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了美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模式的特点和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发展历程,介绍了学校生物医学专业教育的形成特色和实践过程,以期对生物医学工程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生物医学工程正推动医学发展和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Engineering缩写BME)的研究是为了适应医学发展需要于本世纪五十年代在美国首先诞生的。它是电子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材料科学、数学、化学、物理学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由多学科的渗透与综合作用于传统医学领域而形成的一门新型的、交叉的边缘学科。由于BME的发展和对医学的渗透使医学领域从SO年代开始由传统医学逐步步入现代医学阶段,特别是从7O年代起BME科技成果在医院的空前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医学事业的发展并成为医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BME本身也在科技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人工补片感染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对2002年9月至2006年12月10例无张力疝修补术人工补片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例为浅层感染,经抗炎,外敷引流处理治愈,2例为迟发性深层感染,换药长时间不愈后行补片移除后治愈。结论人工补片感染是令人烦恼的,有效的预防及积极处理甚为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保留空肠营养管在胃癌术后化疗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42例胃癌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常规放置空肠营养管,将所有病例按术后病理分期及肿瘤部位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1例,A组保留空肠营养管并在化疗期间经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B组不保留空肠营养管在化疗期间按日常进食,分别比较两组化疗前后营养及免疫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呕吐的发生率.观察长期保留空肠营养管的并发症.结果 化疗后A组营养及免疫指标较B组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呕吐发生率为18.3%,显著低于B组发生率(35.7%)(X2=9.75,P<0.01).长期保留空肠营养管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保留空肠营养管在胃癌术后化疗期间行肠内营养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及免疫状况,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分析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胆囊十二指肠瘘的临床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阑尾炎术后发生不全性肠梗阻转入我院.9d前因转移性右下腹痛在外院以急性阑尾炎、胆囊结石、胆囊炎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第3天摄腹部X线片示不全性肠梗阻,经对症治疗无好转于术后第6天入我院.经查体结合腹部X线片及CT检查考虑为小肠结石并梗阻、胆囊十二指肠瘘,再次行剖腹探查术明确诊断,并行小肠切开取石术,术后康复出院.结论 胆囊十二指肠瘘误诊为阑尾炎临床少见,临床接诊转移性右下腹痛患者,应全面分析,考虑阑尾炎同时亦应想到上消化道穿孔等疾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常见并发症,尤其是大或巨大的腹壁切口疝,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也给手术修复带来困难,术后复发率达30%~59%。随着人工合成材料的发展,腹壁切口疝的治疗发生了巨大变化,采用生物性植入网无张力修补法替代自体组织移植修补法,已成为大和巨大切口疝修补术的主流。我科1998年10月~2003年12月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生物性植入网修补8例腹壁大或巨大切口疝,效果满意,结合相关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结构脂肪乳对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急性时相蛋白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80例,按分层抽样法随机分为结构脂肪乳组(观察组)和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组(对照组),每组40例,于术后第1~6d接受等氮、等热量的肠外营养.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1、7d检测血清急性时相蛋白和炎性细胞因子浓度.结果 在进行6d的肠外营养以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等均在正常范围,观察组术后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2.5% (5/40)]较对照组[25.0% (10/40)]低,术后住院时间[(12.9±0.7)d]较对照组[(13.1±0.9)d]短,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1d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和转铁蛋白(TRF)浓度较术前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IB)浓度较术前明显升高,其后逐渐恢复;观察组术后7d血清ALB、PAB、TRF、CRP和FIB浓度[(37.11±3.30) g/L、(0.25±0.08) g/L、(2.35±0.49) g/L、(21.84±16.76) mg/L、(3.95±1.23) g/L]与术后1d营养治疗前浓度[(31.52±2.92) g/L、(0.15±0.02) g/L、(1.90±0.54) g/L、(83.80±47.13) mg/L、(4.35±0.98) 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同期对照组浓度[(34.50±2.71) g/L、(0.18 ±0.05) g/L、(2.00 ±0.52) g/L、(41.36 ±23.49) mg/L、(4.76±2.35)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1d血清IL-1、IL-2、IL-6及TNF-α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随后逐渐回升,观察组术后7d血清IL-2、IL-6浓度[(987 ±203)、(277±107) ng/L]与术后1d营养治疗前浓度[(890±197)、(355±107) ng/L]有明显差异(P均<0.05);亦明显低于对照组[(1 347±195)、(752±187) ng/L](P均<0.05);术后7 d TNF-α浓度(197±98) ng/L与术后1d营养治疗前(167±79) 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低于对照组浓度[342±106)ng/L,P<0.05].