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运动捕捉技术在踝部手法量化领域应用成功的关键点。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门诊收集30位外踝关节扭伤且无手法禁忌症的患者,男20例,女10例;年龄18~47岁,平均(27.76±6.14)岁;并选取1位临床经验丰富且手法操作娴熟的医师。前期试验按照运动捕捉系统预设的方案在医师双手及患者患踝表面粘贴Marker点,后期试验按照调整后的方案粘贴Marker点,然后通过数字运动捕捉镜头对医师向患者患踝施行摇拔戳手法操作过程进行动态拍摄,得到由运动捕捉系统保存、记录和描记的动态运动轨迹图。结果:前期试验得到的操作者双手及患者患踝运动轨迹繁多而杂乱,且轨迹存在中断,无法进行后续的数据的提取。后期试验得到的运动轨迹简洁且连续,并据此可提取出手法操作时间及最大位移数据。结论:Marker点的数量及位置的选择、Marker点粘贴的牢固性、相机的位置调整是运动捕捉技术在踝部手法量化领域应用成功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表面肌电分析拨法及揉法缓解肱二头肌运动性疲劳的作用,从肌肉层面揭示推拿作用机制。方法:以30名男性大学生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休息组,拨法组,揉法组,首先以60%最大随意收缩力(MVC)为负重,使肱二头肌静力收缩至力竭以建立疲劳模型,并获取收缩时长(T),中值频率(MF)变化率,MF变化百分比,平均功率频率(MPF)变化率,MPF变化百分比,其次进行干预或休息,随后再进行静力收缩至力竭,再次获取表面肌电值,最后统计分析。结果:各组干预前后T、MF变化率、MPF变化率等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拨法组及揉法组与休息组的干预后T、MF变化率和MPF变化率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拨法组与揉法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拨法和揉法缓解肌肉疲劳的效果优于休息,两手法均能缓解肌肉疲劳,效果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刀筋膜松解术联合局部封闭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腰3横突综合征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刀筋膜松解术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和对照组(单用局部封闭治疗),每组各25例。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d及术后2周观察比较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并评定其ODI有效率。[结果]术前、术后3d及术后2周两组患者VAS评分逐渐降低且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前、术后3d及术后2周ODI逐渐降低且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2周VAS评分和OD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ODI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ODI有效率6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善腰3横突综合征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活动功能方面,针刀筋膜松解术联合局部封闭比单用局部封闭的疗效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