维生素C2·0 维生素B60·2 ATP40mg CoA100U 肌苷0·5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等基础治疗,每日1次,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及B超检测肝脾大小。结果:凯西莱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凯西莱在药物性肝病的治疗中,对肝功能的恢复有明显作用,而且安全,可作为目前治疗药物性肝病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案例的PBL教学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临床专业2个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常规面授课程教学外,第一阶段试验组(2016级和2017级临床一系)在自学时间里安排2个临床案例的PBL教学,对照组(2016级和2017级临床二系)利用本校MOOC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自学;第二阶段对象为2018级和2019级临床一系和二系,均进行2个临床教案的PBL教学,并开展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第一阶段试验组期末平均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第二阶段2018级和2019级成绩无差异(P>0.05)。调查显示PBL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表达、沟通、自学等能力,加强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有助于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结论:基于临床案例的PBL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且能培养学生高阶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R6/2型亨廷顿病(HD) 转基因小鼠胰岛β细胞的功能,揭示HD转基因小鼠继发糖尿病的机制。方法:利用R6/2 型HD转基因小鼠模型,检测正常和HD小鼠空腹血糖以及血清胰岛素水平;并应用HE染色和免疫荧光技术分析正常和HD小鼠胰岛形态学差异。结果:与正常小鼠相比,R6/2 型HD小鼠空腹血糖显著增高,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胰岛萎缩,β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功能指数降低,而胰岛素抵抗指数正常。结论: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是引起R6/2 HD转基因小鼠继发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