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水刀辅助零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a期肾肿瘤的临床经验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8例T1a期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2例,平均(38.2±10.4)岁,左侧5例,右侧3例;肿瘤直径平均(2.8±0.9)cm。8例患者均行后腹腔镜水刀辅助零阻断肾部分切除术。结果: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103.2±24.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50.3±80.6)ml,肾周引流管平均留置(6.3±2.6)d,术后平均住院(8.3±1.6)d。术后平均随访(5.2±2.1)个月,患者肾功能正常,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后腹腔镜水刀辅助零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a肾肿瘤安全、有效、患者创伤小,可避免残留肾脏组织的热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在肿瘤彻底切除的基础上肾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保留;但远期疗效尚需大样本研究及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肿瘤悬吊法在"零缺血"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和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12例患者应用肾肿瘤悬吊法在完全无肾动脉阻断的"零缺血"条件下开展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基线资料,在后腹腔镜下采用肾肿瘤悬吊法行"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游离肾周脂肪暴露肾肿瘤,但保留肾肿瘤上方的脂肪。取肿瘤上方的脂肪向上提拉,用Hem-o-lock将肿瘤上方脂肪悬吊到上方筋膜、腹膜反折等组织(具体可根据术中情况评估选择)上,使肿瘤与肾脏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使用腹腔镜剪刀在肿瘤周围0.5 cm左右处分离肿瘤,另外一个操作孔置入腹腔镜下吸引器,将肾脏创面的出血充分吸走,保持视野清晰并帮助调整瘤体方向,保证完整切除肿瘤,对肾脏创面进行连续缝合。收集12例患者的手术时间、肿瘤切除并缝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天数、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记录术后6个月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血红蛋白及肌酐等相关实验室指标以及肿瘤学预后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肾肿瘤悬吊法腹腔镜下"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无改行肾动脉阻断或者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手术成功率达100%,中位手术时间为105(70~135) min,中位肿瘤切除并缝合时间为17(14~25)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185(70~350) mL,中位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为5(4~6) d,中位术后住院天数为6(5~7) d,术后无出血、尿漏、感染、切口裂开等相关并发症。12例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肾脏CT、胸部CT等未见肿瘤复发、转移,术前以及术后6个月血红蛋白指标、肌酐水平、患肾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全无阻断的"零缺血"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术中应用肿瘤悬吊法能够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最大程度地保护肾功能,使患者在肾部分切除术中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获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3D打印技术及术中超声精确定位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应用3D打印技术联合术中超声定位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患者15例,术前均采用CT三维影像重建并用Formlab Form1+ 3D打印机进行3D模型打印.所有患者中男11例、女4例,年龄(55.7±10.5)岁,肿瘤直径(2.8±1.0) cm,腹侧3例、间侧12例,均为单发肿瘤.统计分析术中出血量、热缺血时间、术后病理和切缘以及术后肾功能变化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 15例完全内生型肾肿瘤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05.0±20.6)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2.8±3.5)rnin,平均术中出血量(87.3±15.8) mL.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术后平均住院(6.7±1.0)d.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手术切缘均阴性,13例患者为透明肾细胞癌,2例为乳头状肾细胞癌.随访(23.7±11.8)个月,未见持续肾功能恶化,无肿瘤复发.结论 完全内生型肾肿瘤患者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能明确肿瘤位置及毗邻关系,通过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控制手术风险.利用3D打印肾脏模型宣教能改善患者对手术的认知,简化术前谈话流程.进一步通过术中超声对肿瘤切除方案进行修正及优化,可减少肾血管和集合系统的损伤,达到保证切缘阴性和肾功能最大化保留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目的:探讨个性化"缩短热缺血时间"技术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_1期肾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189例T_1期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2例,女77例,平均(56.51±14.31)岁,肿瘤直径平均(3.80±1.68)cm,内生型78例,外生型111例,平均R.E.N.A.L评分(7.45±1.78)分。个性化"缩短热缺血时间"技术组分为:标准无阻断技术、预留缝线无阻断技术、术前DSA超选栓塞无阻断技术、早期序贯开放血流法、肾动脉全阻断(2+1缝合法)。结果:18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97例个性化选择的患者中83例(85.6%)完成个性化手术方式,入选个性化组;92例肾癌患者入选传统组(全阻断)。