结论 结构脂肪乳能有效改善消化道肿瘤术后急性时相蛋白质的合成,调控细胞因子产生和释放,将有利于顺利度过应激反应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亚甲蓝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方法对小切口胆囊手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2000年1月至21907年12月收治的428例胆囊炎胆结石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4例,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术后两组分别使用硬膜外镇痛及亚甲蓝肋间神经阻滞镇痛,观察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镇痛效果、尿潴留及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发生率、手术及镇痛费用.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判断其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镇痛优良率(95.8%,205/214)明显优于对照组(92.5%,198/214)(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9.81±2.55)、(15.63±3.40)h]均比对照组[分别为(13.40±2.81)、(24.34±4.50)h]提前(P<0.01),尿潴留发生率和手术及镇痛费用[2.8%(6/214)、(4705.11±461.49)元]均比对照组[11.7%(25,214)、(5536.19±495.38)元]低(P<0.01),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亚甲蓝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是小切口胆囊手术患者术后的一种良好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9.
王筱婧  林焕冰  徐江  叶亚林 《当代医学》2009,15(31):128-130
目的建立测定灵芝孢子粉中的两个有效成分灵芝三萜及灵芝多糖含量的方法,为进一步开发和应用灵芝孢子粉提供依据。方法以灵芝酸C2为标准品,通过HPLC法对灵芝孢子粉中灵芝酸C2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为:检测波长254nm;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各加1%冰醋酸;柱温40℃;流速0.7mL/min。以葡萄糖为标准品,采用硫酸-蒽酮比色法,通过UV-VIS法对灵芝孢子粉中灵芝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HPLC法测得三批灵芝孢子粉中灵芝酸C2含量约为0.129‰,0.108‰和0.094‰,灵芝酸C2在7.35~147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回收率为95.9%,95.6%和96.4%。UV-VIS法测得三批灵芝孢子粉中灵芝多糖的含量约为1.152%,1.129%和1.007%,葡萄糖在14.9~119.1μg/mL的范围内,浓度和吸光度呈线性关系,r=0.9991,回收率为95.0%,95.1%和95.2%。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灵芝孢子粉中灵芝三萜和灵芝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构脂肪乳对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2月收治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80例,按分层抽样法随机分为结构脂肪乳组(观察组)和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组(对照组),每组40例,于术后1 ~6d接受等氮、等热量的肠外营养.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1、7d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和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在进行6d的肠外营养以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等均在正常范围,观察组术后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2.5%(5/40)]较对照组[25.0%(10/40)]低,术后住院时间[(12.9±0.7 d)]较对照组[(13.1±0.9)d]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d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2、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随后逐渐回升,观察组术后7d血清IL-2、IL-6和TNF-α浓度[(987±203)、(277±107)、(197±98)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1347±195)、(752±187)、(342±106) ng/L](P< 0.05);两组术后1d外周血IgG、IgA、IgM、CD3+、CD4+、CD8+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随后逐渐回升,观察组术后7d外周血IgG、CD3+、CD4+水平[(14.2±1.8) g/L、0.746±0.111、0.580±0.067]较对照组[(12.1±2.8) g/L、0.606±0.101、0.404±0.072]明显升高(P<0.05).结论 结构脂肪乳能减轻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免疫抑制,减轻炎性反应,调控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