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个性化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传统组(P0.001),两组术后血红蛋白改变、术后住院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6个月、第12个月,个性化组肾功能恢复情况占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缩短热缺血时间"技术利用肿瘤的特性选择合理的术式,尽可能保护患者术后肾功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作为T1期肾癌的首选手术治疗方式广泛开展于临床,并运用于部分合适T2a肿瘤手术的治疗中。肾脏血流控制技术是该手术的关键步骤之一,既关乎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又影响到术后患肾功能的远期预后。本文现对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肾血流控制技术的发展、运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肾集合管癌的临床诊治经验及进行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长征医院和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6 950例肾癌患者资料,将其中经病理确诊为肾集合管癌的2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分析21例肾集合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资料、影像学资料、手术情况、术后辅助治疗情况及随访资料。结果 肾集合管癌患者占同期肾癌患者的0.3%(21/6 950)。21例肾集合管癌患者中,男18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55±13)岁。症状以血尿、腰痛为主。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病变肾脏体积增大,轮廓欠光滑,肿块病灶边界欠清,增强后不均匀强化。肿瘤最大径为2.4~8.5 cm,平均(5.6±1.7)cm。5例患者伴淋巴结转移,6例伴远处转移。TNM临床分期Ⅰ期8例、Ⅱ期2例、Ⅲ期5例、Ⅳ期6例。2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1例因全身状态较差未手术。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肿瘤切面呈灰白或灰黄色,浸润性生长,肿瘤组织排列成不规则腺管状、乳头状,部分呈鞋钉样,间质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及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极低分子细胞角蛋白(CAM5.2)、肿瘤相关上皮膜抗原(EMA)、配对盒基因8(PAX8)、细胞角蛋白7(CK7)表达阳性,碳酸酐酶Ⅸ(CAⅨ)、原癌基因Ⅲ型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蛋白(C-kit)、GATA结合蛋白3(GATA-3)、中性内肽酶(CD10)、转化相关蛋白63(P63)、细胞角蛋白20(CK20)表达阴性。16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87(33.6±28.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9.1个月,1年、2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1.5%、57.2%、44.5%。12例死亡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32.2±27.5)个月。结论 肾集合管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细胞癌亚型,病程短,进展快,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手术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辅助治疗可以采用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早诊断、早治疗是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倒刺缝线联合"2+1"缝合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于86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倒刺缝线联合"2+1"缝合技术。肿瘤最大径平均(3.8±1.2)cm,R.E.N.A.L评分平均(7.5±1.1)分。其中20例经腹腔入路,66例经腹膜后入路。术中常规分离出肾动脉备用,切除肿瘤前阻断肾动脉,切除肿瘤后电凝创面初步止血,用V-Loc倒刺线缝合内层髓质创面,再用Quill倒刺线自上而下缝合肾脏皮质创面,开放肾血流,最后用Quill倒刺线自下而上加固缝合皮质创面。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热缺血时间平均(18.1±4.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8.5±6.8)ml。术后未出现严重出血等并发症。患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倒刺缝线联合"2+1"缝合技术可较好地完成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缝合操作,既能保证缝合效果的确切性,减少术中、术后发生创面出血的可能性,又能缩短肾脏热缺血时间,利于术后患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周脂肪平均密度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8年4月上海长征医院泌尿外科135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通过CT影像学资料对肾周脂肪平均密度进行计算,并将患者分为高密度组和低密度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BMI、术中出血、R.E.N.A.L、PAUDA评分及肾周脂肪平均密度等指标。结果:高密度组与低密度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BMI、术中出血量、肾周脂肪厚度(PD)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发现MAP肾周脂肪评分无法准确地评估肾周脂肪含量,而肾周脂肪平均密度可作为肾周脂肪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镍钛合金泌尿系统取石网在输尿管镜碎石术中的手术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输尿管镜下应用镍钛合金泌尿系统取石网配合双频双脉冲激光、钬激光或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治疗3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手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0±11)min。29例患者成功粉碎结石,结石清除率达到96.7%。其中1例结石粉碎后结石碎片漂移至肾盂。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输尿管撕裂或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在输尿管镜下碎石术中,镍钛合金泌尿系统取石网能够明显降低粉碎后结石的漂移发生率,提高结石完整清除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